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動旋轉餐桌盤,它包括轉盤、驅動裝置和一空轉裝置;所述空轉裝置設有空轉輸入端和空轉輸出端,并使空轉輸入端和空轉輸出端可相對轉動;所述驅動裝置設有動力輸出端,動力輸出端傳動連接空轉輸入端,所述轉盤傳動連接空轉輸出端;空轉裝置的空轉輸入端和空轉輸出端之間作用力滿足:空轉輸入端對空轉輸出端的直接或間接扭矩大于轉盤所受的摩擦力對轉盤產生的扭矩,并通過空轉輸入端對空轉輸出端的直接或間接扭矩驅動轉盤旋轉,并使得當外力克服該扭矩時,可實現轉盤減速、增速、停止或逆轉,且均不會減緩驅動裝置的動力輸出。通過本發明專利技術,使用者可以隨時手動停止轉盤轉動,甚至逆轉或加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動旋轉餐桌盤,尤其涉及桌面帶有電子加熱裝置的電動旋轉餐桌盤。
技術介紹
一般的電動旋轉餐桌,在工作狀態下,轉盤持續轉動且不能停止,使用者只能快 速夾取所需的菜;為此部份廠家提出通過控制電機啟閉會實現使用者要求,如專利號為 20120264784. 0,采用在桌面邊沿的八個方位上分別設定電機運行的開關鍵;這種方案顯然 有很多弊端1、轉盤變速時,電機及傳動組件要克服轉盤及與其上餐品慣性,使之具有一定的加速 度作功;尤其在啟動瞬間,轉盤及與其上餐品的運動狀態由速度為O到速度為最大值,電機 及傳動組件要克服轉盤及與其上餐品慣性承受的荷載最大,而因此產此一定不可逆的形變 或磨損,繼而影響使用壽命,同時增加廠家的維護成本(如反修率提高);2、多處開關設計,使原本有限的桌面空間再次減小,且不利安放加熱裝置等電子器件。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有外力作用時,對驅動裝置的荷載小、損耗小的電動旋轉餐桌盤。為了便于理解本專利技術,特提供以下名詞解釋減緩特指肉眼可以明顯辨識的速度變化;轉盤工作基面轉盤上放菜的表面。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旋轉餐桌盤,它包括轉盤、驅動裝置和一空轉裝置;所述空轉裝置設有空轉輸 入端和空轉輸出端,并使空轉輸入端和空轉輸出端可相對轉動;所述驅動裝置設有動力輸 出端,動力輸出端傳動連接空轉輸入端,所述轉盤傳動連接空轉輸出端;空轉裝置的空轉輸 入端和空轉輸出端之間作用力滿足空轉輸入端對空轉輸出端的直接或間接扭矩大于轉盤 所受的摩擦力對轉盤產生的扭矩,并通過空轉輸入端對空轉輸出端的直接或間接扭矩驅動 轉盤旋轉,并使得當外力克服該扭矩時,可實現轉盤減速、增速、停止或逆轉,且均不會減緩 驅動裝置的動力輸出。所述空轉裝置在動力輸出端與轉盤之間設有一個或以上的滾輪或滾珠,使得動力 輸出端與轉盤之間在轉盤切線方向上的作用力為滾動摩擦力。所述轉盤同軸套置于動力輸出端上,并具有以下一個或多個特征1)所述空轉輸出端為在轉盤設有的一個或多個滾珠槽,槽中設置2個或以上滾珠,使 轉盤通過滾珠壓靠在動力輸出端上;2)所述空轉輸入端為在動力輸出端上設有的一個或多個滾珠槽,槽中設置2個或以上 滾珠,使得轉盤直接壓靠在滾珠上,即滾珠與分別轉盤與動力輸出端的接觸面均垂直于重力方向。所述轉盤與動力輸出端在兩者接觸面上均設有一個或多個環形滾珠槽,各環形滾 珠槽同一圓心設置;轉盤與動力輸出端之間設有一個或多個環狀滾珠定位片,并 匹配 于環形滾珠槽,各滾珠定位片上設有一個以上的滾珠孔,使設于滾球孔內的滾珠可沿著對 應滾珠槽滾動。所述空轉輸出端均布接觸于空轉輸入端上,使轉盤對轉軸在旋轉面上的作用力為零。