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配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導流器內置式機動車補液管。
技術介紹
現有的機動車,其玻璃清洗液進液管通常設置在引擎蓋內的發電機或蓄電池的旁邊,由于引擎蓋內空間緊張,因此進液管口的直徑并不大,在通過進液管灌注玻璃水的時候,稍不注意就會使玻璃水濺濕發電機或蓄電池,這樣就容易造成短路。若是在管口加裝固定的漏斗又會占據引擎蓋內的空間,影響蓄電池、發動機等設備的設置,若是將漏斗單獨放在后備箱內,取用和放回的過程使加液過程更加繁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帶導流功能、且不占據汽車引擎蓋內空間的導流器內置式機動車補液管。解決本專利技術技術問題的方案是導流器內置式機動車補液管,由導流膜、支撐筋、凸起、管體、升降筒、彈簧、下限位環、軸架、轉軸、管口蓋、卡槽和上限位環構成。其中,管體的頂部是與管體為一整體的上限位環,管體的中部內壁上有與管體為一整體的下限位環。圓筒形的升降筒處于管體中并與管體成間隙配合關系。升降筒與下限位環之間有彈簧。多條片狀的支撐筋的下端的外側壁與升降筒上端的內側壁結合為一個整體,支撐筋沿著升降筒的圓周均勻分布。每條支撐筋從升降筒及管體的端口斜向外伸出。所述支撐筋、升降筒和彈簧的材質均為酰基共聚物。導流膜是漏斗形的、材質為低密度聚乙烯的塑料膜。導流膜的外壁與所述的多個支撐筋的內側壁結合為一整體。在管體的頂端邊緣有與管體為一整體的軸架,轉軸與軸架為一個整體,管口蓋為圓盤形,其邊緣套于所述轉軸上并與轉軸成間隙配合關系。管口蓋的邊緣上還設有與管體頂端側壁的凸起相配合的卡槽,當管口蓋蓋于管體上時,卡槽能夠與所述凸起扣合。加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導流器內置式機動車補液管,由導流膜、支撐筋、凸起、管體、升降筒、彈簧、下限位環、軸架、轉軸、管口蓋、卡槽和上限位環構成,其特征是:管體的頂部是與管體為一整體的上限位環,管體的中部內壁上有與管體為一整體的下限位環,圓筒形的升降筒處于管體中并與管體成間隙配合關系,升降筒與下限位環之間有彈簧,多條片狀的支撐筋的下端的外側壁與升降筒上端的內側壁結合為一個整體,支撐筋沿著升降筒的圓周均勻分布,每條支撐筋從升降筒及管體的端口斜向外伸出,所述支撐筋、升降筒和彈簧的材質均為酰基共聚物,導流膜是漏斗形的、材質為低密度聚乙烯的塑料膜,導流膜的外壁與所述的多個支撐筋的內側壁結合為一整體,在管體的頂端邊緣有與管體為一整體的軸架,轉軸與軸架為一個整體,管口蓋為圓盤形,其邊緣套于所述轉軸上并與轉軸成間隙配合關系,管口蓋的邊緣上還設有與管體頂端側壁的凸起相配合的卡槽,當管口蓋蓋于管體上時,卡槽能夠與所述凸起扣合,加水時,直接將玻璃水倒入漏斗形的所述導流膜中,玻璃水在導流膜的導向下進入管體中,加水結束后,用手握住多個支撐筋并將其收攏成束狀,并將其向下壓入管體中,并蓋上管口蓋,將卡槽與凸起扣合,下次使用時,只需將管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導流器內置式機動車補液管,由導流膜、支撐筋、凸起、管體、升降筒、彈簧、下限位環、軸架、轉軸、管口蓋、卡槽和上限位環構成,其特征是管體的頂部是與管體為一整體的上限位環,管體的中部內壁上有與管體為一整體的下限位環,圓筒形的升降筒處于管體中并與管體成間隙配合關系,升降筒與下限位環之間有彈簧,多條片狀的支撐筋的下端的外側壁與升降筒上端的內側壁結合為一個整體,支撐筋沿著升降筒的圓周均勻分布,每條支撐筋從升降筒及管體的端口斜向外伸出,所述支撐筋、升降筒和彈簧的材質均為酰基共聚物,導流膜是漏斗形的、材質為低密度聚乙烯的塑料膜,導流膜的外壁與所述的多個支撐筋的內側壁結合為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文仙,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