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該USB接口與外接設備的USB接口通訊,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包括:一USB-UART轉換裝置,用于將來自該外接設備的USB數據轉換為串口數據;一協議轉換裝置,用于將該串口數據轉換為以太網格式的數據;一以太網PHY裝置,用于將以太網格式的數據轉換為能在物理介質上傳輸的模擬數據,并使得該模擬數據得以在廣域網上傳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克服現有技術中常規的D-SUB9終端接口被USB接口取代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USB接口的服務器。
技術介紹
由于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設備之間數據傳輸速率不斷提高,數據接口也在更隨著變化,原來常規的D-SUB9 (俗稱VGA (Video GraphicsAdapter,即視頻圖形陣列)接口,可能因為豎看很像一個大寫的字母D,所以稱之為D-Sub。這是一種模擬信號接口,按需求有不同的接口數)終端接口,逐步被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接口所替代,PC (個人計算機)標準的接口也只剩下USB接口和VGA接口。為了能夠兼容現有的PC,需要一種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常規的D-SUB9終端接口被USB接口取代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本技術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其特點在于,該USB接口與外接設備的USB接口通訊,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包括一 USB-UART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異步接收 /發送裝置)轉換裝置,用于將來自該外接設備的USB數據轉換為串口數據,該USB-UART轉換裝置實現UART到USB之間的數據的格式和編碼轉換,并在PC等終端設備上映射虛擬的串行端口 ;一協議轉換裝置,用于將該串口數據轉換為以太網格式的數據;一以太網PHY裝置,用于將以太網格式的數據轉換為能在物理介質上傳輸的模擬數據,并使得該模擬數據得以在廣域網上傳輸。優選地,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第一存儲裝置,該第一存儲裝置用于存儲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的操作系統的系統數據、應用程序和功能參數。優選地,該第一存儲裝置為FLASH (閃存)。優選地,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第二存儲裝置,該第二存儲裝置用于實現該應用程序的運行。優選地,該第二存儲裝置為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其中,該第一存儲裝置(例如一 FLASH)提供系統運行的原始的系統程序和客戶參數,即用于保存例如Linux操作系統(Linux是一種自由和開放源碼的類Unix操作系統),客戶功能管理的應用程序,以及客戶設定的功能參數,用來實現串口信息向以太網信息的轉換,而該第二存儲裝置(例如SDRAM)為系統的快速運行提供高速的臨時文件存儲,由于SDRAM讀寫數據的速度要遠高于對FLASH芯片的讀寫時間,所以在系統啟動后,主芯片會將FLASH中所有的程序寫到SDRAM中去,然后通過對SDRAM的讀寫實現系統的高速運行,只有涉及系統參數的修改是才會通過主芯片將參數寫到FLASH中去,確保系統能正常運行,其中主芯片是指能夠運行嵌入式系統的芯片,即該主芯片是通過對串口的數據進行解析,校驗后重新編碼,使數據成為符合以太網數據包的芯片。優選地,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MII接口(MediaIncbpendentInterface,介質無關接口,或稱為媒體獨立接口,它是IEEE-802. 3定義的以太網行業標準,它包括一個數據接口,以及一個MAC (MediumAccess Control,介質訪問控制層)和PHY(物理層)之間的管理接口),該協議轉換裝置通過該MII接口與該以太網PHY裝置實現數據交換。優選地,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 RJ45接口( RJ45接口通常用于數據傳輸,最常見的應用為網卡接口),該模擬數據通過該RJ45接口得以在廣域網上傳輸。優選地,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供電裝置,為整個系統提供電力需求。另外,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參考時鐘,為整個系統提供標準的參照時鐘,保證所有電子器件能夠正常運行。本技術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針對現有的常用接口的特點,提供了一種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對于一些較舊的具有RS232串口的老設備而言,只要將該設備和PC的USB相連就可實現通信,而無需再追加外圍轉換設備。