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發電裝置是一種無燃燒、無污染、不破壞環境、無次生災害、用海洋水流和江、河、溪水的動能和勢能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
技術介紹
傳統發電,氣輪機所需動力源都是來自燃燒石油、煤炭、核裂變和把大江大河的水位建壩人為抬高形成落差等來完成。發電過程中產生了我們可知的污染和不可知無形殺手。前蘇聯的核事故和近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大壩和水庫對下游的威脅。風電發電密度小功率有限、不穩定、光伏發電投資大,發電量小,不能工業化生產電力,同時還需要占用土地面積。
技術實現思路
本發電裝置在于提供一種原理先進、結構合理簡單、造價低廉、發電功率大、無污染、無次生災害、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電能。本發電裝置是按照海峽和島嶼間的水流方向,設定兩個轉向不同的渦輪。渦輪的設計為中空軸六片渦輪片焊接和輸出端軸組成。渦輪片直徑為轉子總成的半徑。由三個這樣的標準S夾角60°再組成三對渦輪片。中空軸的目的是計算轉子總重量,再設定中空部分的體積注塑發泡、密封,使其在水中的重量很輕,減少軸系的磨損便于安裝和維修。兩個相向轉動的渦輪其中一個在設定或和傳動部分結合時必須提前或落后30°,使兩個渦輪轉子錯開成半嚙合,這樣的抓水效應好能充分吸收水的動能和勢能提高發電效率,兩個相向轉動的渦輪轉子的功率輸出是由安裝在轉子頂部的大錐形齒輪與安裝在發電機轉子上的小錐形齒輪各自連接并通過連接軸(發電機轉子)相連接,按發電機所需轉向形成同步。按照發電機的不同極對數設計齒輪傳動比。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圖。圖中1.樁基、舉基,2.渦輪轉子,3.渦輪轉子齒輪,4.發電機端齒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海峽、島嶼間橋式海流發電及江、河、溪無壩發電裝置其特征是由兩個相同片數按設定方向焊接在轉軸上,其中兩個渦輪轉子錯開30°成半嚙合相向轉動,通過錐形齒輪并聯驅動同一臺發電機為一個單元,其中渦輪片直徑為轉子總成的半徑,由3個這樣的標準S夾角60°,再組成3對渦輪片。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海峽、島嶼間橋式海流發電及江、河、溪無壩發電裝置其特征是由兩個相同片數按設定方向焊接在轉軸上,其中兩個渦輪轉子錯開30°成半嚙合相向轉動,通過錐形齒輪并聯驅動同一臺發電機為一個單元,其中渦輪片直徑為轉子總成的半徑,由3個這樣的標準S夾角60°,再組成3對渦輪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海峽、島嶼間橋式海流發電及江、河、溪無壩發電裝置由兩個相向轉動的渦輪轉子其功率輸出是由安裝在轉子頂部的...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