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雙輸出負離子發生器骨架,屬于高壓變壓器技術領域。其包括絕緣骨架體,第一初級繞組隔板的一側設有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第二初級繞組隔板的一側設有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第一初級繞組隔板和第二初級繞組隔板之間設有初級繞組槽。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之間設有第一次級繞組槽,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之間設第二次級繞組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緊湊,合理;散熱效果好,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小了安裝體積。(*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雙輸出負離子發生器骨架,屬于高壓變壓器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由于日益受到環境的污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改善周邊空氣質量的要求。針對此要求,開發出各種負離子發生器。負離子發生器是模擬自然界閃電的原理,通過高電壓來分離氧分子,產生正負離子改善周邊空氣。負離子發生器中高壓的產生是通過高壓變壓器來實現的。目前使用在大面積房間中的負離子發生器,為保證離子發生濃度只能通過2個或者2個以上的高電壓變壓器來提升效果,這就使得產品成本加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雙輸出負離子發生器骨架,通過雙繞組提升輸出的電壓值,使得離子發生濃度得到提高,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小了安裝體積。 按照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雙輸出負離子發生器骨架包括絕緣骨架體,絕緣骨架體中心設有鐵芯插入孔,絕緣骨架體中部設有第一初級繞組隔板和第二初級繞組隔板,其特征是第一初級繞組隔板的ー側設有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第二初級繞組隔板的ー側設有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第一初級繞組隔板和第二初級繞組隔板之間設有初級繞組槽。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之間設有第一次級繞組槽,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之間設第二次級繞組槽。所述第一初級繞組隔板上連接第一焊錫引腳、第二焊錫引腳和第三焊錫引腳。第二初級繞組隔板上連接第四焊錫引腳、第五焊錫引腳和第六焊錫引腳。所述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中處于最外側的ー個上連接第一焊錫引腳基座,第一焊錫引腳基座上連接第七焊錫引腳、第八焊錫引腳和第九焊錫引腳,第七焊錫引腳、第八焊錫引腳和第九焊錫引腳的下端穿出第一焊錫引腳基座。所述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中處于最外側的ー個上連接第二焊錫引腳基座,第二焊錫引腳基座上連接第十焊錫引腳和第十一焊錫引腳,第十焊錫引腳和第十一焊錫引腳的下端穿出第二焊錫引腳基座。所述第一初級繞組隔板和第一焊錫引腳、第二焊錫引腳、第三焊錫引腳的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第二初級繞組隔板和第四焊錫引腳、第五焊錫引腳、第六焊錫引腳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第一焊錫引腳基座和第七焊錫引腳、第八焊錫引腳、第九焊錫引腳的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第二焊錫引腳基座和第十焊錫引腳、第十一焊錫引腳的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所述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上設有第一過線槽,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上設有第二過線槽。所述第一次級繞組隔板為三個。所述第二次級繞組隔板為三個。所述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中處于最外側的ー個上設有第一應カ釋放柱。所述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中處于最外側的ー個上設有第二應カ釋放柱。所述第一焊錫引腳、第二焊錫引腳和第三焊錫引腳的長度不同。所述第四焊錫引腳、第五焊錫引腳和第六焊錫引腳的長度不同。所述第七焊錫引腳、第八焊錫引腳和第九焊錫引腳的長度不同。所述第十焊錫引腳和第十一焊錫引腳的長度不同。本技術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結構緊湊,合理;散熱效果好,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小了安裝體積。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側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絕緣骨架體、2-鐵芯插入孔、3-初級繞組槽、4-第一次級繞組槽、5-第二次級繞組槽、6-第一初級繞組隔板、7-第一次級繞組隔板、8-第二次級繞組隔板、9-第一焊錫引腳基座、10-第二焊錫引腳基座、11-第一焊錫引腳、12-第二焊錫引腳、13-第三焊錫引腳、14-第四焊錫引腳、15-第五焊錫引腳、16-第六焊錫引腳、17-第七焊錫引腳、18-第八焊錫引腳、19-第九焊錫引腳、20-第十焊錫引腳、21-第十一焊錫引腳、22-第一應カ釋放柱、23-第二應カ釋放柱、24-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5-第一過線槽、26-第二過線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本技術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ー步描述如圖廣3所示,本技術主要包括絕緣骨架體I,絕緣骨架體I中心設有鐵芯插入孔2。絕緣骨架體I中部設有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和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的ー側設有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的ー側設有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和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之間設有初級繞組槽3。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之間設有第一次級繞組槽4,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之間設第二次級繞組槽5。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為三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為三個。所述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中處于最外側的ー個上設有第一應カ釋放柱25,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中處于最外側的ー個上設有第二應カ釋放柱26。第一應カ釋放柱25和第二應カ釋放柱26控制繞線過程中漆包線因為張カ而產生的應力,為應カ起到很好的釋放作用,讓漆包線處于松弛狀態、確保在后道的環氧固化中發生斷線的幾率較低,保持較高的導通率。所述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上連接第一焊錫引腳11、第二焊錫引腳12和第三焊錫引腳13 ;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上連接第四焊錫引腳14、第五焊錫引腳15和第六焊錫引腳16,。