所述轉盤設有一個或以上的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為電子加熱裝置,并設有轉動導電裝置;所述轉動導電裝置設有第 一電極卡環和第二電極卡環,并均絕緣套置于轉盤的轉軸上,且兩者間設有導電絕緣材料; 所述加熱裝置的正負極其一連接于第一電極卡環,另一連接于第二卡環。所述轉盤設有增大面板,轉盤與增大面板間設有固接裝置,使轉盤與增大面板可 同步轉動。它包括一支座,所述驅動裝置設于支座上,所述動力輸入端與支座間設有2個以 上的滾輪或滾珠。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之處在于I·通過本專利技術,使用者可以隨時手動停止轉盤轉動,甚至逆轉或加速。本專利技術在轉盤和動力輸出端之間通過滾珠或滾輪,并通過兩者與滾珠和滾輪的滾 動摩擦力實現作用力的傳遞,可有效實現轉盤和動力輸出端的空轉,因此可有效減小甚至 避免當使用者外力作用于轉盤時,提升動力輸出端負載而損傷動力機構的問題。本專利技術使轉盤和動力輸出端的的接觸面與重力垂直,可有效提高轉盤的啟動效 果,并減小啟動時對動力輸出端的荷載。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1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1滾珠定位片的立體圖;圖3為實施例1動力輸出端的立體圖;圖4為實施例1支座的立體圖;圖5為實施例1轉盤底面爆炸圖;圖6為實施例1旋轉導電裝置爆炸圖;圖7為實施例1支座導電組件的示意圖;圖8為實施例1滾珠于轉盤上另一分布圖; 圖9為實施例1帶滾輪轉盤的工作示意圖; 圖10為實施例2工作示意圖;圖11為實施例3工作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如圖1、2、3、4、5所示的一種電動旋轉餐桌盤,設有轉盤1、驅動裝置2、底座4 ;所述驅 動裝置2設有一電機(未畫出),所述驅動裝置2的動力輸出端21為一內齒環,電機的輸出 軸固設有一齒輪并與驅動裝置2的內齒環21嚙合,所述動力輸出端21 (即內齒環21的上 表面)與轉盤同軸套置于底座4的轉軸41上;轉盤I的底面設有環狀滾珠槽11,底座4的 上表面設有環狀滾珠槽41,動力輸出端2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設有環狀滾珠槽211、212。所述轉盤I的底面與動力輸出端21間設有一滾珠定位片5,所述滾珠定位片5上 均勻分布2個以上的滾珠孔51,滾珠孔51的位置滿足滾珠孔51內的滾珠均能落于環狀 滾珠槽11和211內。所述底座4與動力輸出端21間設有一滾珠定位片6,所述滾珠定位片6上均勻分 布2個以上的滾珠孔61,滾珠孔的位置滿足滾珠孔61內的滾珠均能落于環狀滾珠槽41和 212 內。如圖5所示,轉盤I上設有兩個(當然也可以是I個或以上)電磁爐12 (或其他電 熱裝置)、旋轉導電裝置13、增大面板14。所述增大面板14由兩塊半增大面板141和142拼接而成,半增大面板141、142在 其接觸端面上分別設有螺絲孔1411、1421,螺絲143可先后旋入螺絲孔1411、1421,以對半 增大面板141和142進行固定拼接;增大面板14的內壁設有一與轉盤邊沿厚度相匹配的環 形卡槽144,并通過卡槽144固定于轉盤I邊沿上,以達到擴大轉盤I直徑,繼而達到多放菜 的目的。如圖6、7所示,旋轉導電裝置13設有轉盤旋轉導電組件131、支座導電組件132 和后蓋133 ;所述轉盤旋轉導電組件131的下端部套置一軸承1315,并通過軸承1315可轉 動地固定安裝于后蓋133的安裝孔內;所述后蓋133可通過螺絲固定安裝于支座導電組件 132后端部,并使轉盤旋轉導電組件131穿過支座導電組件132的中孔。