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的是一種可即時配制飲料的容器,包括第一容器體以及第二容器體,所述第一容器體的底部設有一活接裝置,所述第二容器體通過該活接裝置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第一容器體,該活接裝置中設有一連接通道,所述的第一容器體和第二容器體通過該活接裝置連接時,該連接通道將第一容器體和第二容器體相連通;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通過兩個容器體的相連接,可以使兩種液體相密封地混合,且該第一容器體是密封的又可以重復使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簡單實用,設計新穎,應用在飲料瓶中,不僅可以增加飲料瓶的重復使用次數,減少資源的浪費,而且減少飲料的運輸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的一種容器,更具體的是一種可即時配制飲料的容器。
技術介紹
飲料是以水為基本原料,它是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藝生產出來的飲品,在我國, 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飲料越來越多地走進普通消費者,每年 的消費量是非常巨大驚人的;我們飲用的飲料絕大部分都是瓶裝飲料,我們發現,瓶裝飲料 都需要有一個容器瓶來盛裝飲料的,該容器瓶要么是塑料的,要么是金屬的,或是紙盒的, 每次喝完飲料,該飲料瓶都是不能重新再盛裝飲料的,它要么是扔到垃圾桶,要么是回收重 新處理,都是一次性的瓶子,這樣就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消耗,且資源的利用和消耗都會對我 們的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和污染。而且,在生產銷售這些瓶裝飲料的時候,其飲料的運輸成本是占了飲料總成本的 一大部分,每一瓶飲料基本上都是水,運輸飲料說到底就是在運輸水,這樣造成了大量的社 會人力資源和浪費和飲料成本的增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是一種可即時配制飲料的容器,其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 上述不足和缺點,即,我們平常喝的飲料瓶是不可以重復使用的,這樣即浪費資源,又不環 保,而且飲料的運輸成本大,浪費人力運輸資源,增加飲料成本。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可即時配制飲料的容器,包括第一容器體以及第二容器體,所述第一容器體的底 部設有一活接裝置,所述第二容器體通過該活接裝置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第一容器體,該 活接裝置中設有一連接通道,所述的第一容器體和第二容器體通過該活接裝置連接時,該 連接通道將第一容器體和第二容器體相連通。作為本專利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容器體的底部還設有一金屬底座圈,且所 述第二容器體設置于該金屬底座圈內。作為本專利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金屬底座圈采用的材料為鋁合金。作為本專利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活接裝置包括一設在所述第一容器體內可抵接 在該第一容器體底面上的活接蓋,該活接蓋固定連接有一向下穿過第一容器體底面并可上 下滑動的連接管,該連接管的側壁分別設有上開口和下開口,所述連接通道形成于所述連 接管的上開口和下開口之間;所述連接管外側壁于上開口和下開口之間設有一用于與第二 容器體開口抵接的擋圈;在該擋圈與所述第一容器體的底部之間設有一將所述連接管向下 推的彈簧,所述金屬底座圈設有用于固定第二容器體的固定裝置。作為本專利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活接蓋套設有一用于該活接裝置在未連接第二 容器體時保持第一容器體密封的密封墊片圈。作為本專利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裝置包括設于所述金屬底座圈的內側壁圓周上的不少于兩個用于卡接所述第二容器體的卡勾;所述第二容器體開口的外側壁上設有 與所述卡勾相配合的卡圈,所述卡圈上設有與所述卡勾相配合的缺口。作為本專利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卡勾有四個。作為本專利技術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容器體的開口設有一螺旋接頭;所述固定 裝置為設于金屬底座圈的內側壁與所述螺旋接頭相配設的螺旋接口圈。通過上述對本專利技術的描述可知,和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1、本專利技術利用一個設在大容器上活接裝置讓一個小容器可拆卸連接于該大容器,比 如大容器直接盛裝飲用水,而小容器密封盛裝的是飲料的濃縮液,在使用時,把盛裝兩種 不同液體的小容器與大容器通過活接裝置相接通,然后用力搖動,使兩容器中的液體充分 混合,就可以配制成可直接飲用的飲料,大容器在不連接小容器的時候是密封的,而且又可 以重復使用,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資源,減少資源的浪費,更加環保,更加低碳。2、由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小容器盛裝的是飲料的濃縮液,而且大容器可以直接盛放一般 飲用水,所以我們只需要加工生產和運輸盛裝有飲料濃縮液的小容器,這樣可以節省很大 的運輸成本,減少了人力資源的使用,降低飲料的成本。