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其特征是:鉆孔平臺上設有鉆頭裝置;還包括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括控制器、感應鉆孔平臺在X軸方向位置的X軸傳感器、感應鉆孔平臺在Y軸方向位置的Y軸傳感器、感應鉆頭位置的前后傳感器,所述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驅動器電連接,驅動器輸出端與第一電機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變頻器電連接,變頻器輸出端與第二電機電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可以在造紙膠輥中輥鉆螺旋排列孔,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解決傳統膠輥從開孔處產生軸向裂紋的問題,使其膠輥表面受力均勻,增加膠輥的使用時間,延長膠輥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是一種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屬于造紙膠輥行業中,鉆孔裝置的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目前,在造紙膠輥表面上自動鉆孔,只能鉆平行排列的孔。在生產使用或試驗中,在造紙膠輥表面上的平行排列的孔比螺旋排列的孔更容易從開孔處產生軸向裂紋,從而影響了造紙膠輥的耐用性或使用壽命。但現有技術中,還沒有能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該種裝置能在造紙膠輥上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本專利技術可以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包括可以在X軸方向上和Y軸方向上運動的鉆孔平臺、使鉆孔平臺在X軸上運動的第一傳動機構、使鉆孔平臺在Y軸上運動的第二傳動機構,以及給第一傳動機構提供動力的第一電機和給第二傳動機構提供動力的第二電機;鉆孔平臺上設有鉆頭裝置;還包括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括控制器、感應鉆孔平臺在X軸方向位置的X軸傳感器、感應鉆孔平臺在Y軸方向位置的Y軸傳感器、感應鉆頭位置的前后傳感器,所述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驅動器電連接,驅動器輸出端與第一電機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變頻器電連接,變頻器輸出端與第二電機電連接,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把感應到的信號送到控制器,經過控制器處理后,控制器再控制第一電機或第二電機進行工作。本專利技術解決問題還可以進一步采取以下改進措施其中,所述X軸方向為水平方向,所述Y軸方向為豎直方向。其中,所述鉆孔平臺通過直線導軌安裝于中間平臺上,所述第一傳動機構由絲桿和絲桿螺母構成,絲桿設于鉆孔平臺上,絲桿螺母設于中間平臺,絲桿與絲桿螺母連接。其中,所述第二傳動機構由凸輪、帶動凸輪的轉動軸構成,凸輪位于中間平臺其底部,凸輪其外邊緣與中間平臺其底部接觸。其中,所述第一電機為步進電機。其中,所述第二電機為變頻電機。上述技術方案具有這樣的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可以在造紙膠輥中鉆螺旋排列孔,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解決傳統膠輥從開孔處產生軸向裂紋的問題,使其膠輥表面受力均勻,增加膠輥的使用時間,延長膠輥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路原理結構方框圖。圖2是實施例鉆孔裝置的正面視圖。圖3是實施例鉆孔裝置的側面視圖。圖4是鉆孔裝置打孔過程的膠輥輥面展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具體描述。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包括可以在X軸方向上和Y軸方向上運動的鉆孔平臺1、使鉆孔平臺I在X軸上運動的第一傳動機構、使鉆孔平臺在Y軸上運動的第二傳動機構,以及給第一傳動機構提供動力的第一電機2和給第二傳動機構提供動力的第二電機3,第一電機為步進電機2,第二電機3為變頻電機,通過鏈條4驅動第二傳動機構。鉆孔平臺I上設有鉆頭裝置,鉆頭裝置包括鉆頭5、齒輪箱11、電機12等等。還包括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括控制器、感應鉆孔平臺在X軸方向位置的X軸傳感器、感應鉆孔平臺在Y軸方向位置的Y軸傳感器、感應鉆頭位置的前后傳感器,所述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驅動器電連接,驅動器輸出端與第一電機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變頻器電連接,變頻器輸出端與第二電機電連接。