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可拆卸式內窺鏡,包括:至少具有器械通道管、進水通道管及適于容納照明光纖的照明通道管的管體,其中,所述照明光纖與所述管體為可拆卸式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將照明光纖與管體設置為可拆卸式連接,在內窺鏡其它成本較低的部件損壞后,可以將光纖取出配合新的內窺鏡其它部件使用,進而降低手術成本,利于手術大量開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外科手術輔助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拆卸式內窺鏡。
技術介紹
內窺鏡,例如輸尿管鏡,在外科手術中應用極為廣泛,適用于插入人體進行一些輔助治療。現有的輸尿管鏡包括硬質內窺鏡、軟質內窺鏡,硬質內窺鏡由于鏡頭無法轉動,因而只能做一些病灶位置相對明確的手術。對于一些病灶位置不明確的手術,例如輸尿管鏡需要在鏡頭進入腎盂后,不斷調整方向進入不同腎盞,以找到病灶進行手術。然而,這種軟質內窺鏡由于材質較軟,在進入人體時需采用硬質材料(一般為鞘管)在人體建立通道,之后通過該鞘管的通道將軟質內窺鏡送入人體,這樣的手術操作較為麻煩。因而,目前出現了軟硬可調的內窺鏡。更多關于軟硬可調的內窺鏡請參考公開號為“CN 101933795A”的中國專利文獻。然而,不論軟質內窺鏡還是軟硬可調內窺鏡,其照明都是通過光纖實現。現有的內窺鏡的照明光纖固定在內窺鏡上,而一般光纖成本較貴,由于內窺鏡其它成本較低的部件的損壞會造成光纖隨之失去使用價值,這導致手術成本較高,不利于手術開展。有鑒于此,實有必要提出一種新的內窺鏡,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現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新的內窺鏡,以降低內窺鏡成本,利于手術開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內窺鏡,包括 至少具有器械通道管、進水通道管及適于容納照明光纖的照明通道管的管體;其中,所述照明光纖與所述管體為可拆卸式連接。可選地,所述照明光纖包覆有保護套。可選地,所述保護套包括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適于容納在所述照明通道管,所述第二部分適于置于所述照明通道管外,所述第二部分設置有適于固定在所述內窺鏡上的固定裝置。可選地,所述內窺鏡上具有螺母,所述固定裝置為螺栓。可選地,所述內窺鏡上具有外表面光滑的螺栓,所述固定裝置為插口。可選地,所述器械通道管適于容納光纖,所述光纖與所述管體為可拆卸式連接。可選地,所述管體還包括回水通道管。可選地,所述回水通道管包括適于置于人體內的內端與適于置于人體外的外端,所述外端與液體計量裝置相連。可選地,所述回水通道管的外端還與抽水裝置相連。可選地,所述內窺鏡為軟質內窺鏡或軟硬可調內窺鏡。可選地,所述內窺鏡為輸尿管鏡、腎盂鏡、膀胱鏡、胃鏡、腸鏡、支氣管鏡、膽道鏡或宮腔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通過將照明光纖與內窺鏡的管體設置為可拆卸式連接,在內窺鏡其它成本較低的部件損壞后,可以將光纖取出配合新的內窺鏡其它部件使用,進而降低手術成本,利于手術大量開展。2)可選方案中,由于光纖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質地較脆,為防止拆卸過程中損壞,在該照明光纖外包覆保護套。3)可選方案中,所述保護套包括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適于容納在所述照明通道管,所述第二部分適于置于所述照明通道管外,所述第二部分設置有適于固定在所述內窺鏡上的固定裝置,通過將照明光纖固定在內窺鏡上,以防手術過程中照明光纖發生移位,需重新尋找目標位置。4)可選方案中,照明光纖固定在內窺鏡上的方式具有多種,以下列舉兩種a)所述內窺鏡上具有螺母,所述固定裝置為螺栓,通過螺栓螺母連接;b)所述內窺鏡上具有外表面光滑的螺栓,所述固定裝置為插口,通過插拔式連接。5)可選方案中,所述手術器械為激光,所述器械通道管適于容納作為激光傳輸通道的光纖,該光纖與所述內窺鏡的管體也為可拆卸式連接,如此,也可以降低內窺鏡的成本。6)可選方案中,所述管體還包括回水通道管,通過回水通道管的設置,利于手術進水從人體排出,同時該通道管利于將該排水進行收集,不會對操作端造成污染,利于操作。7)可選方案中,該回水通道管包括位于適于置于人體內的內端與適于置于人體外的外端,所述外端與液體計量裝置相連,使得從人體排水的水不但得以收集,而且可以測量,基本實現進水量與回水量(排水量)保持相等,因而,降低了手術風險。8)可選方 案中,在7)可選方案基礎上,該回水通道管的外端還與抽水裝置相連,使得排水不暢的情況下,通過外界器械的使用,使得排水順利進行,不會在人體積累。9)可選方案中,該內窺鏡可以用于現有的軟質內窺鏡與軟硬可調內窺鏡,與現有內窺鏡兼容性強。10)可選方案中,本專利技術的內窺鏡可以用于多個科室手術,例如可以為輸尿管鏡、腎盂鏡、膀胱鏡、胃鏡、腸鏡、支氣管鏡、膽道鏡或宮腔鏡等。