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魚藤酮微乳劑及其制備方法,其中,所述魚藤酮微乳劑按重量百分數計,包括以下組分:魚藤酮0.5-25%;乳化劑3-22%。所述魚藤酮微乳劑以魚藤酮為有效成分,以八角茴香油為乳化劑。本發明專利技術以從植物中直接提取的八角茴香油取代其他化學合成的芳香類有機溶劑作為乳化劑,制備魚藤酮微乳劑,使其跨入環保型制劑的行列。由于其直接利用從八角茴香中提取出的八角茴香油,這不僅提高了精油植物種植戶的經濟效益,降低了農藥的生產成本,還提高了魚藤酮微乳劑防治效果,而且開創了一種純天然的增效農藥制劑。同時,魚藤酮微乳劑的各組分及其含量使其防治效果良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殺蟲劑制備領域,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魚藤酮是一種從魚藤屬魚藤科藤本植物中提取的一種高效殺蟲活性物質,其對害蟲起觸殺作用和毒胃作用,進入蟲體后干擾細胞的生長發育,使之呼吸減弱,蟲體得不到能量供應,行動遲滯而死。其對環境、人畜、害蟲天敵及其他有益生物安全,且害蟲不容易產生抗藥性,且魚藤酮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對周圍生物及環境影響小,因此屬于對環境友好的殺蟲活性物質。目前魚藤酮殺蟲劑品種多為乳油制劑,這種乳油制劑農藥的使用在提高作物產量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乳油消耗大量的芳烴類有機溶劑,這些有毒溶劑造成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現代農藥劑型朝水基化、超微化、無粉化和控制釋放方面發展,即以水為基質的農藥劑型,即以懸浮劑、微乳劑、水乳劑等水基化農藥制劑代替有機溶劑用量大的乳油農藥老劑型。微膠囊方法是農藥劑型制備中一項重要的應用技術,與常規農藥技術相比,微膠囊具有保護芯材料物質免受環境條件的影響、使農藥活性成分的分解速度減慢、減少農藥活性成分揮發損失,從而提高活性成分的利用率,延長其持效期,減少施藥的次數和頻率等優點。而目前生產的魚藤酮微乳劑,所采用的乳化劑大多數為化學合成的芳烴類等有機溶劑,大多有毒,生產成本高且環境污染嚴重。公開號為CN102599199A公開了一種微膠囊懸浮劑,其組成為40質量%魚藤酮原藥1. 25份、50質量%除蟲菊`素原油1. O份、環已酮與二甲苯的混合溶液6+. 75份、乳化劑2.25份、甲苯-2,4- 二異氰酸酯O. 75份、丙三醇O. 375份、聚乙烯醇濃度為O. 5質量%的水溶液78份、有機酸10份。有效成分魚藤酮原藥與除蟲菊素原油需要量總共為2. 25份,用量較大;選擇的乳化劑為農乳0206,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經復配制得,都為化學合成,成本較高,并且對環境有毒害作用。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八角茴香油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新鮮枝葉或成熟果實經水蒸氣蒸餾提取的揮發油。八角茴香油具有開胃下氣、散寒、暖胃、止痛等效果,近年來研究表明其具有較好的抑菌、殺蟲活性和抗自由基氧化功能。由于八角茴香油對環境友好,對人體無害,廣泛應用于香料與制藥行業。但目前還沒有將其作為乳化劑的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旨在解決目前魚藤酮劑型落后、對環境危害大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魚藤酮微乳劑,其中,所述魚藤酮微乳劑按重量百分數計,包括以下組分魚藤酮0.5-25%;乳化劑3-22% ;所述魚藤酮微乳劑以魚藤酮為有效成分,以八角茴香油為乳化劑。所述的魚藤酮微乳劑,其中,所述魚藤酮微乳劑,按重量百分數計,還包括以下組分溶劑1.5-45%,滲透劑2-16%,穩定劑1-15%,助溶劑2-20%,余量用水補足至100%。 所述的魚藤酮微乳劑,其中,所述溶劑為乙醇。所述的魚藤酮微乳劑,其中,所述滲透劑為C T 一 9 O I滲透劑。所述的魚藤酮微乳劑,其中,所述穩定劑為明膠。所述的魚藤酮微乳劑,其中,所述助溶劑為N · N 二甲基甲酰胺。一種如上項所述的魚藤酮微乳劑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魚藤酮微乳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比例將魚藤酮與溶劑、乳化劑、滲透劑、穩定劑、助溶劑攪拌混合均勻;加入水補足至100%,再次混合均勻;靜置5-7小時,加熱至45-65°C,攪拌充分后,得到所述魚藤酮微乳劑。所述的魚藤酮微乳劑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乳化劑為八角茴香油,所述溶劑為乙醇,所述滲透劑為C T 一 9 0 1滲透劑,所述穩定劑為明膠,所述助溶劑為N ·Ν 二甲基甲酰胺。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以從植物中直接提取的八角茴香油取代其他化學合成的芳香類有機溶劑作為乳化劑,制備魚藤酮微乳劑,賦予了魚藤酮微乳劑新的時代意義,使其跨入環保型制劑的行列。由于其直接利用從八角茴香中提取出的八角茴香油,這不僅提高了精油植物種植戶的經濟效益,降低了農藥的生產成本,還提高了魚藤酮微乳劑的防治效果,而且開創了一種純天然的增效農藥制劑。