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屬于汽車控制技術的一種純電動汽車用電動、發電集成機組及純電動汽車控制電路。在電動、發電集成機組的電機殼內壁中部固定定子磁鐵,發電機和電動機的轉子電樞同軸支持支持在定子磁鐵的中心軸線上;轉子電樞為同一個或分開為兩個;控制器分別連接電動、發電集成機組、驅動電源轉換控制開關,電動、發電集成機組的發電機輸出端分別連接12V電源充電器和再生回收電源,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分別連接蓄電池組E1、E2、和驅動電源轉換控制開關。由轉換開關控制電池組E1、E2交替充、放電。充放電自動控制,確保無損害蓄電池組壽命,合理保證快速、安全、足量充電效果;具備環保節能性,技術應用范圍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純電動汽車用電動、發電集成機組及純電動汽車控制電路
本技術屬于汽車控制技術范圍,特別涉及一種純電動汽車用電動、發電集成 機組及純電動汽車控制電路。技術背景現有的電動機和發動機都是分開單獨使用,電動機需要在電能的啟動下,才能正 常運轉,消耗電能;發電機不需要電能而是提供電能,但是必須在機械能、風能、蒸氣、水的 作用下,發電機才能轉動,輸出電能而提供給電動機、電器設備以及生活用電,它是將電能 以外的能量轉換為其他能量使用。在二者分開單獨使用時,對于缺電地區要使用電動機或 電器設備,還要另備發電機,設備復雜,移動不方便,費用高。現有的電動車只是采用單一的 電動機作為驅動器,以一組蓄電池組作能源啟動電動機,使電動車運行,這種電動車運行路 程短,需要隨時充電,才能續行較長路程。目前專利技術人將電動機和發電機集成為一體,成功制造出一種電動、發電集成機組 (專利號ZL200710000806. 0),應用于純電動車,是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的一個重大轉折 點,該種電動車的設置控制系統具有供電和充電同時進行的功能,利用該技術路線改裝或 生產的純電動車不需要建立充電站,只要有220-330V的電源,即可通過該機組向電池直接 充電,這樣就給純電動車的產業化或市場化奠定了基礎,給人們的使用帶來很大的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電動機和發電機分開單獨使用,電動車續行 路程短;對于缺電地區要使用電動機或電器設備,還要另備發電機,設備復雜,移動不方便, 費用高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純電動汽車用電動、發電集成機組及純電動汽車控制電路,其特 征在于所述電動、發電集成機組純電動汽車控制電路為電動控制器12分別連接電動、發 電集成機組、驅動電源轉換控制開關11、12V電源控制模塊5和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 統6、變頻7、燈控2的一端及12V電源負極的公共點;并且變頻7及燈控2的另一端的公共 點和12V電源控制模塊5連接;12V電源控制模塊5連接到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6 ; 變頻7還連接電子助力泵8,燈控2的另一端與第二開關K2連接,第二開關K2連接至12V 電源E3的正極,燈控的一端與12V電源E3的負極及12V電源充電器I連接;電動、發電集 成機組的發電機輸出端分別連接12V電源充電調節器I和再生回收電源4,再生回收電源4 再連接到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6的并聯充電端。所述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分別連接蓄電池組EI和蓄電池組E2,并通過串 聯的電池檢查管理系統9、第一短路過流保護器10連接到驅動電源轉換控制開關11。所述驅動電源轉換控制開關連接由整流模塊13、第二短路過流保護器14及市電 插座15組成的電動車市電充電系統。所述蓄電池組El和蓄電池組E2分別包括電池BT1、BT2、BT3和BT4。所述再生回收電源4通過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6、第一開關Kl與空調3連接。所述驅動電源轉換控制開關為雙刀三擲開關或由電磁閥組合成的自動轉換控制開關。所述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包括單片機Ul充電模塊U5、供電模塊U6、三極管、場效應管及光電隔離管構成,BTl電池、場效應管Q4、BT2電池、場效應管Q8、BT3電池、場效應管Qll和BT4電池串聯,效應管Q3、場效應管Q7和場效應管QlO分別連接在場效應管Q4、場效應管Q8和場效應管Qll的源極,效應管Ql、場效應管Q6和場效應管Q9分別連接在場效應管Q4、場效應管Q8和場效應管Qll的漏極組成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所述純電動汽車用電動、發電集成機組,在電機殼302內壁中部固定定子磁鐵309,軸306支持在定子磁鐵309的中心軸線上,發電機和電動機的轉子電樞支持在軸306上;發電機和電動機的轉子電樞301為同一個或分開為兩個;當發電機和電動機的轉子電樞為同一個時,由軸306支持在定子磁鐵309的中心軸線上,發電機線阻和電動機線阻線繞在同一電樞的嵌線槽內;發電機和電動機的電樞為兩個時,該兩個電樞同軸支持在定子磁鐵309的中心軸線上;發電機線匝和電動機線匝線分別繞在各自電樞的嵌線槽內;電樞301兩端的結構相同,電樞301兩端的軸306上各固定換向器307,換向器307的外周上套上電刷304,靠近換向器307的軸306上固定軸承305,軸承305堅固在端蓋303的中心,所述電機殼302 —端的電刷304為電動機電源輸入,另一端的電刷304為發電機的輸出,在電機302的外周上還固定有底座310。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電子切換監控,充分考慮到電動機工作時的大電流易損壞的因素,采用靈敏度較高的可控硅、性能穩定的運算放大器模塊、繼電器等元器件構成電子切換監控裝置,可自動調節充電過程的電壓電流的大小,確保無損害蓄電池組壽命的合理、快速、安全、足量充電效果。準確及時的切換。具備環保節能性,技術應用范圍廣,可在任何地方,任何環境下。