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移軸斷層眼睛掃描系統及其方法,涉及眼科光學儀器領域,旨在解決投射光斑光照不勻的問題。包括光源(1)、裂隙光闌(3)、投射鏡組(4)、反光器件(5)、眼睛(6)、眼睛前段組織(7)、移軸成像鏡頭(8)、移軸相機(9)、對焦鏡頭(10)、對焦相機(11)。還設置有光積分器件(2),安裝在所述光源(1)、裂隙光闌(3)之間,所述光積分器件(2)可以是實心光積分器件,也可以是空心光積分器件。本發明專利技術主要用于檢查眼睛前段組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眼科光學儀器領域,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外也有用于眼睛檢查的移軸斷層掃描系統及其方法,但其光源前面的勻光器件和方式有以下幾種,并且存在相應的缺陷1.在光源前面大多是米用聚光鏡組的方式來聚焦光源形成光斑,而聚光鏡組由多片鏡片組成,結構較為復雜,成本相對較高。2.有的在光源前面增加一套由電機帶動的可旋轉勻光棱鏡等機構,但其棱鏡的粘貼工藝復雜,電機壽命也有限,同時電機易產生噪音及振動,而系統的振動會影響成像質量。3.也有采用窄光帶照明的,再經聚光或勻光處理,光源發出的少部分光線雖然光照強度分布得相對較均勻,但光源的利用效率很低,另外受光源本身質量影響投射光斑仍會存在不完全均勻的情況。 4.上述系統中,光源與其后面的勻光機構的配合精度要求較高,生產、安裝、使用及維護過程中的操作要求也會較高。如2010年9月15日公布的,公開號為CN 101828900 A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提供了“一種移軸斷層掃描裝置”,很好地實現了旋轉掃描功能,在權利要求1中明確記述了 “裂隙照明光路設備的裂隙照明光路通過裂隙投射光路設備成像到患者眼睛(2)”,在權利要求4中明確記述了“藍色發光二極管陣列(1-1)的前方依次設有非球面柱面鏡(1-2)”的技術特征,藍色發光二極管陣列發出的光線就是通過非球面柱面鏡1-2進行勻光的,該專利技術在這些技術點上也存在成本較高、精度要求較高等缺陷。目前市場上仍未見到克服以上缺陷,結構簡單、裝配方便、成本較低、成像質量較高的移軸斷層眼睛掃描系統及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市場上從未見到的能克服這些缺陷、功能實用、性能良好的移軸斷層眼睛掃描系統及方法。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述技術方案系統包括光源1、裂隙光闌3、投射鏡組4、反光器件5、眼睛6、眼睛前段組織7、移軸成像鏡頭8、移軸相機9、對焦鏡頭10、對焦相機11,其創新性的
技術實現思路
在于,所述光源1、裂隙光闌3之間的光路上還設置有光積分器件2,所述光源I發出的光線從所述光積分器件2的端面照入,僅用所述光積分器件2的光線出射端面經所述裂隙光闌3、投射鏡組4、反光器件5成像到所述眼睛6。所述光積分器件2可以是實心光積分器件,也可以是空心光積分器件。所述光積分器件2是實心光積分器件時,其端面可以是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所述光積分器件2是空心光積分器件時,其端面可以是正方框、長方框、圓形框。所述光積分器件2是空心光積分器件時的端面是正方框、長方框時,所述光積分器件2內的上下反光面或者左右反光面可以平行或者成銳角,以讓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線在所述光積分器件2的內部盡量形成全反射。本專利技術與對比專利相比,明顯地技術方案不同、有益效果不同。本專利技術未采用對比專利在權利要求1中明確記述的“裂隙照明光路設備的裂隙照明光路通過裂隙投射光路設備成像到患者眼睛(2)”,而是依靠“裂隙照明光路設備的裂隙照明光路”的后出光端面去進行成像,也就是說患者眼睛看到的是多個二次甚至是多個多次光源的像,而非一次光源的像,患者看不到前面的裂隙照明光路,不涉及整個裂隙照明光路成像;也未采用對比專利中權利要求4中明確記述的“藍色發光二極管陣列(1-1)的前方依次設有非球面柱面鏡(1-2)”等技術特征,而是采用“光積分器件”,本專業的技術人員都應該知道所述“光積分器件”是一種新型器件,并且與“非球面柱面鏡”原理不同,不屬于同等替代的同一類別。本專利技術顯著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照明光路進行了創新改進,在光源與裂隙光闌之間增加了一個光積分器件,使儀器投射出的光斑或光帶更加均勻,從而大幅度提高成像質量。2.光積分器件結構簡單,裝配方便,使加工成本得以下降。3.相對電機帶動棱鏡旋轉方式的勻光機構,除具有以上兩個優點之外,性能更穩定、使用壽命更長、無振動和噪音。 4.光源與其后面的勻光機構的配合精度要求不高,生產、安裝、使用及維護過程中的操作要求隨之也可以降低。