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業作物種植
,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水倒是全球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如何提高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和稻谷的品質、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提高稻谷的安全無公害水平是當今面臨的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之O現有技術提供的水稻種植方法,生產成本較高,糧食品質較差,產量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旨在解決現有技術提供的水稻種植方法,生產成本較高,糧食品質較差,產量較低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擇符合無公害水稻生產標準的產地基地,并選用優質高產抗病新品種;選擇適齡的旱秧及壯秧,并進行肥床旱育秧;秸桿還田后,進行免耕拋秧及多蘗拋秧;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原則對無公害水稻進行施肥,同時進行雜糯間栽;綜合防控病蟲草害,在當稻谷成熟度達85-90%時,選晴天適時收獲;對收獲的稻谷進行貯藏加工及副產品處理。進一步,生產基地四周做到無工礦企業污染源,距醫院、主要交通干線有明顯污染源地域I公里以上,稻田基地水源條件好,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層深厚、肥沃、通透性好,PH值5. 5-7,有機質含量1. 2% _2%,保水、保肥能力突出;選用優質高產抗病新品種時,避免一戶、一組、一村種植單一品種。進一步,適齡的旱秧及壯秧標準為秧苗移栽時具有葉蘗同伸,單株分蘗多,鞘腋含有發育粗壯的分蘗芽,秧苗移栽群體葉面積適當;苗挺葉綠,生長整齊一致,無病蟲害;秧苗矮壯,發根力強,根系發達,白根多;抗植傷力強,小苗葉色嫩綠,葉片微彎,中苗葉色綠,葉挺不披垂,大苗葉色淡綠、葉片硬直,壯秧形態指標為葉齡5-6葉,苗高15-16厘米,帶蘗2-3個,帶蘗株率80%以上;肥床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稻無公害高產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擇符合無公害水稻生產標準的產地基地,并選用優質高產抗病新品種;選擇適齡的旱秧及壯秧,并進行肥床旱育秧;秸稈還田后,進行免耕拋秧及多蘗拋秧;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原則對無公害水稻進行施肥,同時進行雜糯間栽;綜合防控病蟲草害,在當稻谷成熟度達85?90%時,選晴天適時收獲;對收獲的稻谷進行貯藏加工及副產品處理。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稻無公害高產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擇符合無公害水稻生產標準的產地基地,并選用優質高產抗病新品種;選擇適齡的旱秧及壯秧,并進行肥床旱育秧;秸桿還田后,進行免耕拋秧及多蘗拋秧;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原則對無公害水稻進行施肥,同時進行雜糯間栽;綜合防控病蟲草害,在當稻谷成熟度達85-90%時,選晴天適時收獲;對收獲的稻谷進行貯藏加工及副產品處理。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產基地四周做到無工礦企業污染源,距醫院、主要交通干線有明顯污染源地域I公里以上,稻田基地水源條件好,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層深厚、肥沃、通透性好,PH值5. 5-7,有機質含量1. 