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軟質內窺鏡結構示意圖;圖2是沿圖1中A-A直線的剖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軟質內窺鏡的照明光纖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軟硬可調內窺鏡結構示意圖;圖5是沿圖4中B-B直線的剖視圖;圖6至圖8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軟硬可調內窺鏡的原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通過將照明光纖與內窺鏡的管體設置為可拆卸式連接,以使得在內窺鏡其它成本較低的部件損壞后,可以將光纖取出配合新的內窺鏡其它部件使用,進而降低手術成本,利于手術大量開展。為使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由于重在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原理,所以沒有按比例制圖。本專利技術的可拆卸式內窺鏡,可以為軟質內窺鏡與軟硬可調內窺鏡。以下分別以此兩種為例,詳細介紹本專利技術的內窺鏡。實施例一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一提供的軟質內窺鏡I的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沿圖1中A-A直線的剖視圖。該軟質內窺鏡I可以為輸尿管鏡、腎盂鏡、膀胱鏡、胃鏡、腸鏡、支氣管鏡、膽道鏡或宮腔鏡等。結合圖1與圖2所示,該軟質內窺鏡I包括具有器械通道管11、照明通道管12、進水通道管13及牽拉絲通道14的管體10。該器械通道管11用于各種手術器械進入,例如手術刀、鉗等,也可以為光纖通道,通過激光進行手術操作。照明通道管12適于容納照明光纖,照明光源采用現有的光源,例如疝燈。該照明光纖(未圖示)同時兼具信號傳輸功能,其端頭具有鏡頭(未圖示),該鏡頭為內窺鏡I的鏡頭。為防止某些手術中,例如結石手術中殘渣飛濺,該鏡頭外還可以設置透明硬質保護蓋。進水通道管13例如但不限于為沖洗視野區域用水進入通道。以下首先介紹照明光纖15的結構及可拆卸連接方式的具體實現結構。本實施例中,結合圖1與圖3所示,照明光纖15與軟質內窺鏡I的管體10為可拆卸式連接。換言之,在內窺鏡其它成本較低的部件損壞后,可以將光纖取出配合新的內窺鏡其它部件使用。此外,由于光纖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質地較脆,為防止拆卸過程中損壞,在該照明光纖15外包覆保護套16。具體地,該保護套16包括第一部分162與第二部分163,該第一部分162適于容納在所述照明通道管12,所述第二部分163適于置于所述照明通道管12外,所述第二部分163設置有適于固定在所述內窺鏡上1,具體地,照明通道管12的管口處的固定裝置,通過將照`明光纖15固定在內窺鏡I上,以防手術過程中照明光纖15發生移位,需重新尋找目標位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照明光纖15固定在內窺鏡I上的方式具有多種,以下列舉兩種a)所述照明通道管12的管口處具有螺母,所述固定裝置為螺栓,通過螺栓螺母連接;b)如圖1所示,所述照明通道管12的管口處具有外表面光滑的螺栓121,參照圖3所示,所述固定裝置為插口 161,通過插拔式連接。牽拉絲通道14用于設置牽拉絲,軟質內窺鏡I進入人體后,向外退出一定長度的鞘管,使得內窺鏡I鏡頭得以暴露,此時,牽拉該牽拉絲,可以調整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窺鏡,包括:至少具有器械通道管、進水通道管及適于容納照明光纖的照明通道管的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纖與所述管體為可拆卸式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內窺鏡,包括至少具有器械通道管、進水通道管及適于容納照明光纖的照明通道管的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纖與所述管體為可拆卸式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纖包覆有保護套。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套包括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適于容納在所述照明通道管,所述第二部分適于置于所述照明通道管外,所述第二部分設置有適于固定在所述內窺鏡上的固定裝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窺鏡上具有螺母,所述固定裝置為螺栓。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窺鏡上具有外表面光滑的螺栓, 所述固定裝置為插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術階,高仁偉,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圣博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