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開機電路及工控機,包括用于提供高電平信號的信號輸入模塊(1)、與信號輸入模塊(1)相連將高電平信號進行傳輸的信號傳輸模塊(2)、與信號傳輸模塊(2)相連根據高電平信號產生開機脈沖信號的信號產生模塊(3)、以及與信號傳輸模塊(2)和信號產生模塊(3)相連并為其供電的電源模塊(4)。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來電時給FP_BUTTON#一個開機脈沖信號,模擬機械開關按鍵的動作,實現自動開機;不受BIOS控制,不受電池供電影響,即可實現工控機的來電自動開機,極為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動開機電路及工控機
本技術屬于計算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開機電路及工控機。
技術介紹
計算機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遇到意外斷電后,當電源恢復正常供電時,通過SIO 芯片或南橋芯片提供的AC Power Failure來實現重新自動開機。尤其是需要24小時不間 斷斷工作的工業計算機(簡稱工控機),更是要求其能夠自動開機并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目前,自動開機主要是將計算機斷電前的工作狀態保存在寄存器中,該寄存器是 電腦上的RTC (Real-Time Clock,實時時鐘)供電,可以保證不斷電,但是需要一個紐扣電 池來進行供電,如果遇到振動、老化、短路、電量過低等情況,電池無法供電,斷電后的自動 上電將無法實現。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由于紐扣電池無法供電而導致 計算機無法自動開機等的缺陷,提供一種自動開機電路工控機。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自動開機電路,包括 用于提供高電平信號的信號輸入模塊、與信號輸入模塊相連將高電平信號進行傳輸的信號 傳輸模塊、與信號傳輸模塊相連根據高電平信號產生開機脈沖信號的信號產生模塊、以及 與信號傳輸模塊和信號產生模塊相連并為其供電的電源模塊。優選的,所述信號傳輸模塊包括二極管、第一電容、第一限流電阻、第一反相器和 第二反相器;所述二極管的正極與信號輸入模塊相連,二極管的負極通過第一限流電阻與 電源模塊相連,二極管的負極通過第一電容接地;第一反相器的輸入級與二極管的負極、電 源模塊相連并接地,第一反相器的輸出級與第二反相器的輸入級相連。優選的,所述信號產生模塊包括第三反相器、第二限流電阻、第二電容、與門、第三 限流電阻、第四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的輸入級通過第二限流電阻與第二反相器的輸出級相 連,第三反相器的輸入級通過第二電容接地;與門的兩輸入端分別于第二反相器的輸出級 和第三反相器的輸出級相連,與門的輸出端通過第三限流電阻與電源模塊相連;與門的輸 出端通過第四反相器輸出開機脈沖信號。本技術還提供一種工控機,該工控機采用上述自動開機電路。實施本技術的自動開機電路及工控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來電時給 FP_BUTT0N#信號一個開機脈沖信號,模擬機械開關按鍵的動作,實現自動開機;不受BIOS 控制,不受電池供電影響,即可實現工控機的來電自動開機功能,極為方便。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附圖中圖1是本技術自動開機電路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自動開機電路實施例的電路圖;圖3是本技術自動開機電路實施例的時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將要描述的各種實施例將要參考相應的附圖,這些附圖構成了實施例的一部分,其中描述了實現本專利技術可能采用的各種實施例。應明白,還可使用其他的實施例,或者對本文列舉的實施例進行結構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會脫離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和實質。在本技術提供的一種自動開機電路,如圖1所示,包括用于提供高電平信號的信號輸入模塊1、與信號輸入模塊I相連將高電平信號進行傳輸的信號傳輸模塊2、與信號傳輸模塊2相連根據高電平信號產生開機脈沖信號的信號產生模塊3、以及與信號傳輸模塊2和信號產生模塊3相連并為其供電的電源模塊4。如圖2所不,所述信號輸 入模塊I為PM_RSMRST#,用于提供一個高電平信號。信號傳輸模塊2包括二極管21、第一電容22、第一限流電阻23、第一反相器24和第二反相器 25 ;其中,二極管21的正極與信號輸入模塊I相連,其負極通過第一限流電阻23與電源模塊4相連,同時通過第一電容22接地;第一反相器24的輸入級與二極管21的負極和電源模塊4相連并接地(該電源模塊4還通過一個O.1 μ F 16ν的電容接地),第一反相器24的輸出級與第二反相器25的輸入級相連。