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力電纜除雪裝置,包括殼體,殼體內安裝輪軸和蝸桿,輪軸和蝸桿垂直,輪軸上安裝蝸輪,蝸輪與蝸桿嚙合,輪軸上安裝撥塊,殼體上安裝搖桿,搖桿與殼體鉸連,搖桿的內端位于殼體內側,撥塊位于搖桿的內端下方,搖桿的外端位于殼體外側,搖桿的外端安裝電纜套,電纜套與搖桿的外端鉸連,殼體內安裝復位彈簧,復位彈簧的一端與搖桿連接,復位彈簧的另一端與殼體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電力電纜除雪裝置在電纜上積雪過多時,可自動抖動高壓線,使高壓線上的積雪或冰振落,從而防止積雪過而損壞電力電纜等設施,免去了人工清理的麻煩,也提高了安全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力電纜除雪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除雪裝置,尤指一種用于清理電力電力上積雪的電力電纜除雪裝置。
技術介紹
電力電纜由于常年鋪設于戶外,惡劣的環境時常會影響電力線纜的使用壽命,有時惡劣的天氣甚至會對電力電纜造成直接損壞,從而影響電力的傳輸。由于很多電力電纜都屬于高壓線,須遠離民用設施、民宅設置,通常需要在曠野中架設高架,這必然給維修、維護帶來極大的不便,需要專業人員通過專業設備來維護。比如,在冬季,高壓電纜常因積雪或結冰過多而損壞,而高壓電纜大都架設于十幾米或幾十米高的電塔上,而電塔架設的位置大多在野外,因此,對電纜上積雪的人工清除工作難度很大,且工作量、工作強度都非常大,導致清理成本極高,同時,對于清理人員來說也帶來了極大的危險性。因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電力電纜除雪裝置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電力電纜除雪裝置,其能安全有效的去除電力電纜上的積雪,免去人工清除的麻煩,提高了效率也保障了清理的安全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提供一種電力電纜除雪裝置,包括殼體、位于殼體內的傳動系統、位于殼體一側的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的電源、位于所述固定架上并與所述電源和傳動系統連接的電機,所述殼體上安裝有一用于連接電纜的搖桿,所述傳動系統包括安裝于所述殼體內的輪軸、與輪軸配合的蝸桿及安裝于輪軸上的蝸輪,所述蝸輪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輪軸的一端設有一撥塊,所述撥塊位于搖桿下方。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殼體上安裝有一與搖桿連接的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與搖桿連接,另一端與殼體連接。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輪軸和蝸桿相互垂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振動裝置,當積雪或冰塊使高壓線的形變達到設定值時,可自動抖動高壓線,使高壓線上的積雪或冰振落,從而能夠及時發現并清除高壓線上的積雪,可防止積雪過多而造成電力設施的損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所述的電力電纜除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F向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E向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D-D剖視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1的C-C放大結構示意圖;圖7傳感桿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至圖7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電力電纜除雪裝置,包括殼體1、位于殼體I內的傳動系統、位于殼體I 一側的固定架3、固定于所述固定架3上的電源14、位于所述固定架3上并與所述電源14和傳動系統連接的電機2。請參圖1,所述殼體I上安裝有一搖桿9及與搖桿9連接的復位彈簧13。所述搖桿9的中部通過鉸連軸10與殼體I鉸連,且搖桿9的內端位于殼體I內側,搖桿9的外端位于殼體I外側,搖桿9的外端安裝電纜套,電纜套與搖桿9的外端鉸連。所述復位彈簧13的一端與搖桿9連接,另一端與殼體I連接。所述傳動系統包括安裝于殼體I內的輪軸6、與輪軸6配合的蝸桿4及安裝于輪軸6上的蝸輪5。所述輪軸6和蝸桿4相互垂直,蝸輪5與蝸桿4嚙合,由于蝸輪蝸桿的傳動比較大,可使除雪裝置省略減速機構,從而,減小除雪裝置的體積,降低制造成本;所述輪軸6的一端安裝有撥塊8,所述撥塊8位于搖桿9的內端下方。