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大型容器的鎖定機構及大型容器。大型容器包括兩對相互平行的側板和一個底座,鎖定機構用于相鄰的兩個側板之間的連接。其中,鎖定機構包括把手、鎖閂,以及驅動桿。把手置于相鄰的兩個側板中的一個的腔中,放置把手的側板的上部外側具有孔以露出把手,且該側板兩端各具有間隔開一定距離的兩個以上鎖孔以供鎖閂穿過。驅動桿與把手和鎖閂配合,使得扳動把手時,鎖閂能夠縮入側板中,由此釋放兩個側板間的連接,而松開把手時,鎖閂能夠復位。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鎖定機構克服了傳統的單鎖扣在結構強度上的缺點,提高了容器的整體強度,同時操作簡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大型容器,具體涉及可折疊式大型容器。
技術介紹
可折疊式大型容器一般指容量在800L以上的容器,它通常包含有可折疊并可拆卸的側板以及和側板連接的底座,這種連接多為鉸鏈形式。可選的在側板上具有一個小門,它被用來進入容器內部深層而不需打開或者拆卸整面側板,這種容器為大家所熟知,特別是用于轉運與儲藏各種物體(比如整件物體和散裝材料)的大型容器。這種空的折疊式容器的側板可以折疊,這樣,容器高度大大變矮,占據空間也更加縮減,利于運回重新裝貨,一面或者多面側板或者損壞的側板局可以拆下換新的。而且,側板上帶有小門的容器,更方便人們拿取容器底部的貨物。容器的側板通常是在下端使用鉸鏈鉸接到容器底座上,側板的小門也多由鉸鏈和側板相連接。側板通過繞鉸鏈轉動,實現其直立和放倒的變化,側板上的小門也同樣依靠繞鉸鏈旋轉來實現打開和閉合。我們在使用容器的時候,側板就需要保持直立,小門也需要保持關閉,這就要依靠一個鎖定裝置將它們保持在需要的狀態。在已知的工藝中,為了實現以上目的,相鄰的側板間都設置有咬合結構,也就是說側板間的相互咬合連接提供了其中一面側板的直立鎖定,如果將相鄰的另一側板再進行鎖定,就可以滿足使用中每個側板都要保持的直立要求。通常的做法是在一塊有拐角的側板上做一凹槽,凹槽靠近該側板邊緣并接近相鄰的側板,鎖閂放置于凹槽內,相鄰的側板上具有可以容納鎖閂端部的凹坑,通過鎖閂進入和離開凹坑來達到鎖定或解鎖側板間的鎖合以達到所有側板直立或折疊的要求。現有的鎖定機構中,大多是只有一個鎖閂并位于側板靠上方兩端側部的位置,側板的下方的鉸鏈一般距離側板的兩端側部都還有一定尺寸,這部分的側板在受外側的作用力時就相當于懸臂的結構,這樣的情況就會使得容器容易損壞。同樣的在容器受到對角線方向的作用力時,例如角的跌落試驗等,此處也會成為結構強度的薄弱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能夠穩固地連接大型容器的相鄰的兩個側板的鎖定機構,使得該大型容器在受到外力時,相鄰的兩個側板之間的連接部分也不會輕易損壞,由此提高了整個容器的整體強度。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大型容器的鎖定機構,所述大型容器包括兩對相互平行的側板和一個底座,所述鎖定機構用于相鄰的兩個側板之間的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機構包括把手、鎖閂,以及驅動桿;所述把手置于相鄰的兩個側板中的一個的腔中,放置所述把手的側板的上部外側具有孔以露出所述把手,且該側板兩端各具有間隔開一定距離的兩個以上鎖孔以供所述鎖閂穿過;以及所述驅動桿與所述把手和所述鎖閂配合,使得扳動把手時,所述鎖閂能夠縮入側板中,由此釋放兩個側板間的連接,而松開把手時,所述鎖閂能夠復位。 優選地,所述鎖定機構還包括一個塞頭,所述把手套放于所述塞頭內,然后再置于所述相鄰的兩個側板中的一個的腔中。優選地,所述大型容器的兩對相互平行的側板其中一對中的每個側板設有兩個所述鎖定機構,分別位于該側板的兩端,且所述側板兩端中每端設有兩個鎖閂。本專利技術的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鎖閂的頭部設有斜坡,中部有一個切口,所述切口右側設有一個以上坡面,鎖閂的尾部設有彈性圈;所述把手的正面具有用于操作時提拉的凹部,背部具有掛臺以和所述驅動桿相連接;以及所述驅動桿的端部具有掛槽,在驅動桿一側設有直筋,直筋的中部有一個缺口,在驅動桿上還設有分別用于與所述兩個以上鎖閂的坡面配合的多個斜坡;其中,所述掛臺與所述掛槽相配合,所述驅動桿上的斜坡與所述鎖閂的坡面相配合,且所述鎖閂的彈性圈與側板上的筋相配合,使得扳動把手時,所述鎖閂能夠縮入側板中,由此釋放兩個側板間的連接,而松開把手時,所述鎖閂能夠復位。優選地,所述鎖緊機構設有兩個鎖閂,每個所述鎖閂的所述切口右側設有兩個相互對稱的坡面;以及所述驅動桿的上下兩端各具有一個掛槽,且所述驅動桿設有4個分別與所述兩個鎖閂的相互對稱的坡面配合的斜坡。優選地,所述大型容器的兩對相互平行的側板其中一對中的每個側板設有兩個所述鎖定機構,分別位于該側板的兩端,且每個所述鎖定機構設有兩個鎖閂,所述驅動桿上的分別用于與所述鎖閂的坡面配合的斜坡為四個。優選地,所述側板上設有兩條用于約束所述驅動桿的筋,使得所述驅動桿只能夠豎向直線移動,以及一條抵在所述彈性圈的筋,使得所述鎖閂在向內側移動后可以復位。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大型容器,所述大型容器包括兩對相互平行的側板、一個底座,以及一個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對相互平行的側板其中一對的每個側板的兩端上設有上面所述的鎖定機構,用于與相鄰的側板連接。優選地,所述大型容器的兩對相互平行的另一對側板上設有小門。本專利技術的適用于大型容器的鎖定機構在相互平行的一對側板中每個側板的兩端都具有兩個以上鎖閂和相鄰的側板進行鎖定,這樣就克服了傳統的單鎖扣在結構強度上的缺點,使得容器受到撞擊或意外跌落時,側板之間的連接部位也不容易損壞,由此提高了容器的整體強度,同時操作簡單。