可廣泛用于電動車業,民業,通訊,航天,軍事等。附圖說明圖1為純電動汽車控制電路框圖。圖2為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電路示意圖。圖3為一種電動、發電集成機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一種純電動汽車用電動、發電集成機組及純電動汽車控制電路。以下結合附圖予以說明。圖1中,電動控制器12分別連接電動、發電集成機組、驅動電源轉換控制開關11、12V電源控制模塊5和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6、變頻7、燈控2的一端及12V電源負極的公共點;并且變頻7及燈控2的另一端的公共點和12V電源控制模塊5連接;12V電源控制模塊5連接到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6 ;變頻7還連接電子助力泵8,燈控2的另一端與第二開關K2連接,第二開關K2連接至12V電源E3的正極,燈控的一端與12V電源E3的負極及12V電源充電器I連接;電動、發電集成機組的發電機輸出端分別連接12V電源充電調節器I和再生回收電源4,再生回收電源4再連接到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 統6的并聯充電端。所述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分別連接蓄電池組EI和蓄電池組E2,并通過串 聯的電池檢查管理系統9、第一短路過流保護器10連接到驅動電源轉換控制開關11 ;其中 蓄電池組El和蓄電池組E2分別包括電池BT1、BT2、BT3和BT4。所述驅動電源轉換控制開關連接由整流模塊13、第二短路過流保護器14及市電 插座15組成的電動車市電充電系統;當蓄電池組El和蓄電池組E2都在欠壓狀態或汽車完 全停駛時,這時電動車市電充電系統通過電源轉換控制開關11、第一短路過流保護器10、 電池檢查管理系統9和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對蓄電池組El和蓄電池組E2進行常 規充電。圖2所示為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電路示意圖。圖中,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 制系統包括單片機Ul、充電模塊U5、供電模塊U6、三極管、場效應管及光電隔離管構成,所 述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包括單片機Ul充電模塊U5、供電模塊U6、三極管、場效應 管及光電隔離管構成,BTl電池、場效應管Q4、BT2電池、場效應管Q8、BT3電池、場效應管 Qll和BT4電池串聯,效應管Q3、場效應管Q7和場效應管QlO分別連接在場效應管Q4、場 效應管Q8和場效應管Ql I的源極,效應管Ql、場效應管Q6和場效應管Q9分別連接在場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純電動汽車用電動、發電集成機組,其特征在于:在電機殼(302)內壁中部固定定子磁鐵(309),軸(306)支持在定子磁鐵(309)的中心軸線上,發電機和電動機的轉子電樞支持在軸(306)上;發電機和電動機的轉子電樞(301)為同一個或分開為兩個;當發電機和電動機的轉子電樞為同一個時,由軸(306)支持在定子磁鐵(309)的中心軸線上,發電機線匝和電動機線匝線繞在同一電樞的嵌線槽內;發電機和電動機的電樞為兩個時,該兩個電樞同軸支持在定子磁鐵(309)的中心軸線上;發電機線匝和電動機線匝線分別繞在各自電樞的嵌線槽內;電樞(301)兩端的結構相同,電樞(301)兩端的軸(306)上各固定換向器(307),換向器(307)的外周上套上電刷(304),靠近換向器(307)的軸(306)上固定軸承(305),軸承(305)堅固在端蓋(303)的中心,所述電機殼(302)一端的電刷(304)為電動機電源輸入,另一端的電刷(304)為發電機的輸出,在電機(302)的外周上還固定有底座(31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純電動汽車用電動、發電集成機組,其特征在于在電機殼(302)內壁中部固定定子磁鐵(309 ),軸(306 )支持在定子磁鐵(309 )的中心軸線上,發電機和電動機的轉子電樞支持在軸(306)上;發電機和電動機的轉子電樞(301)為同一個或分開為兩個;當發電機和電動機的轉子電樞為同一個時,由軸(306)支持在定子磁鐵(309)的中心軸線上,發電機線匝和電動機線匝線繞在同一電樞的嵌線槽內;發電機和電動機的電樞為兩個時,該兩個電樞同軸支持在定子磁鐵(309)的中心軸線上;發電機線匝和電動機線匝線分別繞在各自電樞的嵌線槽內;電樞(301)兩端的結構相同,電樞(301)兩端的軸(306)上各固定換向器(307),換向器(307)的外周上套上電刷(304),靠近換向器(307)的軸(306)上固定軸承(305),軸承(305)堅固在端蓋(303)的中心,所述電機殼(302) —端的電刷(304)為電動機電源輸入,另一端的電刷(304)為發電機的輸出,在電機(302)的外周上還固定有底座 (310)。2.—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發電集成機組純電動汽車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 電動控制器分別連接電動、發電集成機組、驅動電源轉換控制開關、12V電源控制模塊和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變頻、燈控的一端及12V電源負極的公共點;并且變頻及燈控的另一端的公共點和12V電源控制模塊連接;12V電源控制模塊連接到電池串供/并充轉換控制系統;變頻還連接電子助力泵,燈控的另一端與第二開關(K2)連接,第二開關(K2) 連接至12V電源(E3)的正極,燈控的一端與12V電源(E3)的負極及12V電源充電器連接; 電動、發電集成機組的發電機輸出端分別連接12V電源充電調節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天舉,
申請(專利權)人:李天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