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微波焙燒設備,該設備包括爐體,所述爐體內設置有沿軸向平行排列的多個腔室,相鄰的腔室之間通過隔板隔開,并且所述爐體的兩端和各個隔板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在軸向上形成連通的通道,其中,每個腔室的兩側設置有微波源和波導,所述微波源通過所述波導與所述腔室連接,每個腔室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氣孔道。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所述微波焙燒設備能夠獲得較高的加熱效率,并且能夠實現階段性控制爐體內的焙燒氣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微波焙燒設備。
技術介紹
分子篩催化劑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等領域,如煉油過程的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異構化、烷基化等反應,化工領域的催化氧化等反應,以及吸附分離等。一般分子篩需要經過合成、晶化、交換、過濾洗滌、干燥、焙燒等工序制備而成。目前,分子篩催化劑的焙燒方法主要為燃氣加熱焙燒和電加熱焙燒方式。典型的焙燒設備主要有回轉爐、梭式窯、網帶窯等。這些常規的焙燒方式能量主要靠傳導與輻射傳遞,熱量在被加熱物體內主要依靠熱傳導逐漸從表面傳遞到內部,要使中心部位達到所需的溫度需要一定的時間,導熱性差的物體所需的時間就更長,熱效率低,能耗大,并且加熱不均勻。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微波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等行業,而微波在化工領域的應用則是一門新興的前沿交叉學科。微波焙燒由于溫度較高,目前應用相對較少。CN236762IY公開了一種連續式微波焙燒礦物設備,其特征是由微波焙燒爐串聯后組成的系統構成,微波焙燒爐臺數根據礦物處理量決定,每個微波焙燒爐由微波功率源、微波傳輸系統、微波焙燒系爐體組成,該系統包括推舟器、舟、混合抗流器、微波爐體、爐門、波導法蘭、抽風口、接頭、機架、耐火材料、滾軸、隔熱板、波導、銷釘調配器、環形器、水負載和微波源。該設備特別適合于難處理貴金屬的預處理,而且經設備預處理后的礦物可明顯改善其后續浸出性能。然而,在上述專利申請的連續式微波焙燒礦物設備中,波導設置在爐體的頂部,爐體內的微波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爐體內的焙燒氣氛都是一樣的,不能階段性控制爐體內的焙燒氣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的微波焙燒設備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新的微波焙燒設備。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微波焙燒設備,該設備包括爐體,所述爐體內設置有沿軸向平行排列的多個腔室,相鄰的腔室之間通過隔板隔開,并且所述爐體的兩端和各個隔板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在軸向上形成連通的通道,其中,每個腔室的兩側設置有微波源和波導,所述微波源通過所述波導與所述腔室連接,每個腔室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氣孔道。優選地,所述爐體內還設置有排廢氣管道,所述排廢氣管道貫穿每個所述腔室,并且對應每個腔室設置有抽風口。優選地,所述設備還包括軌道,所述軌道穿過所述爐體。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軌道上設置有推舟,所述開口的尺寸與所述推舟的尺寸相對應。優選地,所述設備還包括冷卻裝置,所述冷卻裝置對應所述微波源設置。在本技術的所述微波焙燒設備中,微波源和波導設置在各個腔室的兩側,使得微波的傳導和加熱效率能夠最大化;而且,對應每個腔室都設置有進氣孔道,使得各個腔室內的焙燒氣氛能夠獨立地控制,從而能夠實現階段性控制爐體內的焙燒氣氛。本技術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但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所述微波焙燒設備。附圖標記說明I 爐體2 微波源3 波導4 軌道5 轉彎機6 推進系統7 推舟8 進氣孔道9 排廢氣管道10抽風管 11滾軸驅動電機 12擋板13微波抑制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在本技術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通常是指參考附圖所示的上、下;“內、外”是指相對于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所述微波焙燒設備包括爐體1,所述爐體I內設置有沿軸向平行排列的多個腔室,相鄰的腔室之間通過隔板12隔開,并且所述爐體I的兩端和各個隔板12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在軸向上形成連通的通道,其中,每個腔室的兩側設置有微波源2和波導3,所述微波源2通過所述波導3與所述腔室連接,每個腔室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氣孔道8。