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交流-直流轉換過程中的功率校正
,尤其涉及一種無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技術介紹
功率因數(PF)定義為有功功率與視在功率的比值,如⑴式所示,其中Vin表示輸入電壓,I表示脈沖電流的有效值,In表示第η次諧波的有效值,I1表示基波電流的有效值,Θ是基波電流I1與輸入電壓Vin的相差。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率無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包括整流橋電路、反激式電路,其特征在于還包含無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所述無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級聯在整流橋電路和反激式電路的橋臂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效率無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包括整流橋電路、反激式電路,其特征在于還包含無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所述無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級聯在整流橋電路和反激式電路的橋臂之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無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橋電路包括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和第四二極管(D4);所述無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包括第一電感(LI)、變壓器(Tl)的次級電感(L2)、第五二極管(D5)、第一電容(Cl)和第二電容(C2);第一二極管(Dl)的陰極與第二二極管(D2)的陰極相連,第三二極管(D3)的陽極與第四二極管(D4)的陽極相連;第三二極管(D3)的陰極與第一二極管(Dl)的陽極相連,第四二極管(D4)的陰極與第二二極管(D2)的陽極相連;所述整流橋電路的兩個輸入端接交流電壓,其中一個輸入端(AC_L)與第一二極管(Dl)的陽極和第三二極管(D3)的陰極相連,另一個輸入端(AC_N)與第二二極管(D2)的陽極和第四二極管(D4)的陰極相連;第二二極管(D2)的陰極為輸出正端,第四二極管D4的陽極為輸出負端,其中輸出負端接地;所述無源功率因數校正電路中,第一電感(LI)的一端與第二二極管(D2)、第四二極管(D4)的陰極相連,第一電感(LI)的另一端與第五二極管(D5)的陽極相連,變壓器(Tl)的次級電感(L2)的同名端與第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祎巍,吳朝暉,李斌,柯志勝,
申請(專利權)人:華南理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