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電源座。
技術介紹
常見的電源座樣式繁多,使用廣泛,大體包括本體,動觸頭,靜觸頭、插針及卡掣片等組成,所述插針穿置于基座內,所述動觸片對應所述靜觸片設于基座內,所述插針上設有ー個環槽,基座上設有所述環槽相對應的卡槽,所述卡掣片穿過卡槽與環槽配合,將插針卡滯于基座內,達到對插針限位的作用。該插板式的限位設計雖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軸向限位固定,但無法限制插針的旋轉,且存在制造和裝配繁瑣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與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電源座,主要解決現有電源座存在穩定性差及裝配復雜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源座,包括基座、靜觸片、動觸片及插針,所述基座一端設有凹腔,所述插針經過凹腔穿置于基座內,所述動觸片對應所述靜觸片設于基座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針一端設有與凹腔內壁軸向限位配合的凸肩,所述插針對應所述凹腔的另一端設有反鉚件,所述反鉚件與基座另一端相鉚接。所述反鉚件由所述插針的端面軸向延伸的凸環向外反鉚彎曲的曲面構成。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本技術的電源座,具有插針的凸肩和反鉚件在基座上的雙向限位,有效的限制了插針的軸向運動,具有穩定性好,制造成本低及裝配方便的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剖視圖。圖中,插針1,基座2,凹腔3,凸肩4,反鉚件5,靜觸片6,動觸片7。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針對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進ー步說明由圖所示,一種電源座,包括基座2,靜觸片6,動觸片7及插針I,所述基座2 —端設有凹腔3,所述插針I經過凹腔3穿置于基座2內,所述動觸片7對應所述靜觸片6設于基座2內,所述插針I 一端設有與凹腔3內壁軸向限位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源座,包括基座、靜觸片、動觸片及插針,所述基座一端設有凹腔,所述插針經過凹腔穿置于基座內,所述動觸片對應所述靜觸片設于基座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針一端設有與凹腔內壁軸向限位配合的凸肩,所述插針對應所述凹腔的另一端設有反鉚件,所述反鉚件與基座另一端相鉚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源座,包括基座、靜觸片、動觸片及插針,所述基座一端設有凹腔,所述插針經過凹腔穿置于基座內,所述動觸片對應所述靜觸片設于基座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針一端設有與凹腔內壁軸向限位配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興,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新龍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