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觸摸液晶電視結構,包括前殼、觸摸框、液晶屏、電路板及后殼,前殼設有固定部并且觸摸框通過連接固定部而安裝于前殼,液晶屏組設于觸摸框,電路板設于液晶屏的后背,并且電路板分別與觸摸框及液晶屏電連接,前殼及后殼組合覆蓋觸摸框、液晶屏及電路板,從而組裝成觸摸液晶電視結構。其中,通過于前殼設有供觸摸框固定的固定部,使到觸摸框快速固定于前殼,并同時便于液晶屏組設于觸摸框,從而加快了整機的組裝,提高了組裝工序的效率。另外,本案所公開的觸摸液晶電視結構配備有節目外置播放、DVD播放、電子教學、商務展示等功能,適于各行各業的人機互動,增加了操作的趣味性及靈活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觸摸液晶電視結構
本技術涉及電視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觸摸液晶電視結構。
技術介紹
觸摸液晶電視是一種通過觸摸屏來實現控制指令輸入的電視機,用戶可通過人手、觸控筆、點擊觸摸屏產生觸摸屏信號,不同的觸摸屏信號對應不同的控制指令,從而達到控制電視機的目的。而一般的觸摸屏包括液晶屏及觸摸框,其中,觸摸框內置有觸摸檢測部件以使觸摸框形成觸覺反饋系統。可是,于安裝觸摸屏時,尤其為外殼覆蓋觸摸屏的過程,由于觸摸屏需要保證其安裝精度,往往造成安裝人員費時低效,安裝不精確,無形中加大了安裝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技術手段以解決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觸摸液晶電視結構,便于安裝人員安裝觸摸屏,而且結構簡單,有利于企業大規模生產。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種觸摸液晶電視結構,包括前殼、觸摸框、液晶屏、電路板及后殼,所述前殼設有固定部并且所述觸摸框通過連接于所述固定部而安裝于所述前殼,所述液晶屏組設于所述觸摸框,所述電路板設于所述液晶屏的后背,并且所述電路板分別與所述觸摸框及所述液晶屏電連接,所述前殼及所述后殼組合覆蓋所述觸摸框、所述液晶屏及所述電路板,從而組裝成所述觸摸液晶電視結構。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固定部為階梯狀的屏壓塊,所述屏壓塊包括第一壓緊部及第二壓緊部,所述第一壓緊部壓緊所述觸摸框,所述第二壓緊部壓緊所述液晶屏;優選地,所述觸摸框為紅外線觸摸框或光學觸摸框;優選地,所述觸摸框為紅外線觸摸框,并且所述紅外線觸摸框配置有觸控筆,所述紅外線觸摸框通過所述觸控筆或手指而直接調用所述液晶屏顯示的各種指令。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觸摸液晶電視結構還包括內置電源。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后殼開設有若干供所述觸摸液晶電視結構的內部元件散熱的散熱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于前殼設有供觸摸框固定的固定部,使到觸摸框快速固定于前殼,并同時便于液晶屏組設于觸摸框,從而加快了整機的組裝,提高了組裝工序的效率。另外,整機所用的金屬部件較少,整體結構簡單,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減少物料成本,而且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觸摸液晶電視結構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觸摸液晶電視結構的爆炸圖;圖3為本技術的觸摸液晶電視結構的內部結構的局部示意圖,以顯示固定部固定觸摸框、液晶屏于前殼。圖中10、觸摸液晶電視結構;20、前殼;30、液晶屏;40、觸摸框;50、后殼;51、散熱孔; 60、電路板;70、屏壓塊;71、第一壓緊部;72、第二壓緊部;80、電源。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一種觸摸液晶電視結構10,包括前殼20、觸摸框40、液晶屏30、電路板60及后殼50,前殼20設有固定部70并且觸摸框40通過連接于固定部70而安裝于前殼20,液晶屏30組設于觸摸框40,電路板60設于液晶屏30的后背,并且電路板 60分別與觸摸框40及液晶屏30電連接,前殼20及后殼50組合覆蓋觸摸框40、液晶屏30 及電路板60,從而組裝成觸摸液晶電視結構10。