所述支座導電組件132設有一安裝座1321,所述安裝座1321以連續三級增高的 階梯狀設置導電彈棒132A、132B、132C,并通過限位片132D、132E、132F將導電彈棒132A、 132BU32C定位在三個階梯上;導電彈棒132A、132B、132C的外端分別連接電源的三個電 極。所述轉盤旋轉導電組件131包括安裝座1311、第一電極環1312、第二電極環1313、 第三電極環1314 ;所述安裝座1311均布三個電極長條孔131A ;第一電極環1312、第二電極 環1313、第三電極環1314依次套置于轉盤I的轉軸15上,并用絕緣材料隔開,各電極環均 固定連接一電極片131D (第二電極環1313、第三電極環1314對應的電極片圖上未畫出)并 從安裝座1311的電極長條孔131A內伸出,伸出的部份連接轉盤I上各電器的對應電極(電 磁爐12)。安裝時,導電彈棒132C、132B、132A的內端分別頂靠在第一電極環1312、第二電極 環1313、第三電極環1314的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旋轉餐桌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轉盤、驅動裝置和一空轉裝置;所述空轉裝置設有空轉輸入端和空轉輸出端,并使空轉輸入端和空轉輸出端可相對轉動;所述驅動裝置設有動力輸出端,動力輸出端傳動連接空轉輸入端,所述轉盤傳動連接空轉輸出端;空轉裝置的空轉輸入端和空轉輸出端之間作用力滿足:空轉輸入端對空轉輸出端的直接或間接扭矩大于轉盤所受的摩擦力對轉盤產生的扭矩,并通過空轉輸入端對空轉輸出端的直接或間接扭矩驅動轉盤旋轉,并使得當外力克服該扭矩時,可實現轉盤減速、增速、停止或逆轉,且均不會減緩驅動裝置的動力輸出。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動旋轉餐桌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轉盤、驅動裝置和一空轉裝置;所述空轉裝置設有空轉輸入端和空轉輸出端,并使空轉輸入端和空轉輸出端可相對轉動;所述驅動裝置設有動力輸出端,動力輸出端傳動連接空轉輸入端,所述轉盤傳動連接空轉輸出端;空轉裝置的空轉輸入端和空轉輸出端之間作用力滿足空轉輸入端對空轉輸出端的直接或間接扭矩大于轉盤所受的摩擦力對轉盤產生的扭矩,并通過空轉輸入端對空轉輸出端的直接或間接扭矩驅動轉盤旋轉,并使得當外力克服該扭矩時,可實現轉盤減速、增速、停止或逆轉,且均不會減緩驅動裝置的動力輸出。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旋轉餐桌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轉裝置在動力輸出端與轉盤之間設有一個或以上的滾輪或滾珠,使得動力輸出端與轉盤之間在轉盤切線方向上的作用力為滾動摩擦力。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動旋轉餐桌盤,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同軸套置于動力輸出端上,并具有以下一個或多個特征 1)所述空轉輸出端為在轉盤設有的一個或多個滾珠槽,槽中設置2個或以上滾珠,使轉盤通過滾珠壓靠在動力輸出端上; 2)所述空轉輸入端為在動力輸出端上設有的一個或多個滾珠槽,槽中設置2個或以上滾珠,使得轉盤直接壓靠在滾珠上,即滾珠與分別轉盤與動力輸出端的接觸面均垂直于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福新,
申請(專利權)人:曾福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