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的結構框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給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參考圖1,本技術所述的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其中該USB接口 I與外接設備的USB接口通訊,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 USB-UART轉換裝置2,用于將來自該外接設備的USB數據轉換為串口數據;一協議轉換裝置3,用于將該串口數據轉換為以太網格式的數據;一以太網PHY裝置4,用于將以太網格式的數據轉換為能在物理介質上傳輸的模擬數據,并使得該模擬數據得以在廣域網上傳輸。此外,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第一存儲裝置(本實施例中為一FLASH5),該第一存儲裝置用于存儲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的操作系統的系統數據、應用程序和功能參數。其中,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第二存儲裝置(本實施例中為一 SDRAM6),該第二存儲裝置用于實現該應用程序的運行。該第一存儲裝置提供系統運行的原始的系統程序和客戶參數,即用于保存例如Linux操作系統,客戶功能管理的應用程序,以及客戶設定的功能參數,用來實現串口信息向以太網信息的轉換,而該第二存儲裝置為系統的快速運行提供高速的臨時文件存儲,由于SDRAM讀寫數據的速度要遠高于對FLASH芯片的讀寫時間,所以在系統啟動后,主芯片會將FLASH中所有的程序寫到SDRAM中去,然后通過對SDRAM的讀寫實現系統的高速運行,只有涉及系統參數的修改是才會通過主芯片將參數寫到FLASH中去,確保系統能正常運行。具體來說,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 MII接口,該協議轉換裝置3通過該MII接口與該以太網PHY裝置4實現數據交換。更具體地,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 RJ45接口 7,該模擬數據通過該RJ45接口得以在廣域網上傳輸。當然,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供電裝置8和一參考時鐘9。為整個系統提供電力需求和標準的參照時鐘,保證所有電子器件能夠正常運行。在實際使用中,外接設備的USB接口連接到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上,串口數據通過USB-UART轉換裝置(串口轉USB芯片)的堆棧存儲,芯片的編碼,轉換成符合UART接口協議標準的電平的數據流。協議轉換裝置在接收到多個串口數據流后,將數據進行選擇處理,使多個數據加載在符合TCP/IP協議的數據包中,然后進行IP化處理(一個數據如果想在以太網上傳輸,必須滿足TCP/IP的協議,主芯片在獲取到串口的信息后,需要通過軟件程序將串口信息處理,轉化為TCP/IP的以太網包,當接收到以太網包的時候也需要通過軟件提取出其中的串口芯片,經主芯片處理在傳給串口芯片),這樣就可以使多串口的數據傳輸在以太網上傳輸,通過軟件的設定實現以太網口對多個端口透明傳輸并管理。經過協議轉換芯片的處理,從芯片傳輸出來的數據是符合TCP/IP協議的包,經過MII接口的傳輸,將OSI七層協議的二層協議的數據包傳遞到物理層,經過物理層編解碼,CRC校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其特征在于,該USB接口與外接設備的USB接口通訊,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包括:一USB?UART轉換裝置,用于將來自該外接設備的USB數據轉換為串口數據;一協議轉換裝置,用于將該串口數據轉換為以太網格式的數據;一以太網PHY裝置,用于將以太網格式的數據轉換為能在物理介質上傳輸的模擬數據,并使得該模擬數據得以在廣域網上傳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其特征在于,該USB接口與外接設備的USB接口通訊,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包括 一 USB-UART轉換裝置,用于將來自該外接設備的USB數據轉換為串口數據; 一協議轉換裝置,用于將該串口數據轉換為以太網格式的數據; 一以太網PHY裝置,用于將以太網格式的數據轉換為能在物理介質上傳輸的模擬數據,并使得該模擬數據得以在廣域網上傳輸。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還包括一第一存儲裝置,該第一存儲裝置用于存儲該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的操作系統的系統數據、應用程序和功能參數。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USB接口的串行設備,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存儲裝置為FLASH。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奎,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