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藥物,屬于中藥
技術介紹
我國中醫學理論認為,白癜風的發病是機體內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內因為肝脾腎虛,多由肝血虛、腎陽虛、腎氣不足,致令機體陰陽失衡,氣血失和。在此基礎上,濕熱風邪乘虛而入,客入肌膚,閉阻經絡血脈,肌膚不得溫煦,皮膚毛發失養導致色素細胞脫失,局部或周身皮膚形成白斑而發病,中醫稱為白癜、白蝕或白駁風。其治療原則以養血祛風、活血化瘀為主進行治療,藥物為白癜風丸、白蝕丸、白癜風膠囊等中成藥,但在臨床醫療過程中,單用某一種藥物的療效不確切,只能達到近期臨床效果,復發性較強。西醫理論則強調白癜風是由于皮膚代謝障礙而引起的皮膚色素消退,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藥物。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麝香10g、白芷25g、首烏藤35g、紅花24g、龍尾25g、白蘚皮55g、蕪青25g、赤芍18g、防風55g、江子20g、沒藥24g、凌宵花18g。以下是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稱取以上重量份的藥材,集中混合粉碎過40-60目篩得粒狀,用2-2. 5倍于上述所取藥物的65-70°白酒,在常溫下浸泡7-13天,然后用2-5層紗布濾渣得藥液,然后把藥液涂于患病部位。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一步的說明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選取麝香10g、白芷25g、首烏藤35g、紅花24g、龍尾25g、白蘚皮55g、蕪青25g、赤芍18g、防風55g、江子20g、沒藥24g、凌宵花18g。稱取以上重量份的藥材,集中混合粉碎過4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由下述中藥原料按重量份制成:麝香10g、白芷25g、首烏藤35g、紅花24g、龍尾25g、白蘚皮55g、蕪青25g、赤芍18g、防風55g、江子20g、沒藥24g、凌宵花18g。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白癜風的外用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由下述中藥原料按重量份制成 麝香log、白芷25g、首烏藤35g、紅花24g、龍尾25g、白蘚皮55g、蕪青25g、赤芍18g、防風55g、江子20g、沒藥24g、凌宵花18g。2.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明偉,
申請(專利權)人:濰坊圣仁藥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