所述固定架3位于殼體I的一側,且固定架3上安裝電機2和電源14,電機2的輸出軸與蝸桿4連接,固定架3上安裝支架23,支架23上安裝第一觸片19和第二觸片20,第一觸片19和第二觸片20之間相隔一段距離,支架23上活動安裝套管15,如圖6所示,支架23上設有凹槽24及位于凹 槽24內的套管15,所述套管15可相對支架23滑動,且套管15內設有第一拉簧21、滑塊17及第二拉簧22,所述第一拉簧21的一端與套管15連接,第一拉簧21的另一端與滑塊17的一端連接,滑塊17的另一端與第二拉簧22連接,第二拉簧22的另一端與套管15連接,套管15的側壁上開設滑槽16,滑塊17上設置金屬觸塊18,金屬觸塊18由滑槽16伸出套管15外,金屬觸塊18位于第一觸片19和第二觸片20之間,第一觸片19和第二觸片20分別通過兩根導線與電源14的一個接線柱連接,電源14的另一接線柱通過導線與電機2的一個接線柱連接,電機2的另一接線柱通過導線與金屬觸塊18連接。使用時,將套管15的一端與高壓線連接,當高壓線因積雪過多而發生形變時,高壓線帶動套管15向上或向下移動,當金屬觸塊18與第一觸片19或第二觸片20接觸時,電源14與電機2之間形成閉合回路,電源14為電機2供電,電機2帶動蝸桿4轉動,從而可實現自動除雪。電源14可以是電瓶,也可以是其他現有的儲電設備,夏季拆除冬季安裝,可防止夏季無冰雪時,高壓線振動使除雪裝置誤啟動。第一拉簧21和第二拉簧22可在金屬觸塊18與第一觸片19或第二觸片20碰撞接觸時起緩沖作用,防止高壓線振動幅度大時,金屬觸塊18與第一觸片19或第二觸片20發生硬性碰撞,將第一觸片19和第二觸片20損壞。如圖4所示,撥塊8可由凸塊25和插桿26連接構成,凸塊25上設置插桿26,輪軸6上開設安裝孔7,插桿26位于安裝孔7內。凸塊25是弧狀凸塊,可在撥塊8轉動時,將搖桿9緩慢抬起,插桿26可以是直桿,以達到當撥塊8轉過最高位時,撥塊8與搖桿9瞬間脫尚,廣生震動效果。如圖5所示,電纜套由上電纜套12和下電纜套11連接構成,上電纜套12和下電纜套11可通過螺栓連接,下電纜套11與搖桿9鉸連。當需將電纜套套裝到高壓線時,先將上電纜套12取下,再將高壓線置于上電纜套12和下電纜套11之間,最后將上電纜套12和下電纜套11連接固定。使用時,先將電纜套套于高壓線上,將殼體I與安裝高壓線的電塔固定,將蝸桿4與所述電機2連接;再轉動蝸桿4,蝸桿4通過輪軸6和蝸輪5帶動撥塊8轉動,撥塊8在轉動過程中克服復位彈簧13的彈力將搖桿9的內端抬起,使得搖桿9的外端通過電纜套向下拉動高壓線,當撥塊8轉過如圖4所示的最高位置后,撥塊8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與搖桿9的內端脫離,此時,復位彈簧13迅速拉動搖桿9的內端快速反轉復位,產生電纜套帶動高壓線劇烈抖動的效果,輪軸6不斷帶動撥塊8旋轉,撥塊8與復位彈簧13配合,帶動搖桿9反復搖動高壓線,從而,可將高壓線上積聚的冰雪振落。所述的電動機或液壓馬達可與現有的遙控裝置連接,當需除雪時,可遙控除雪。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最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內容對本技術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均屬于權利要求書保護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力電纜除雪裝置,包括殼體、位于殼體內的傳動系統、位于殼體一側的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的電源、位于所述固定架上并與所述電源和傳動系統連接的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上安裝有一用于連接電纜的搖桿,所述傳動系統包括安裝于所述殼體內的輪軸、與輪軸配合的蝸桿及安裝于輪軸上的蝸輪,所述蝸輪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輪軸的一端設有一撥塊,所述撥塊位于搖桿下方。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力電纜除雪裝置,包括殼體、位于殼體內的傳動系統、位于殼體一側的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的電源、位于所述固定架上并與所述電源和傳動系統連接的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上安裝有一用于連接電纜的搖桿,所述傳動系統包括安裝于所述殼體內的輪軸、與輪軸配合的蝸桿及安裝于輪軸上的蝸輪,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帥,杜哲,白子為,聶婧,梁宇超,任惠,
申請(專利權)人: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