所述第一焊錫引腳11、第二焊錫引腳12和第三焊錫引腳13的長度不同,使得第一焊錫引腳11、第二焊錫引腳12和第三焊錫引腳13在高溫焊錫時散熱效果更好。所述第四焊錫引腳14、第五焊錫引腳15和第六焊錫引腳16的長度不同,使得第一焊錫引腳U、第二焊錫引腳12和第三焊錫引腳13在高溫焊錫時散熱效果更好。所述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中處于最外側的ー個上連接第一焊錫引腳基座9,第一焊錫引腳基座9上連接第七焊錫引腳17、第八焊錫引腳18和第九焊錫引腳19,第七焊錫引腳17、第八焊錫引腳18和第九焊錫引腳19的下端穿出第一焊錫引腳基座9,散熱效果得到加強。第七焊錫引腳17、第八焊錫引腳18和第九焊錫引腳19的長度不同,使得第七焊錫引腳17、第八焊錫引腳18和第九焊錫引腳19在高溫焊錫時散熱效果更好。所述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中處于最外側的ー個上連接第二焊錫引腳基座10,第二焊錫引腳基座10上連接第十焊錫引腳20和第十一焊錫引腳21,第十焊錫引腳20和第十一焊錫引腳21的下端穿出第二焊錫引腳基座10,散熱效果得到加強。第十焊錫引腳20和第十一焊錫引腳21的長度不同,使得散熱效果更好。所述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和第一焊錫引腳11、第二焊錫引腳12、第三焊錫引腳13的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和第四焊錫引腳14、第五焊錫引腳15、第六焊錫引腳16的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第一焊錫引腳基座9和第七焊錫引腳17、第八焊錫引腳18、第九焊錫引腳19的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第二焊錫引腳基座10和第十焊錫引腳20、第十一焊錫引腳21的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這些間隙讓各個焊錫引腳在高溫焊錫時有很好的散熱效果,有效的防止了因為焊錫引腳受熱導致歪斜的不良現象。所述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上設有第一過線槽25,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上設有第二過線槽26。 本技術提高了產品的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通過雙繞組的輸出結構,提升輸出的高壓值,使得離子發生濃度得到提高,具有I組初級帶動2組次級、同時產生2組高電壓的功能,在安裝體積和制造成本上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輸出負離子發生器骨架,包括絕緣骨架體(1),絕緣骨架體(1)中心設有鐵芯插入孔(2),絕緣骨架體(1)中部設有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和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其特征是: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的一側設有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的一側設有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和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之間設有初級繞組槽(3);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之間設有第一次級繞組槽(4),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之間設第二次級繞組槽(5);所述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上連接第一焊錫引腳(11)、第二焊錫引腳(12)和第三焊錫引腳(13);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上連接第四焊錫引腳(14)、第五焊錫引腳(15)和第六焊錫引腳(16);所述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中處于最外側的一個上連接第一焊錫引腳基座(9),第一焊錫引腳基座(9)上連接第七焊錫引腳(17)、第八焊錫引腳(18)和第九焊錫引腳(19),第七焊錫引腳(17)、第八焊錫引腳(18)和第九焊錫引腳(19)的下端穿出第一焊錫引腳基座(9):所述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中處于最外側的一個上連接第二焊錫引腳基座(10),第二焊錫引腳基座(10)上連接第十焊錫引腳(20)和第十一焊錫引腳(21),第十焊錫引腳(20)和第十一焊錫引腳(21)的下端穿出第二焊錫引腳基座(10);所述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和第一焊錫引腳(11)、第二焊錫引腳(12)、第三焊錫引腳(13)的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和第四焊錫引腳(14)、第五焊錫引腳(15)、第六焊錫引腳(16)的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第一焊錫引腳基座(9)和第七焊錫引腳(17)、第八焊錫引腳(18)、第九焊錫引腳(19)的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第二焊錫引腳基座(10)和第十焊錫引腳(20)、第十一焊錫引腳(21)的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所述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上設有第一過線槽(25),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上設有第二過線槽(2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輸出負離子發生器骨架,包括絕緣骨架體(1),絕緣骨架體(I)中心設有鐵芯插入孔(2),絕緣骨架體(I)中部設有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和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其特征是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的ー側設有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的ー側設有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和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之間設有初級繞組槽(3);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之間設有第一次級繞組槽(4),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之間設第二次級繞組槽(5);所述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上連接第一焊錫引腳(11)、第二焊錫引腳(12)和第三焊錫引腳(13);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上連接第四焊錫引腳(14)、第五焊錫引腳(15)和第六焊錫引腳(16); 所述多個第一次級繞組隔板(7)中處于最外側的ー個上連接第一焊錫引腳基座(9),第一焊錫引腳基座(9)上連接第七焊錫引腳(17)、第八焊錫引腳(18)和第九焊錫引腳(19),第七焊錫引腳(17)、第八焊錫引腳(18)和第九焊錫引腳(19)的下端穿出第一焊錫引腳基座(9) 所述多個第二次級繞組隔板(8)中處于最外側的ー個上連接第二焊錫引腳基座(10),第二焊錫引腳基座(10)上連接第十焊錫引腳(20)和第十一焊錫引腳(21),第十焊錫引腳(20)和第十一焊錫引腳(21)的下端穿出第二焊錫引腳基座(10); 所述第一初級繞組隔板(6)和第一焊錫引腳(11)、第二焊錫引腳(12)、第三焊錫引腳(13)的連接處設有散熱間隙,第二初級繞組隔板(24)和第四焊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勇,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東洋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