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青梅茶,由以下原料制成:青梅50-70%、碧螺春青葉5-8%、甘草1-2%、桂皮1-2%、蔗糖15-25%、糊精10-15%,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了青梅茶的混合制作工藝,通過混合制作工藝制得的青梅茶為可溶性黃褐色顆粒,為速溶飲料,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刺激食欲、殺菌利尿的功效,盛夏酷暑時的佳品,青梅和茶均含有較高成分的黃酮,具有防癌的作用,且青梅的酸澀與茶的清香有機融合后,口感清新自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青梅茶,尤其涉及一種青梅茶的混合制作工藝。
技術介紹
太湖金庭(西山)是太湖中的一個島嶼,四周臨湖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 四季分明,溫度濕潤,降水豐沛,日照充足和無霜期較長,年平均溫度在16°C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100小時,霜期在80天,有浩瀚的水體調節,林業覆蓋率達65%,生態環境獨特,盛產青梅、茶、質量名優。目前該地盛產青梅、茶去處青梅制作果脯和泡煮酒;茶炒制。由于上述制作名優產品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導致市場制約,消費者認可度低。青梅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脂肪油)、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無機鹽、有機酸。青梅果實中有機酸含量一般在3. 0%-6. 5%,遠遠高于一般水果。青梅所含的有機酸主要是朽1檬酸、蘋果酸、單寧酸、苦葉酸、琥珀酸、酒石酸等,具有生津解渴、刺激食欲、消除疲勞等功效,尤其是檸檬酸含量在各種水果中含量最多,檸檬酸是人體細胞物質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酸類,它能促進乳酸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恢復疲勞,且有益于鈣的吸收。青梅營養豐富,低糖高酸, 其T值(糖酸比)僅為O. 2,是梨的1/70,杏的1/8,比檸檬的T值還低。其次,它具有合理的鈣磷比,其Ca/P ^1:1,是開發兒童和老年保健食品的最佳食物。碧螺春茶葉更具有二十三種功效(I)少睡(2)安神(3)明目(4)清頭目(5)止渴生津(6)清熱(7)消暑⑶解毒(9)消食(10)醒酒(11)去減肥(12)下氣(13)利水(14)通便(15)治痢(16)去痰(17)祛風解表(18)堅齒(19)治心痛(20)療瘡治瘺(21)療饑(22)益氣力(23)延年益壽。而目前的速溶茶飲品中,還沒有采用青梅和碧螺春茶葉為原料的,更沒有出現以青梅和碧螺春茶葉有機結合成一體制得的茶飲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青梅茶,由以下原料制成青梅50-70%、碧螺春青葉 5-8%、甘草 1-2%、桂皮 1-2%、蔗糖 15-25%、糊精 10-15%。進一步地,青梅茶原料為青梅55%、碧螺春青葉8%、甘草I %、桂皮I %、蔗糖 20%、糊精 15%。進一步地,青梅茶原料為青梅50%、碧螺春青葉6%、甘草2%、桂皮2%、蔗糖 25%、糊精 15%。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了青梅茶的混合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I·選材及配比選取優質的青梅、碧螺春青葉、甘草、桂皮、蔗糖和糊精,按比例配比材料;I1.處理材料先將青梅浸泡 至發軟去核,然后清洗青梅、甘草和桂皮,碧螺春青葉于通風陰涼處平攤去濕;II1.煎煮將青梅、甘草和桂皮投入鍋中,加水,大火燒至沸騰,調成小火,使鍋內溫度維持70-80°C,加入碧螺春青葉,溫火慢熬1-2小時;IV·過濾起鍋后過濾掉了原料及殘渣;V.濃縮濾液進行濃縮處理;V1.醇沉加入濾液量60%的乙醇,攪拌均勻,靜置沉淀; νπ.回收乙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Vin .濃縮清膏濃縮至相對密度1. 2-1. 3左右的清膏;IX·混合制粒加入蔗糖粉、糊精和水,拌合成軟材,擠壓過篩;X.干燥整粒溫度160°c條件下干燥整粒。通過混合制作工藝制得的青梅茶為可溶性黃褐色顆粒,為速溶飲料,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刺激食欲、殺菌利尿的功效,盛夏酷暑時的佳品,青梅和茶均含有較高成分的黃酮,具有防癌的作用,且青梅的酸澀與茶的清香有機融合后,口感清新自然。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青梅茶的混合制作工藝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便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述,以使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一種青梅茶,由以下原料制成青梅50-70%、碧螺春青葉5-8%、甘草1_2%、桂皮 1-2%、蔗糖 15-25%、糊精 10-15%。青梅茶的混合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I·選材及配比 選取優質的青梅、碧螺春青葉、甘草、桂皮、蔗糖和糊精,按比例配比材料;I1.處理材料先將青梅浸泡至發軟去核,然后清洗青梅、甘草和桂皮,碧螺春青葉于通風陰涼處平攤去濕;II1.煎煮將青梅、甘草和桂皮投入鍋中,加水,大火燒至沸騰,調成小火,使鍋內溫度維持70-80°C,加入碧螺春青葉,溫火慢熬1-2小時;IV·過濾起鍋后過濾掉了原料及殘渣;V.濃縮濾液進行濃縮處理;V1.醇沉加入濾液量60%的乙醇,攪拌均勻,靜置沉淀; νπ.回收乙醇取上清液回收乙醇;Vin .濃縮清膏濃縮至相對密度1. 2-1. 3左右的清膏;IX·混合制粒加入蔗糖粉、糊精和水,拌合成軟材,擠壓過篩;X.干燥整粒溫度160°c條件下干燥整粒。具體實施時,青梅茶的原材料配比為青梅55%、碧螺春青葉8%、甘草1%、桂皮 I %、蔗糖20 %、糊精15 %。按照上述方法制得干燥整粒,通過內外包裝形成成品,檢驗合格后入庫。另外,青梅茶的原材料配比采用青梅50%、碧螺春青葉6%、甘草2%、桂皮2%、 蔗糖25%、糊精15%。按照上述方法制得干燥整粒,通過內外包裝形成成品,檢驗合格后入庫。通過混合制作工藝制得的青梅茶為可溶性黃褐色顆粒,為速溶飲料,具有斂肺止 咳、澀腸止瀉、刺激食欲、殺菌利尿的功效,盛夏酷暑時的佳品,青梅和茶均含有較高成分的 黃酮,具有防癌的作用,且青梅的酸澀與茶的清香有機融合后,口感清新自然。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專利技術還可以有其它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 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專利技術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青梅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青梅50?70%、碧螺春青葉5?8%、甘草1?2%、桂皮1?2%、蔗糖15?25%、糊精10?1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青梅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青梅50-70%、碧螺春青葉5-8%、甘草1-2%、桂皮 1-2%、蔗糖 15-25%、糊精 10-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梅茶,其特征在于青梅茶原料為青梅55%、碧螺春青葉8%、甘草1%、桂皮1%、蔗糖20%、糊精1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梅茶,其特征在于青梅茶原料為青梅50%、碧螺春青葉6%、甘草2%、桂皮2%、蔗糖25%、糊精15%。4.權利要求書1-3中任意一項的青梅茶的混合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I·選材及配比選取優質的青梅、碧螺春青葉、甘草、桂皮、蔗糖和糊精,按比例配比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汝根,鄭穎青,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瀛園農產品研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