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連接器焊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中的對位機,采用機械手對位裝載有芯線的第一治具和裝載有連接頭的第二治具,對位不準的概率較高。現有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在焊接完成后,需在后端要加入檢查人員,檢出未焊接合格的產品,増加了人為漏檢或疏忽的概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可降低生產不良品概率,減少人為漏檢或疏忽的可能。本技術提供技術為ー種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用于焊接連接器的芯線和連接頭,所述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包括排線臺、第一治具、第二治具、第一驅動裝置、第一傳送帶、理線機、脫皮機、比剪機、震動盤、導槽、對位機、噴錫裝置、第二驅動裝置、第二傳送帶、第三驅動裝置、第三傳送帶、報警裝置和取料臺,所述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放置于支撐臺上;所述排線臺和所述取料臺,沿第一方向排列于所述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的兩端;所述第一治具 用于排線且裝載所述芯線,所述第二治具用于裝載所述連接頭;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所述第一傳送帶沿第一正向傳送裝載所述芯線的所述第一治具,所述第一傳送帶起始于所述排線臺,終止于所述取料臺;所述理線機、所述脫皮機、所述比剪機、所述對位機和所述噴錫裝置沿所述第一方向,從所述排線臺至所述取料臺依次排列于所述第一傳送帶的同一側;所述理線機用于梳理捋直裝載在所述第一治具的所述芯線;所述脫皮機用于脫去裝載在所述第一治具的所述芯線的外皮,露出內部裸金屬絲;所述比剪機用于修剪所述金屬絲使其長度一致;所述震動盤用于容置若干所述連接頭;所述導槽連通于所述震動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用于焊接連接器的芯線和連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包括:排線臺、第一治具、第二治具、第一驅動裝置、第一傳送帶、理線機、脫皮機、比剪機、震動盤、導槽、對位機、噴錫裝置、第二驅動裝置、第二傳送帶、第三驅動裝置、第三傳送帶、報警裝置和取料臺,所述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放置于支撐臺上;所述排線臺和所述取料臺,沿第一方向排列于所述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的兩端;所述第一治具用于排線且裝載所述芯線,所述第二治具用于裝載所述連接頭;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所述第一傳送帶沿第一正向傳送裝載所述芯線的所述第一治具,所述第一傳送帶起始于所述排線臺,終止于所述取料臺;所述理線機、所述脫皮機、所述比剪機、所述對位機和所述噴錫裝置沿所述第一方向,從所述排線臺至所述取料臺依次排列于所述第一傳送帶的同一側;所述理線機用于梳理捋直裝載在所述第一治具的所述芯線;所述脫皮機用于脫去裝載在所述第一治具的所述芯線的外皮,露出內部裸金屬絲;所述比剪機用于修剪所述金屬絲使其長度一致;所述震動盤用于容置若干所述連接頭;所述導槽連通于所述震動盤及所述對位機之間,所述連接頭沿所述導槽從所述震動盤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用于焊接連接器的芯線和連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包括排線臺、第一治具、第二治具、第一驅動裝置、第一傳送帶、理線機、脫皮機、比剪機、震動盤、導槽、對位機、噴錫裝置、第二驅動裝置、第二傳送帶、第三驅動裝置、第三傳送帶、報警裝置和取料臺,所述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放置于支撐臺上; 所述排線臺和所述取料臺,沿第一方向排列于所述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的兩端; 所述第一治具用于排線且裝載所述芯線,所述第二治具用于裝載所述連接頭; 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所述第一傳送帶沿第一正向傳送裝載所述芯線的所述第一治具,所述第一傳送帶起始于所述排線臺,終止于所述取料臺; 所述理線機、所述脫皮機、所述比剪機、所述對位機和所述噴錫裝置沿所述第一方向,從所述排線臺至所述取料臺依次排列于所述第一傳送帶的同一側; 所述理線機用于梳理捋直裝載在所述第一治具的所述芯線; 所述脫皮機用于脫去裝載在所述第一治具的所述芯線的外皮,露出內部裸金屬絲; 所述比剪機用于修剪所述金屬絲使其長度一致; 所述震動盤用于容置若干所述連接頭; 所述導槽連通于所述震動盤及所述對位機之間,所述連接頭沿所述導槽從所述震動盤傳送到所述對位機處; 所述對位機用于將所述連接頭裝載入所述第二治具內,進而對位拼接裝載在所述第一治具的所述芯線與裝載在所述第二治具的所述連接頭; 所述噴錫裝置用于焊接所述芯線和所述連接頭; 所述第二驅動裝置驅動所述第二傳送帶沿所述第一正向相反的方向傳送不含所述芯線的所述第一治具,所述第二傳送帶起始于所述取料臺,終止于所述排線臺; 所述第三驅動裝置驅動所述第三傳送帶沿所述第一正向相反的方向傳送不含所述連接頭的所述第二治具,所述第三傳送帶起始于所述取料臺,終止于所述對位機,且與所述第二傳送帶平行分居于所述第一傳送帶兩側; 所述報警裝置用于檢測焊接完畢的所述芯線和所述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接器芯線自動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對位機包括第一氣缸、第二氣缸、第三氣缸、第一滑軌、第二滑軌、第一滑塊、第二滑塊和框架; 所述第一氣缸、所述第二氣缸和所述第三氣缸排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滑軌、所述第二滑軌、所述第一滑塊、所述第二滑塊和所述框架的底面均設置在所述支撐臺上; 所述第一滑軌和所述第二滑軌為沿第二方向上并列設置的兩水平槽,并通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垂直槽連接; 所述第一滑塊和所述第二滑塊分別為設置于第一通口處的三角體塊和設置于第二通口處方形體塊,所述第一通口和所述第二通口為所述導槽相對設置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一平,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金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