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的化學驅領域,涉及三次采油的表面活性劑體系。
技術介紹
隨著開發時間的延長,國內大部分油田已進入開發后期,水驅控制程度低,水驅后油藏中一般還有50%以上的殘余油,因此,三次采油技術的應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降低界面張力是迫使滯留在多孔介質中的殘余油流動的唯一方式,也是能夠大幅度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方法,驅油劑必須將油水界面張力降低至10_3mN/m或更低的數量級,否則無實用價值。由于單純的表面活性劑很難將油水界面降低到10_3mN/m以下,以前常用的表面活性劑體系,如堿-表面活性劑-聚合物(ASP)三元復合驅、泡沫復合驅等,在三元復合體系技術中,由于堿的存在產生結垢、粘土膨脹、水敏性增強等一系列問題,從而對地層造成較大的傷害,嚴重的影響了石油的可持續發展。能滿足三次采油具有抗鹽、抗吸附、超低界面張力的產品數量,更是鳳毛麟角,且價格昂貴。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降低油相和驅替水相之間的界面張力,從而達到驅油增產效果的陰離子-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體系。本專利技術將陰離子、非離子和陰離子雙子表面活性劑按一定比例進行復配,形成的表面活性劑可產生超低界 面張力,耐鹽、抗吸附,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且價格較市場上表活劑成品低廉。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陰離子-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體系組成按重量100%計,為I 4%的石油磺酸鈉,0. 5 I %的異構十醇聚氧乙烯醚,0. 5 1%的N,N’ -雙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乙磺酸鈉,I 4%有機助溶劑異丙醇,其余為水。所述的具有驅油效果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石油磺酸鈉,其分子式為R-S03Na,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表面活性劑驅油體系,其特征在于:按重量100%計,為1~4%的石油磺酸鈉,0.5~1%的異構十醇聚氧乙烯醚,0.5~1%的N,N’?雙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乙磺酸鈉,1~4%有機助溶劑異丙醇,其余為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表面活性劑驅油體系,其特征在于按重量100%計,為I 4%的石油磺酸鈉,O.5 1%的異構十醇聚氧乙烯醚,O. 5 1%的N,N’_雙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乙磺酸鈉,I 4%有機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寧,楊全安,何治武,王小勇,李寧軍,董俊,周佩,楊會麗,劉愛華,唐澤瑋,姜毅,張振云,古正富,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