2% _2%,保水、保肥能力突出;選用優質高產抗病新品種時,避免一戶、一組、一村種植單一品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適齡的旱秧及壯秧標準為秧苗移栽時具有葉蘗同伸,單株分蘗多,鞘腋含有發育粗壯的分蘗芽,秧苗移栽群體葉面積適當;苗挺葉綠,生長整齊一致,無病蟲害;秧苗矮壯,發根力強,根系發達,白根多;抗植傷力強,小苗葉色嫩綠,葉片微彎,中苗葉色綠,葉挺不披垂,大苗葉色淡綠、葉片硬直,壯秧形態指標為葉齡5-6葉,苗高15-16厘米,帶蘗2-3個,帶蘗株率80%以上;肥床旱育秧技術規程為(一)苗床準備(I)苗床選擇,選擇背風向陽、排水通暢、土壤肥沃、質地良好、深厚疏松通氣的菜地或水澆旱地做苗床;(2)苗床與大田面積,旱秧地苗床一般寬1. 4米,溝寬或走道寬O. 4米,每畝大田需凈苗床60平方米左右,即20米長的苗床就能栽一畝大田;(3)冬前培肥,苗床培肥是一個長期過程,每年都要進行,每平方米苗床施用10公斤家畜糞,O.1公斤過磷酸鈣,多次耕耙,肥土交混,冬種一季蔬菜或綠肥,2月底清園;(4)施肥殺蟲,播種前7-10天,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農家肥3-5公斤,過磷酸鈣O.1公斤,氯化鉀O. 03公斤,3%鋅硫磷顆粒劑O. 01公斤,按耕翻一施肥一碎土的程序進行,翻鋤3次,深度10-15厘米,將所施肥料及藥劑與10-15厘米深的表土充分攪拌均勻,否則易產生肥害;(5)壯秧劑消毒用I公斤壯秧劑與15公斤細土充分混拌均勻,堆悶一天后,撒在30個平方米左右的苗床上,用耙子均勻耙入3-5厘米土層,然后澆透水,如苗床不平,可用木板輕輕壓平,待播種;(二)播種蓋膜澆透底水,壓平床面以后,播種程序是播種一壓平一覆土一化除一蓋(1)種子處理曬種選擇晴天曬2-3天,利用太陽光紫外線殺菌除蟲;選種選用水選方式選種,即淘洗種子,撈出浮籽;消毒a.種衣劑拌種;b.溫湯浸種先把種子放入清水中浸24小時,然后移浸于45_47°C的溫水中預熱5分鐘,再改浸于50_52°C的溫湯中10分鐘,而后放入冷水中繼續浸種,直至達到發芽要求為止;(2)確定播期的方法一般以日平均溫度12°C為秈稻發芽的最低溫度,旱育秧播種期一般可比薄膜濕潤秧提早7-10天,旱育秧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區在3月10-25日播種;海拔600-800米及800米以上的區域由于種植是中、早熟品種,一般應在4月5日前結束旱育秧播種,栽秧越遲,播種宜稀,務必培育多蘗壯秧移植大田;(3)播種量按每平方米20-30克的量播勻稻種,大苗移栽密度宜稀,小苗移栽密度宜密;(4)播種方式播種前要澆透床土,要稱種到廂,均勻撒播,然后輕鎮壓,使種子三面入土,蓋I厘米厚備好的細土,一定要覆蓋均勻,種子不能露出土外,但也不能蓋土太厚;(5)化學除草播種蓋土后噴施“旱秧凈”專用除草劑;(6)蓋膜方式采用雙膜覆蓋,即平鋪薄膜和低拱架蓋薄膜的方法,低拱架蓋薄膜法就是用竹蔑搭起高20-30厘米的拱架,然后蓋上膜,四周用土將膜壓緊壓實;(三)苗床管理(1)苗床的溫度管理a.播種至1. 5葉期應保溫保濕,促進發芽齊苗,一般不揭膜,不澆水;b.1. 5至2. 5葉當氣溫穩定通過12°C后,要揭開外膜兩頭通風,在兩邊開空氣對流窗口并固定,待第一次施肥補水后揭去平鋪的內膜;外膜要在栽秧前半月揭掉,膜內溫度保持在25°C左右為宜;(2)苗床的水分管理a.播種至1. 5葉期,以保濕為主,一般不揭膜,苗不萎蔫,不澆水;b. 2. 5葉期,結合追施分蘗肥補足床土水分,每10天左右結合追肥補足水份即可,秧苗分蘗前不得揭膜淋雨;c.揭膜至拋栽前的水分管理,一般在出現秧苗葉片早晚無水珠或早晚床土干燥或午間葉片打卷時,選擇傍晚或早上結合追肥補水;d.災害天氣苗床水分管理,若遇低溫、大風雨天要及時蓋膜護苗;(3)肥料管理旱育秧在2. 5葉前一般不必施肥,尤其使用了壯秧劑的苗床,2. 5葉期可用清糞水施一次分蘗肥,以后每10天左右追施一次清糞水,追肥的原則是先淡后濃,揭膜后再用清糞水加尿素每平方米O. 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達義,劉逢春,黃勇,楊佐珍,何錦霞,
申請(專利權)人:蒼溪縣農業技術推廣站,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