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建筑用承重立柱結構領域,尤其是一種建筑用模塊化樓板支撐,包括主立柱和多個斜撐,所述斜撐分為上斜撐和下斜撐;所述上斜撐和下斜撐分別固定連接在主立柱上,用于對樓板進行支撐。該模塊化樓板支撐,可保證快速安裝并大幅增加樓板抗風載能力;使用斜撐結構,增強了樓板支撐的抗扭曲力,在遭遇地震時而不會出現結構性破壞;可進行標準化工廠生產,互換性好,尺寸精準且質量可控,拆卸方便且利于回收再利用,提高安裝效率、降低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用承重支撐結構領域,尤其是一種建筑用模塊化樓板支撐。
技術介紹
現代建筑多使用承重柱與承重墻用于樓層之間的連接并起到承重作用,主要類型包括箍筋約束混凝土柱、鋼纖維混凝土柱、鋼管混凝土柱、鋼骨混凝土柱、分體柱和高強混凝土柱。上述產品使用大量混凝土與鋼結構,成本很高,且施工中需大量時間等待混凝土凝固,并且這些產品無法進行回收再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專利技術做了有益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筑用模塊化樓板支撐,該樓板支撐能夠快速安裝,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風、抗扭曲性能。(二)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建筑用模塊化樓板支撐,包括主立柱和多個斜撐,所述斜撐分為上斜撐和下斜撐;所述上斜撐和下斜撐分別固定連接在主立柱上,用于對樓板進行支撐。進一步,所述斜撐的材質為方鋼、圓鋼、工型鋼、角鐵或U型鋼;所述上斜撐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主立柱上,并向上傾斜設置;所述下斜撐的一端固定連接在該主立柱上,并向下傾斜設置。其中,所述上斜撐和下斜撐分別與所述主立柱形成30-60度角。并且,所述上斜撐與下斜撐的數量相同,且該上、下斜撐在所述主立柱上一一對稱設置。進一步,所述斜撐上設有支撐端,該支撐端焊接有連接板,該連接板上設有連接孔。此外,該樓板支撐還包括連接件,該連接件采用鐵板、角鐵或U型鋼;所述斜撐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連接件的槽內,且該連接件與所述主立柱固定連接。該連接件的槽內連接有加固鋼板。具體來說,所述斜撐的一端焊接在所述連接件的槽內,并通過螺栓與該連接件固定連接。其中,所述主立柱為中空的鋼結構。進一步,所述主立柱的中空鋼結構采用方鋼或圓鋼制成。而且,所述主立柱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托盤;該托盤水平設置,并設有長圓形連接孔。(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和產品相比,本專利技術有如下優點1、本產品整體為鋼結構,采用立柱、小柱插入式結構,可保證快速安裝并大幅增加樓板抗風載能力;2、本產品使用斜撐結構,增強了樓板支撐的抗扭曲力,在遭遇地震時,不會出現結構性破壞;3、本產品可進行標準化工廠生產,互換性好,尺寸精準且質量可控,能夠節省現場澆筑承重支柱的時間與等待凝固時間,可直接投入使用,拆卸方便且利于回收再利用,提高安裝效率、降低成本;4、本產品與模塊化建筑樓板配合使用,按組排列,均分樓層承重,即組合為樓層整體框架,樓層內不設置承重墻。主支柱中間設有加固設施,加強主支柱與斜撐韌性,為主支柱與斜撐提供更佳的承重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樓板支撐的主視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樓板支撐的俯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主立柱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支撐臂與連接件的連接結構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連接板結構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組件列表如下1.主立柱;2.連接板;3.斜撐;31.上斜撐;32.下斜撐;4.連接件;5.托盤。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建筑領域應用的模塊化樓板支撐,包括主立柱I和多個斜撐3,所述斜撐可分為上斜撐31和下斜撐32 ;所述上斜撐和下斜撐分別固定連接在主立柱上,每個斜撐上都設有支撐端,用于對樓板進行支撐。上、下斜撐的結構設計,在保證該對樓板穩固支撐的同時,能夠節省材料,降低了成本。斜撐可采用方鋼、圓鋼、工型鋼、角鐵或U型鋼制成;所述上斜撐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主立柱上,并向上傾斜設置;所述下斜撐的一端固定連接在該主立柱上,并向下傾斜設置。上、下斜撐的支撐端,都固定連接有連接板2,如圖5所示,該連接板上設有長圓形連接孔,用于與對應的樓板進行固定連接。斜撐可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主立柱上,本實施例優選采用連接件4的連接方式。如圖4所示,連接件采用鐵板、角鐵或U型鋼制成;所述斜撐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連接件的槽內,該連接件的槽內連接有加固鋼板,用于緊固斜撐;且該連接件與所述主立柱固定連接。斜撐的端部設置于連接件的槽內,采用焊接方式連接,為保證連接的牢固,再用螺栓緊固。該連接件加強了上、下斜撐的對于樓板的支撐韌性,為主立柱與斜撐提供更佳的承重效果。此外,連接件通過焊接加螺栓緊固的方式固定在主支柱上。本實施例連接件的連接方式能夠增加斜撐與主立柱之間的連接穩固性。上斜撐與下斜撐的數量相同,且該上、下斜撐在所述主立柱上一一對稱設置。通常,如圖2所示,將斜撐布置在于主立柱上下、左右的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確保對樓板均衡穩定的支撐。上斜撐和下斜撐分別與主立柱形成30-60度的角度,本實施例優選45度角。如圖3所示,主立柱采用中空的鋼結構制成,該中空結構采用方鋼或圓鋼制成,可減少主立柱本身的重量,減少對樓板的壓力,且節省成本。主立柱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托盤5,該托盤上水平設置,其上設有長圓形連接孔。而且,主立柱的兩端還可分別設有尖頂,該尖頂可方便主立柱與模塊化樓板的配合安裝。當使用該模塊化樓板支撐時,主立柱上下兩端設有連接用的托盤,與模塊化樓板在樓板的角落位置套扣后,采用高強度螺栓連接。本實施例提供的模塊化樓板支撐,保證快速安裝,并大幅增加樓層抗風載能力;使用斜撐結構,增強了樓板支撐的抗扭曲力,遭遇地震而不會出現結構性破壞??蛇M行標準化工廠生產,互換性好,尺寸精準且質量可控,能夠節省現場澆筑承重支柱的時間與等待凝固時間,可直接投入使用,拆卸方便且利于回收再利用,增加效率、降低成本。與模塊化建筑樓板配合使用,按組排列,均分樓層承重,即組合為樓層整體框架,樓層內可不設置承重墻。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而并非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有關
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專利技術的范疇,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應由權利要求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筑用模塊化樓板支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立柱和多個斜撐,所述斜撐分為上斜撐和下斜撐;所述上斜撐和下斜撐分別固定連接在主立柱上,用于對樓板進行支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用模塊化樓板支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立柱和多個斜撐,所述斜撐分為上斜撐和下斜撐;所述上斜撐和下斜撐分別固定連接在主立柱上,用于對樓板進行支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塊化樓板支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撐材質為方鋼、圓鋼、 工型鋼、角鐵或U型鋼;所述上斜撐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主立柱上,并向上傾斜設置;所述下斜撐的一端固定連接在該主立柱上,并向下傾斜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塊化樓板支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撐和下斜撐分別與所述主立柱形成30-60度角。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塊化樓板支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撐與下斜撐的數量相同,且該上、下斜撐在所述主立柱上一一對稱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塊化樓板支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撐上設有支撐端,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宏亮,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魯帆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