其中,電源模塊4用于產生輸入信號,即在RSMRST#未拉高前,電源模塊4透過第一限流電阻23放電;在PM_RSMRST#拉高后,二極管21截止,B點透過第一限流電阻23上拉到電源模塊4使其為高。PM_RSMRST#信號和開關信號之間的時間間隔在INTEL的規范中是有要求的,通過此處的第一電容22和第一限流電阻23,可以控制PM_RSMRST#信號和開關信號之間的時間間隔。另外,B點的時間延遲是靠拉伸在T2時刻的上升沿完成的,通過第一反向器24和第二反向器25,可以把B點緩慢的上升沿調整為垂直的上升沿。如圖2所示,所述信號產生模塊3包括第三反相器31、第二限流電阻32、第二電容 33、與門34、第三限流電阻35和第四反相器36;其中,第三反相器31的輸入級通過第二限流電阻32與第二反相器25的輸出級相連,第三反相器31的輸入級通過第二電容33接地; 與門34的兩輸入端分別于第二反相器25的輸出級和第三反相器31的輸出級相連,與門34 的輸出端通過第三限流電阻35與電源模塊4相連;與門34的輸出端通過第四反相器36輸出開機脈沖信號。其中,第二電容33和第二限流電阻32 —起構成了一個RC延遲電路,用來產生從D點和E點在T2到T3的時間延遲。另外,第三限流電阻35上拉到電源模塊4,和與門 34 一起構成了一個與邏輯電路,即F=0, D=O, G=O ;F=0, D=I, G=O ;F=1, D=O, G=O ;F=1, D=I,G=I。電源模塊4為圖中的VCC3_3SB,VCC3_3SB是主板的待機電壓,計算機連接外部電源后,只要一連接到220V交流電,VCC3_3SB就會出現在主板上,就可供電。其中,當南橋的待機電源產生POWER OK信號時,即南橋的所有待機電源都準備好之后,RSMRST#就提供一個高電平信號,即信號輸入模塊I提供一個高電平信號。FP_BUTT0N是一個開機信號,用來 傳遞給SIO芯片的開機信號,當FP_BUTT0N低電平的時候,SIO芯片就會通知主板南橋開機, 即信號產生模塊3產生的開機脈沖信號。下面結合圖2和圖3對自動開機電路的信號時序進行詳細介紹。為了描述方便, 將圖2的電路人為添加了 ABCDEFGH8個點,以便更為清楚闡述本技術之精神。在外部供電恢復的時候,即在主板上電的tl時刻,VCC3_3SB由O伏變到+3. 3V (電源模塊4),此時RSMRST#也由OV變成+3. 3V的高電平(信號輸入模塊1、圖2的A),FP_ BUTTON(圖2中的H)信號為高電平,該高電平信號通過二極管21的單向導通至信號傳輸模 塊2(圖2的B)。在t2時刻,H點被拉底,通過VCC3_3SB、第一限流電阻23、第一電容22的 同時作用,B點電位由OV變到+3. 3V,之后,該信號經過第一反相器24作用,到達C點時,C 點為低電平,繼續經過第二反相器25后到達D點,D點為高電平;在t3時刻,該高電平通過 第二限流電阻32和接地的第二電容33的作用,到達E點,E點為高電平,進一步通過第三反 相器31到達F點,F點為高電平,D點和F點的信號通過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開機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高電平信號的信號輸入模塊(1)、與所述信號輸入模塊(1)相連將所述高電平信號進行傳輸的信號傳輸模塊(2)、與所述信號傳輸模塊(2)相連根據所述高電平信號產生開機脈沖信號的信號產生模塊(3)、以及與所述信號傳輸模塊(2)和所述信號產生模塊(3)相連并為其供電的電源模塊(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開機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高電平信號的信號輸入模塊(I)、與所述信號輸入模塊(I)相連將所述高電平信號進行傳輸的信號傳輸模塊(2)、與所述信號傳輸模塊(2)相連根據所述高電平信號產生開機脈沖信號的信號產生模塊(3)、以及與所述信號傳輸模塊(2)和所述信號產生模塊(3)相連并為其供電的電源模塊(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機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傳輸模塊(2)包括二極管(21)、第一電容(22)、第一限流電阻(23)、第一反相器(24)和第二反相器(25);所述二極管(21)的正極與所述信號輸入模塊(I)相連,所述二極管(21)的負極通過所述第一限流電阻(23)與所述電源模塊(4)相連,所述二極管(21)的負極通過所述第一電容(22)接地;所述第一反相器(24)的輸入級與所述二極管(21)的負極、所述電源模塊(4)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阮仕濤,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祈飛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