其中,通過于前殼20設有供觸摸框40固定的固定部70,使到觸摸框40快速固定于前殼20,并同時便于液晶屏30組設于觸摸框40, 從而加快了整機的組裝,提高了組裝工序的效率。另外,本案所公開的觸摸液晶電視結構10 配備有節目外置播放、DVD播放、電子教學、商務展示等功能,適于各行各業的人機互動,增加了操作的趣味性及靈活性。請參照圖3所示,固定部70為階梯狀的屏壓塊70,屏壓塊70包括第一壓緊部71 及第二壓緊部72,第一壓緊部71壓緊觸摸框40,第二壓緊部72壓緊液晶屏30,借由階梯狀的屏壓塊70,即其輪廓大致類似于Z字形,不但便于觸摸框40的固定,而且還能固定液晶屏 30,使到液晶屏30與觸摸屏40組設一起,同時地,屏壓塊70的階梯狀輪廓,結構簡單,易于加工,而且也便于安裝人員安裝于前殼20。具體地,觸摸框40為紅外線觸摸框或光學觸摸框,當然,也可以采用電阻式觸摸框或電容式觸摸框。較具體地,觸摸框40為紅外線觸摸框 40,并且紅外線觸摸框40配置有觸控筆(圖中未標示),紅外線觸摸框40通過觸控筆或手指而直接調用液晶屏30顯示的各種指令。采用紅外線觸摸框40,是由于其不受電流、電壓和靜電干擾,適宜惡劣的環境條件,紅外線技術是觸摸屏產品最終的發展趨勢。至于采用聲學和其它材料學技術的觸屏都有其難以逾越的屏障,如單一傳感器的 受損、老化,觸摸界面怕受污染、破壞性使用,維護繁雜等等問題。具體地,觸摸液晶電視結構10還包括內置電源80。另外,后殼50開設有若干供觸摸液晶電視結構10的內部元件散熱的散熱孔50,其中,該內部元件包括電路板60、電源 80、適配器等元件,而散熱孔51的設置,可以有效地保證內部元件所產生熱量的消散,繼而較好地保證內部元件的使用壽命。下面結合圖示,對本技術的觸摸液晶電視結構10的安裝過程作進一步述說。首先,于前殼20上安裝有屏壓塊70,然后將觸摸框40固定于屏壓塊70,具體地, 由屏壓塊70的第一壓緊部71壓緊觸摸框40,接著,再將液晶屏30組設于觸摸框40,并同時由屏壓塊70的第二壓緊部72壓緊,再者,分別將電路板60、電源80組設于液晶屏30的后背,并且使電路板60分別與觸摸框40、液晶屏30電連接,而電路板60與電源80電連接, 最后,通過將前殼20與后殼50組合一起而覆蓋觸摸框40、液晶屏30、電路板60及電源80,從而組裝成觸摸液晶電視結構10。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技術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技術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技術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 這些 方式都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觸摸液晶電視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殼、觸摸框、液晶屏、電路板及后殼,所述前殼設有固定部并且所述觸摸框通過連接于所述固定部而安裝于所述前殼,所述液晶屏組設于所述觸摸框,所述電路板設于所述液晶屏的后背,并且所述電路板分別與所述觸摸框及所述液晶屏電連接,所述前殼及所述后殼組合覆蓋所述觸摸框、所述液晶屏及所述電路板,從而組裝成所述觸摸液晶電視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觸摸液晶電視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殼、觸摸框、液晶屏、電路板及后殼,所述前殼設有固定部并且所述觸摸框通過連接于所述固定部而安裝于所述前殼,所述液晶屏組設于所述觸摸框,所述電路板設于所述液晶屏的后背,并且所述電路板分別與所述觸摸框及所述液晶屏電連接,所述前殼及所述后殼組合覆蓋所述觸摸框、所述液晶屏及所述電路板,從而組裝成所述觸摸液晶電視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摸液晶電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為階梯狀的屏壓塊,所述屏壓塊包括第一壓緊部及第二壓緊部,所述第一壓緊部壓緊所述觸摸框,所述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燕平,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美聲五金塑膠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