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光路原理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實心光積分器件端面為正方形的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實心光積分器件端面為長方形的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實心光積分器件端面為圓形的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中實心光積分器件端面為橢圓形的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中空心光積分器件端面為正方框,反光面平行的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中空心光積分器件端面為長方框,反光面平行的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中空心光積分器件端面為長方框時,反光面成銳角的示意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中空心光積分器件端面為圓形框時的示意圖。圖1至圖9中光源1、光積分器件2、裂隙光闌3、投射鏡組4、反光器件5、眼睛6、眼睛前段組織7、移軸成像鏡頭8、移軸相機9、對焦鏡頭10、對焦相機11。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再做進一步闡述圖1中,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是系統包括光源1、光積分器件2、裂隙光闌3、投射鏡組4、反光器件5、眼睛6、眼睛前段組織7、移軸成像鏡頭8、移軸相機9、對焦鏡頭10、對焦相機11。所述光積分器件2設置在所述光源1、裂隙光闌3之間的光路上,所述光源I發出的光線從所述光積分器件2的端面照入勻光后,經所述裂隙光闌3形成窄縫光,再經所述投射鏡組4投射給所述反光器件5,所述反光器件5將光線反射給所述眼睛6,尤其是照射到所述眼睛前端組織7上,僅用所述光積分器件2的光線出射端面經所述裂隙光闌3、投射鏡組4、反光器件5成像到所述眼睛6。所述眼睛前端組織7反射的光線經所述移軸成像鏡頭8后,到達所述移軸相機9,可完成一次拍照。所述移軸成像鏡頭8、移軸相機9可以繞所述反光器件5與所述眼睛6形成的主光路旋轉,完成多次拍照,多次拍照的圖像可以合成出所述眼睛前端組織7的立體圖像。所述眼睛前端組織7反射的兩路光線設置成固定夾角α,所述移軸相機9的傳感器平面與所述移軸相機9的入射光路設置成固定夾角β,所述移軸相機9的傳感器平面延伸與所述眼睛6的入射光主光軸交于一點0,夾角α、夾角β、交點O的設置可以提高斷層成像的景深范圍和成像質量。所述光積分器件2可以是實心光積分器件,也可以是空心光積分器件。所述光積分器件2是實心光積分器件時,其端面可以是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所述光積分器件2是空心光積分器件時,其端面可以是正方框、長方框、圓形框。所述光積分器件2是空心光積分器件時的端面是正方框、長方框時,所述光積分器件2內的上下反光面或者左右反光面可以平行或者成銳角,以讓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線在所述空心光積分器件內部盡量形成全反射。圖2是端面為正方形的實心光積分器件。 圖3是端面為長方形的實心光積分器件。圖4是端面為圓形的實心光積分器件。圖5是端面為橢圓形的實心光積分器件。圖6是端面為正方框、反光面平行的空心光積分器件。圖7是端面為長方框、反光面平行的空心光積分器件。圖8是端面為長方框、反光面成銳角的空心光積分器件。圖9是端面為圓形框的空心光積分器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軸斷層眼睛掃描系統及其方法,系統包括光源(1)、裂隙光闌(3)、投射鏡組(4)、反光器件(5)、眼睛(6)、眼睛前段組織(7)、移軸成像鏡頭(8)、移軸相機(9)、對焦鏡頭(10)、對焦相機(1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裂隙光闌(3)之間還設置有光積分器件(2),所述光源(1)發出的光線從所述光積分器件(2)的一個端面照入,僅用所述光積分器件(2)的光線出射端面經所述裂隙光闌(3)、投射鏡組(4)、反光器件(5)成像到所述眼睛(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移軸斷層眼睛掃描系統及其方法,系統包括光源(I)、裂隙光闌(3)、投射鏡組(4)、反光器件(5)、眼睛(6)、眼睛前段組織(7)、移軸成像鏡頭(8)、移軸相機(9)、對焦鏡頭(10)、對焦相機(1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I)、裂隙光闌(3)之間還設置有光積分器件(2),所述光源(I)發出的光線從所述光積分器件(2)的一個端面照入,僅用所述光積分器件(2)的光線出射端面經所述裂隙光闌(3)、投射鏡組(4)、反光器件(5)成像到所述眼睛(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軸斷層眼睛掃描系統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積分器件(2)可以是實心光積分器件,也可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蘇峰,王宏良,魏悅,陳文光,孔昭松,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美沃精密儀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