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把感應到的信號送到控制器,經過控制器處理后,控制器再根據自理得出的結果控制第一電機或第二電機進行工作。在本例中,X軸方向為水平方向,所述Y軸方向為豎直方向。鉆孔平臺I通過直線導軌6安裝于中間平臺7上,所述第一傳動機構由絲桿8和絲桿螺母9構成,絲桿8設于鉆孔平臺I上,絲桿螺母9設于中間平臺7,絲桿8與絲桿螺母9連接。第二傳動機構由凸輪10、帶動凸輪10的轉動軸構成,凸輪10位于中間平臺7其底部,凸輪10其外邊緣與中間平臺7其底部接觸。應用時,如圖2所示,控制器,即PLC控制器發出指令給變頻器,變頻器驅動第二電機,即變頻電機。然后由鏈條帶動凸輪組旋轉,由于凸輪的外形是偏心,可以使中間臺上下移動,從而使鉆孔平臺形成上下移動的步動作,在鉆頭裝置上安裝有Y軸傳感器,即上下移動傳感器,其信號送入PLC控制器識別每轉角度去控制鉆頭的上下高度。如圖3所示,PLC控制器發出脈沖給驅動器,即步進電機驅動器,步進電機驅動器驅動步進電機,然后由步進電機的絲桿帶動直線導軌使鉆孔平臺可以左右移動,從而使鉆頭可以左右移動,左右移動的每一個孔位定位是靠PLC控制器發出脈沖的多少來定位的。X軸傳感器,即左右移動傳感器的數量為兩個,檢測平臺的前進到位與退后到位,將其信號送到PLC控制器作邏輯運算,去控制第二電機與步進電機的同步動作,達到改進的目的。如圖4所示,該鉆孔裝置是用四個鉆頭打孔,第一鉆頭13、第二鉆頭14、第三鉆頭15、第四鉆頭16,各個鉆頭的工作區域不同。用鉆頭打孔時,因為要求打出的孔一半要深2mm,所以打孔時要分兩圈打,鉆頭從A點開始打孔,每打一個孔鉆孔平臺向右移動一次同時向下移動一次,打完6個孔工件后,鉆頭轉動到B點,鉆頭再從B點開始打孔,每打一個孔鉆孔平臺向左移動一次同時向上移動一次,打完6個孔到達C點,然后工件轉動到Al點,重新打下一個循環。打完一圈后調整鉆頭的打孔深度,然后將鉆頭對在D點上重新打下一圈,依上面方法打孔直到兩圈打完。可見,各個鉆頭每打一個鉆后,都向X軸方向移動一下,并向Y軸方向移動一下,然后再打下一個孔,這樣就實現了在膠輥輥面上打螺旋排列的孔。其中控制器也可以為單片機等等。本專利技術可以在造紙膠輥中的盲孔壓榨輥鉆螺旋排列孔,使其膠輥表面受力均勻,增加膠輥的使用時間,延長膠輥的使用壽命。本裝置在傳統裝置的基礎上改動少,實施容易,操作簡單,是現有鉆孔裝置的理想替代品。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可以在X軸方向上和Y軸方向上運動的鉆孔平臺、使鉆孔平臺在X軸上運動的第一傳動機構、使鉆孔平臺在Y軸上運動的第二傳動機構,以及給第一傳動機構提供動力的第一電機和給第二傳動機構提供動力的第二電機;鉆孔平臺上設有鉆頭裝置;還包括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括控制器、感應鉆孔平臺在X軸方向位置的X軸傳感器、感應鉆孔平臺在Y軸方向位置的Y軸傳感器、感應鉆頭位置的前后傳感器,所述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驅動器電連接,驅動器輸出端與第一電機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變頻器電連接,變頻器輸出端與第二電機電連接,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把感應到的信號送到控制器,經過控制器處理后,控制器再控制第一電機或第二電機進行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鉆螺旋排列孔的鉆孔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可以在X軸方向上和Y軸方向上運動的鉆孔平臺、使鉆孔平臺在X軸上運動的第一傳動機構、使鉆孔平臺在Y軸上運動的第二傳動機構,以及給第一傳動機構提供動力的第一電機和給第二傳動機構提供動力的第二電機;鉆孔平臺上設有鉆頭裝置;還包括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括控制器、感應鉆孔平臺在X軸方向位置的X軸傳感器、感應鉆孔平臺在Y軸方向位置的Y軸傳感器、感應鉆頭位置的前后傳感器,所述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驅動器電連接,驅動器輸出端與第一電機電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變頻器電連接,變頻器輸出端與第二電機電連接,X軸傳感器、Y軸傳感器、前后傳感器把感應到的信號送到控制器,經過控制器處理后,控制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忠貞,蔣新財,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華星膠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