同時,魚藤酮微乳劑的各組分及其含量使其防治效果良好。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提供,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魚藤酮微乳劑,是以魚藤酮為有效成分,配以溶劑、乳化劑、滲透齊U、穩定劑、助溶劑,均勻分散在水中形成0/W型的魚藤酮微乳劑。其中,其是以從植物中直接提取的八角茴香油取代其他化學合成的芳香類有機溶劑作為乳化劑,不僅對對環境沒有毒害作用,而且還提高了魚藤酮微乳劑防治效果,降低了農藥的生產成本。具體地,所述魚藤酮微乳劑,按質量百分數計,包括以下組分魚藤酮0.5-25%,溶劑1.5-45%,乳化劑3-22%,滲透劑2-16%,穩定劑1-15%,助溶劑2-20%,余量用水補足至100% ;其中,乳化劑為八角茴香油,所述溶劑為乙醇,所述滲透劑為C T 一 9 O I滲透劑,所述穩定劑為明膠,所述助溶劑為N · N 二甲基甲酰胺。本專利技術中還提供中所述魚藤酮微乳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先將O. 5-25%的魚藤酮與1. 5-45%的溶劑、3-22%的乳化劑、2-16%的滲透劑、1-15%的穩定劑、2-20%的助溶劑放于剪切機中,攪拌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去離子水補足至100%,再次混合均勻,然后靜置5-7小時,加熱至45-65°C,攪拌充分后,即可制得魚藤酮微乳劑。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 專利技術作進一步闡述,但不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魚藤酮微乳劑,以魚藤酮為有效成分,配以溶劑、乳化劑、滲透劑、穩定齊U、助溶劑,均勻分散在水中形成0/W型的魚藤酮微乳劑。其特征在于按質量百分數計含有魚藤酮O. 5%,溶劑1. 5%,乳化劑22%,滲透劑16%,穩定劑15%,助溶劑20%,水25% ;其中乳化劑為八角茴香油,溶劑為乙醇,滲透劑為c T 一 9 O I滲透劑,穩定劑為明膠,助溶劑為N · N 二甲基甲酰胺。本實施例中的魚藤酮微乳劑的制備方法,先將O. 5%的魚藤酮與1. 5%的溶劑、22 %的八角茴香油、16 %的滲透劑、15 %的穩定劑、20 %的助溶劑于剪切機中,攪拌混合均勻后,再加入25%的去離子水,再次混合均勻,然后靜置5小時,加熱至45°C,攪拌充分后,即可制得魚藤酮微乳劑。實施例2一種魚藤酮微乳劑,以魚藤酮為有效成分,配以溶劑、乳化劑、滲透劑、穩定劑、助溶劑,均勻分散在水中形成0/W型的魚藤酮微乳劑。按質量百分數計含有魚藤酮25%,溶劑45%,乳化劑3%,滲透劑2%,穩定劑1%,助溶劑2%,水22% ;其中乳化劑為八角茴香油,溶劑為乙醇,滲透劑為C T 一 9 O I滲透劑,穩定劑為明膠,助溶劑為N · N 二甲基甲酰胺。本實施例中的魚藤酮微乳劑的制備方法,先將25%的魚藤酮與45%的溶劑、3%的八角茴香油、2%的滲透劑、I %的穩定劑、2%的助溶劑和22%的水于剪切機中,攪拌混合均勻后,然后靜置7小時,加熱至65°C,攪拌充分后,即可制得魚藤酮微乳劑。實施例3供試試劑實驗組實施例1中的魚藤酮微乳劑;對照組市面上的魚藤酮微乳劑。供試昆蟲小菜蛾高齡幼蟲和蛹采自田間,在室內養蟲室用甘藍植株飼養至F2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魚藤酮微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魚藤酮微乳劑按重量百分數計,包括以下組分:魚藤酮??????????????0.5?25%;乳化劑???????????????3?22%;所述魚藤酮微乳劑以魚藤酮為有效成分,以八角茴香油為乳化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魚藤酮微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魚藤酮微乳劑按重量百分數計,包括以下組分魚藤酮0.5-25%;乳化劑3-22% ;所述魚藤酮微乳劑以魚藤酮為有效成分,以八角茴香油為乳化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藤酮微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魚藤酮微乳劑,按重量百分數計,還包括以下組分溶劑1.5-45%,滲透劑2-16%,穩定劑1-15%,助溶劑2-20%,余量用水補足至100%。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魚藤酮微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為乙醇。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魚藤酮微乳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滲透劑為CT 一 9 O I滲透劑。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魚藤酮微乳劑,其特征在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少鴻,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華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