附圖說明圖1是示出安裝有本專利技術的鎖定機構的大型容器的立體圖,其中,在側板之間的連接部位進行局部剖切以示出本專利技術的鎖定機構;圖2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鎖定機構的一個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圖3示出鎖定機構在側板中的安裝圖4為沿圖3中F-F線剖切的局部剖視圖;圖5示出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的鎖閂的結構立體圖;圖6示出圖2所示的實施例的把手的結構立體圖;圖7示出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的驅動桿的結構立體圖;圖8和圖9分別為鎖定機構裝配在圖1中的側板右側時的鎖定和解鎖狀態圖;以及圖10為鎖定機構裝配在側板左側時的狀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特點和優點。應理解的是,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并不是對本專利技術范圍的限制,而只是為了說明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實質精神。如圖1所示,可折疊式大型容器100包括兩對相互平行的側板2和4(即一對相互平行的側板2、2和一對相互平行的側板4、4,側板2和側板4 一般相互垂直)、一個底座1,以及一個蓋子(未圖示),一對側板4上均安裝有小門3。鎖定機構5被安置在側板2的兩側,即在大型容器100上共設有4個鎖定機構5,為清楚起見,圖中僅示出其中之一,并以局部剖開的方式示出。圖中局部剖開的地方即是該機構5的組裝好并處于鎖定時的形態。如圖1所示,兩個鎖閂53分別處于上下方兩個位置。圖2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鎖定機構5的一個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如圖2所示,鎖定機構5包括一個塞頭51、一個把手52、兩個鎖閂53,以及驅動桿54。把手52套放在塞頭51內,然后安裝在側板2的腔27中。側板2的上部外側具有方孔26以露出把手52,側板的兩端都具有兩個方形鎖孔24、25以供鎖閂53穿過。兩個方形鎖孔24和25間隔開一定距離,較佳地,鎖孔24靠近側板的頂部,而鎖孔25靠近底座。驅動桿54從側板2底部安裝入側板,并與把手52和兩個鎖閂53配合,使得扳動把手時,鎖閂53能夠縮入側板中,由此釋放兩個側板間的連接。而松開把手時,鎖閂53能夠復位。需要指出的是,當側板2設有用于直接放置把手的相應結構時,可省略塞頭51。圖3示出鎖定機構5在側板2中的安裝圖。把手52靠近側板的上方,其凹部521距離側板頂端的距離大約為65毫米,方面人們操作時可以借助側板頂端發力,以減輕勞動量。鎖閂53安裝在側板兩端的方孔中并處于伸出狀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適用于大型容器的鎖定機構,所述大型容器包括兩對相互平行的側板和一個底座,所述鎖定機構用于相鄰的兩個側板之間的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機構包括把手、鎖閂,以及驅動桿;所述把手置于相鄰的兩個側板中的一個的腔中,放置所述把手的側板的上部外側具有孔以露出所述把手,且該側板兩端各具有間隔開一定距離的兩個以上鎖孔以供所述鎖閂穿過;以及所述驅動桿與所述把手和所述鎖閂配合,使得扳動把手時,所述鎖閂能夠縮入側板中,由此釋放兩個側板間的連接,而松開把手時,所述鎖閂能夠復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適用于大型容器的鎖定機構,所述大型容器包括兩對相互平行的側板和一個底座,所述鎖定機構用于相鄰的兩個側板之間的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機構包括把手、鎖閂,以及驅動桿;所述把手置于相鄰的兩個側板中的一個的腔中,放置所述把手的側板的上部外側具有孔以露出所述把手,且該側板兩端各具有間隔開一定距離的兩個以上鎖孔以供所述鎖閂穿過;以及所述驅動桿與所述把手和所述鎖R配合,使得扳動把手時,所述鎖R能夠縮入側板中, 由此釋放兩個側板間的連接,而松開把手時,所述鎖閂能夠復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大型容器的鎖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機構還包括一個塞頭,所述把手套放于所述塞頭內,然后再置于所述相鄰的兩個側板中的一個的腔中。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大型容器的鎖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容器的兩對相互平行的側板其中一對中的每個側板設有兩個所述鎖定機構,分別位于該側板的兩端,且所述側板兩端中每端設有兩個鎖閂。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大型容器的鎖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閂的頭部設有斜坡,中部有一個切口,所述切口右側設有一個以上坡面,鎖閂的尾部設有彈性圈;所述把手的正面具有用于操作時提拉的凹部,背部具有掛臺以和所述驅動桿相連接;以及所述驅動桿的端部具有掛槽,在驅動桿一側設有直筋,直筋的中部有一個缺口,且在驅動桿上還設有分別用于與所述兩個以上鎖閂的坡面配合的多個斜坡;其中,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鴻潤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