3、本專利技術在大容器的底部設有一金屬底座圈,不僅可以保證其不易變形,使設上其上的活接裝置保持密封性,而且可以很好的讓連接在一起的大容器瓶和小容器瓶水平放置在平面上。3、本專利技術不僅設計新穎,構思獨特,結構簡單,而且非常實用,具有很廣闊的市場推廣前景,O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中兩容器相連接時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中兩容器分開時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中兩容器相連接時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中兩容器分開時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來更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可即時配制飲料的容器,包括第一容器體I以及第二容器 體2,該第一容器體I的底部設有一活接裝置3,該第二容器體2通過該活接裝置3可拆卸 地連接于該第一容器體I上,在該第一容器體I的底部還固定套設有一鋁合金底座圈4,且 該第二容器體2設置于該鋁合金底座圈4內。如圖1、圖2、圖3所示,上述的活接裝置4包括一設在該第一容器體I內可抵接在 該第一容器體I底面上的活接蓋41,該活接蓋41固定連接有一向下穿過第一容器體I底面 并可上下滑動的連接管44,該連接管44的側壁分別設有上開口 42和下開口 43 ;該活接裝 置4中設有一連接通道7,該第一容器體I和第二容器體2通過該活接裝置4連接時,該連接通道7將第一容器體I和第二容器體2相連通,該連接通道7形成于上述連接管44的上 開口 42和下開口 43之間;上述連接管44外側壁于上開口 42和下開口 43之間設有一用于 與第二容器體2開口抵接的擋圈45,在該擋圈45與該第一容器體I的底部之間設有一將該 連接管44向下推的彈簧46 ;上述活接蓋41套設有一用于該活接裝置4在未連接第二容器 體2時保持第一容器體I密封的密封墊片圈6。如圖1、圖2、圖3所示,上述鋁合金底座圈4設有用于固定該第二容器體2的固定 裝置,該固定裝置包括設在上述鋁合金底座圈4的內側壁的圓周上的四個用于卡接該第二 容器體2的卡勾47,上述第二容器體2開口的外側壁上設有與該卡勾47相配合的卡圈22, 該卡圈22上設有與上述卡勾相配合的缺口(圖中未畫出)。該底坐圈4的材質也可以是其它金屬或塑料,但都要有一定的硬度,保持其不易 變形。本實施例一的實現過程當我們把該第二容器體2往上述第一容器體I的底部上 頂時,該第二容器體2的開口抵接在上述密封擋圈45,使連接管44向上滑動,該連接管44 上的上開口 42進入上述第一容器體I內,上述連接管44的下開口 43進入到該第二容器體 2中,而該卡勾47通過缺口,卡住了設在上述第二容器體2上與該卡勾47相配合的卡圈22, 兩容器體相密封連接,此時第二容器體2處在上述鋁合金底座圈4內,然后經過上下搖蕩使 兩個容器體內的液體充分混合,這時就完成飲料的配制,我們就可以打開該第一容器體1, 飲用此配制的飲料;飲用完后,觸發上述相配設在卡勾47,使卡勾47從該卡圈22上的缺口 處脫離該第二容器體2上,上述彈簧46把該第二容器體2彈出,兩容器分離,且該連接管44 向下運動,其上連接的活接蓋41向下復位,使該第一容器體I保持密封。實施例二如圖4、圖5、圖6所示,一種可即時配制飲料的容器,包括第一容器體I以及第二容器 體2,該第一容器體I的底部設有一活接裝置3,該第二容器體2通過該活接裝置3可拆卸 地連接于該第一容器體I上,在該第一容器體I的底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即時配制飲料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體以及第二容器體,所述第一容器體的底部設有一活接裝置,所述第二容器體通過該活接裝置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第一容器體,該活接裝置中設有一連接通道,所述的第一容器體和第二容器體通過該活接裝置連接時,該連接通道將第一容器體和第二容器體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即時配制飲料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體以及第二容器體,所述第一容器體的底部設有一活接裝置,所述第二容器體通過該活接裝置可拆卸地連接于所述第一容器體,該活接裝置中設有一連接通道,所述的第一容器體和第二容器體通過該活接裝置連接時,該連接通道將第一容器體和第二容器體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即時配制飲料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體的底部還設有一金屬底座圈,且所述第二容器體設置于該金屬底座圈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即時配制飲料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底座圈采用的材料為鋁合金。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即時配制飲料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接裝置包括一設在所述第一容器體內可抵接在該第一容器體底面上的活接蓋,該活接蓋固定連接有一向下穿過第一容器體底面并可上下滑動的連接管,該連接管的側壁分別設有上開口和下開口,所述連接通道形成于所述連接管的上開口和下開口之間;所述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游圖明,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優爾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