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紡織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經線轉向預定位裝置。
技術介紹
織布機由原始手工操作逐漸向機械化發展,出現了劍桿織機、噴氣織機、噴水織機、片梭織機等。但是現在織布機與原始織布機的機構大體相同,主要包括織物組織,把經紗上下分開,形成梭口,以供引緯的開口機構;把緯紗引入梭口的引緯機構;把引入梭口的緯紗推向織口,形成織物的打緯機構;把已織好的織物引離織物形成區,卷成一定卷裝的卷取機構;按交織的需要供應經紗,并使經紗具有一定的張力的送經機構;以及機架、啟動、制動、傳動機構等。在機電高速發展的今天,織布機也不斷的向大型化邁進;織布機上使用的經線越來越多。這樣人們使用的紗錠也越來越多,通常這些紗錠直接與送經機構相連,由于經線在開口機構上是水平位置大致相同,這些紗錠也常常水平緊密排列以方便進線,這樣紗錠上的紗線在進入送經機構時常常出現絞纏的現象。使得織布無法進行,需要人工將其分開,浪費了人力,同時影響生產效率。而且為了使紗錠盡量的在一個平面上,紗錠在排放時,占據了大量的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摩擦力小,可以改變織布機中經線的運行方向,有一定對位作用的經線轉向預定位裝置。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經線轉向預定位裝置包括通線管、滾動桿;所述通線管為相通的管狀,其進口方向同出口方向呈30° 150°,截面為方形,拐角處以圓弧過渡;所述滾動桿裝于所述通線管內,平行于截面,其兩端穿過所述通線管的管壁,與固定在管壁外部的固定塊相連。所述滾動桿在所述通線管內壁的一個面上等距離分布。作為優選,所述通線管的入口處成漏斗狀。作為優先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經線轉向預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線管(1)、滾動桿(2);所述通線管(1)為相通的管狀,其進口(11)方向同出口(12)方向呈30°~150°,截面為方形,拐角處以圓弧過渡;所述滾動桿(2)裝于所述通線管(1)內,平行于截面,其兩端穿過所述通線管(1)的管壁,與固定在管壁外部的固定塊(3)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經線轉向預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線管(1)、滾動桿(2);所述通線管(1)為相通的管狀,其進口(11)方向同出口(12)方向呈30° 150°,截面為方形,拐角處以圓弧過渡;所述滾動桿(2)裝于所述通線管(I)內,平行于截面,其兩端穿過所述通線管(1)的管壁,與固定在管壁外部的固定塊(3)相連。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歐陽文貽,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展華紡織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