爐體I的兩端是指爐體I的軸向上的兩端,爐體I的兩端與隔板12平行。每個腔室的側壁對應于所述爐體I的側壁,各個腔室的側壁一起構成所述爐體I的側壁。在本技術的所述微波焙燒設備中,所述進氣孔道8用于向各個腔室內供給輔助焙燒的氣體,例如,空氣、氧氣等。對應每個腔室,設置有一個進氣孔道8。所述進氣孔道8可以設置在所述腔室的任意一個側壁上。優選情況下,相鄰的兩個腔室之間,進氣孔道8設置在不同側的側壁上。在本技術的所述微波焙燒設備中,如圖1所示,所述爐體I內優選還設置有排廢氣管道9,所述排廢氣管道9貫穿每個所述腔室,并且對應每個腔室設置有抽風口。所述排廢氣管道9用于排出焙燒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如水蒸氣)以及由進氣管道8導入的部分氣體。所述排廢氣管道9優選設置在所述爐體I的頂部。所述排廢氣管道9優選還設置有抽風管10,并通過該抽風管10將所述爐體I內的氣體排到所述爐體I的外部。在本技術的所述微波焙燒設備中,所述爐體I內的腔室的個數可以根據實際生產需要而設定,通常可以為3-20個。在本技術中,如圖1所示,所述微波焙燒設備還可以包括軌道4,所述軌道4穿過所述爐體1,用于將待焙燒的物質輸送到所述爐體I內。優選情況下,所述軌道4上設置有推舟7,所述爐體I兩端的開ロ以及各個隔板12的開ロ的尺寸與所述推舟7的尺寸相對應。所述推舟7用于盛放待焙燒的物質。使所述爐體I兩端的開ロ以及各個隔板12的開ロ的尺寸與所述推舟7的尺寸相對應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所述推舟7能夠順利通過所述爐體1,并且保證所述開ロ與所述推舟7之間的空隙較小,以防止大量微波泄漏。進ー步優選地,所述爐體I兩端的開ロ以及各個隔板12的開ロ的尺寸與所述推舟7的尺寸基本相等。更優選地,如圖1所示,所述微波焙燒設備還包括推進系統6。所述推進系統6用于將所述推舟7推入所述爐體I內。所述推進系統6可以設置在所述爐體I的入口端。[0031 ] 更優選地,如圖1所示,所述軌道4還設置有滾軸驅動電機11,用于驅動所述軌道。所述滾軸驅動電機11可以設置ー個或多個,具體的個數可以根據實際生產需要確定。如圖1所示,為了便于實現連續焙燒,優選將所述軌道4設計成矩形,即所述軌道4由四段構成,并且相鄰兩段相互垂直;而且,在相鄰兩段之間設置有轉彎機5,多個推舟7放置在所述軌道4上,使得推舟7能夠循環進出所述爐體I。進ー步優選地,所述推舟7由不吸收微波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由碳酸鋰和/或堇青石制成。在本技術中,如圖1所示,所述微波焙燒設備還可以包括微波抑制器13,所述微波抑制器13設置在所述爐體I的兩端,用于防止微波泄漏。在本技術中,所述微波焙燒設備還可以包括冷卻裝置(未示出),所述冷卻裝置對應所述微波源2設置,用于對所述微波源2進行冷卻,以保護微波源。所述冷卻裝置可以為水冷卻裝置。在ー種優選實施方式中,如圖1所示,所述微波焙燒設備包括爐體1、軌道4、推進系統6和微波抑制器13 ;所述爐體I內設置有多個腔室,相鄰的腔室之間通過隔板12隔開,并且所述爐體I的兩端和各個隔板12設置有開ロ,所述開ロ在軸向上形成連通的通道;每個腔室的兩側設置有微波源2和波導3,所述微波源2通過所述波導3與所述腔室連接,每個腔室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氣孔道8 ;所述爐體I內設置有貫穿每個腔室的排廢氣管道9,所述排廢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波焙燒設備,該設備包括爐體(1),所述爐體(1)內設置有沿軸向平行排列的多個腔室,相鄰的腔室之間通過隔板(12)隔開,并且所述爐體(1)的兩端和各個隔板(12)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在軸向上形成連通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每個腔室的兩側設置有微波源(2)和波導(3),所述微波源(2)通過所述波導(3)與所述腔室連接,每個腔室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氣孔道(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微波焙燒設備,該設備包括爐體(1),所述爐體(I)內設置有沿軸向平行排列的多個腔室,相鄰的腔室之間通過隔板(12)隔開,并且所述爐體(I)的兩端和各個隔板(12)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在軸向上形成連通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每個腔室的兩側設置有微波源(2)和波導(3),所述微波源(2)通過所述波導(3)與所述腔室連接,每個腔室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氣孔道(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I)內還設置有排廢氣管道(9),所述排廢氣管道(9)貫穿每個所述腔室,并且對應每個腔室設置有抽風口。3.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焦永東,王朝峰,沈剛,戴泳,李斌,周君祥,吳慧軍,廖雪強,李國繁,莫軍,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建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