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汽車后橋試驗裝置領域,目的是提供一種后橋的套筒軸向定位穩定試驗精度高和定位軸使用壽命長的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一種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包括兩個定位座和兩個定位軸;定位軸包括球體和兩個對稱于球體且一端與球體固定連接的端軸;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還包括兩個外徑與后橋設有的套筒的內徑匹配的定位塞塊;兩個定位塞塊分別套在一個定位軸的兩個端軸外,兩個定位塞塊的相向一端的外周設有用于擋住套筒端面的凸緣;兩個定位塞塊可拆固連;每個定位軸的兩個端軸分別與一個定位座可拆固連。該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使后橋的套筒軸向定位穩定試驗精度高和定位軸使用壽命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后橋試驗裝置領域,尤其是一種后橋的套筒軸向定位穩定試驗精度高和定位軸使用壽命長的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
技術介紹
中國專利公告號102092420A的專利技術公開了ー種汽車后橋;由主梁和側梁構成,所述側梁對稱設置在所述主梁的左右兩側,所述主梁的兩端分別與側梁的腰部相連;后橋的兩端設有兩個用干與車身連接的套筒,兩個套筒的軸線的夾角約130度;為了檢測后橋的質量,需要把后橋放置在后橋疲勞試驗定位裝置上,在后橋兩端反相大幅值加載進行定幅值疲勞試驗;后橋疲勞試驗定位裝置在與兩個套筒相對應的位置設有兩個外周包裹有橡膠襯套的定位軸;需要試驗時,把套筒套在橡膠襯套外,靠橡膠襯套的彈性壓縮カ對套筒軸向定位后,對后橋兩端反相大幅值加載進行定幅值疲勞試驗;該后橋疲勞試驗的定位裝置存在橡膠襯套易磨損使套筒軸向定位不穩定試驗精度不高和定位軸使用壽命短的不足;因此,設計一種后橋的套筒軸向定位穩定試驗精度高和定位軸使用壽命長的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目前的后橋疲勞試驗的定位裝置存在橡膠襯套易磨損使套筒軸向定位不穩定試驗精度不高和定位軸使用壽命短的不足,提供ー種后橋的套筒軸向定位穩定試驗精度高和定位軸使用壽命長的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技術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包括兩個定位座和兩個定位軸;所述的定位軸包括直徑與后橋設有的套筒的內徑匹配的球體和兩個對稱于球體且一端與球體固定連接的端軸;所述的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還包括兩個外徑與后橋設有的套筒的內徑匹配的定位塞塊;所述的兩個定位塞塊分別套在ー個定位軸的兩個端軸外,兩個定位塞塊的相向一端的外周設有用于擋住套筒端面的凸緣;兩個定位塞塊可拆固連;每個定位軸的兩個端軸分別與ー個定位座可拆固連。該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使用時,后橋的兩個套筒分別套在兩個定位軸外,兩個定位塞塊分別套在ー個定位軸的兩個端軸的塞塊段外并塞入套筒內壓住球體,凸緣擋住套筒端面,兩個定位塞塊通過螺釘連接;連接段放入下凹槽中,蓋條的上凹槽壓住連接段,蓋條與側板通過螺釘連接。該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使后橋的套筒軸向定位穩定試驗精度高和定位軸使用壽命長。作為優選,所述的兩個定位塞塊的相對一端設有凹陷。定位塞塊能塞入套筒與球體之間實現徑向定位。作為優選,所述的凹陷的形狀為直徑與球體的直徑匹配的球冠形。増大凹陷與球體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徑向定位穩固。作為優選,所述的定位座包括底板、下端與底板固定連接的兩塊側板和兩個蓋條;所述的端軸包括塞塊段和直徑小于塞塊段直徑的連接段;所述的塞塊段的兩端分別與球體和連接段的一端連接;所述的側板的上端面設有用于連接段定位的下凹槽,蓋條壓住連接段,蓋條與側板可拆固連。下凹槽便于連接段放置定位。作為優選,所述的下凹槽的形狀為直徑與連接段的直徑匹配的半圓形。使連接段定位穩固。作為優選,所述的蓋條的下端面設有用于連接段定位的上凹槽。上凹槽便于蓋條放置定位。作為優選,所述的上凹槽的形狀為直徑與連接段的直徑匹配的半圓形。使連接段定位穩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該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使后橋的套筒軸向定位穩定試驗精度高和定位軸使用壽命長。ニ.定位塞塊的設有凹陷使定位塞塊能塞入套筒與球體之間實現徑向定位;凹陷的形狀為球冠形能増大凹陷與球體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徑向定位穩固。三.側板設有的下凹槽和蓋條設有的上凹槽便于連接段穩固定位。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圖中定位 座-1、底板-11、側板-12、下凹槽-121、蓋條-13、上凹槽-131、定位軸-2、球體-21、端軸-22、塞塊段-221、連接段-222、定位塞塊-3、凸緣-31、凹陷-32、后橋-4、套筒-41。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所示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歩描述。如附圖1、附圖2、附圖3所示一種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包括兩個定位座1、兩個定位軸2、兩個外徑與后橋4具有的套筒41的內徑間隙配合的定位塞塊3 ;所述的定位軸2包括直徑與后橋4具有的套筒41的內徑間隙配合的球體21和兩個對稱于球體21且一端與球體21固定連接的端軸22 ;所述的定位塞塊3的材料為尼龍。所述的兩個定位塞塊3分別套在ー個定位軸2的兩個端軸22タト,兩個定位塞塊3的相向一端的外周具有用于擋住套筒41端面的凸緣31 ;兩個定位塞塊3之間可拆固連;所述的兩個定位塞塊3的相對一端具有凹陷32 ;本實施例中,球體21與端軸22 —體構成;所述的凹陷32的形狀為直徑與球體21的直徑間隙配合的球冠形;兩個定位塞塊3通過螺釘連接;所述的定位座I包括底板11、下端與底板11焊接的兩塊側板12和兩個蓋條13 ;所述的端軸22包括塞塊段221和直徑小于塞塊段221直徑的連接段222 ;所述的塞塊段221的兩端分別與球體21和連接段222的一端連接;所述的側板12的上端面具有用于連接段222定位的的下凹槽121,所述的蓋條13的下端面具有用于連接段222定位的的上凹槽131 ;每個定位軸2的兩個端軸22分別與ー個定位座I可拆固連;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下凹槽121的形狀為直徑與連接段222的直徑間隙配合的半圓形,所述的上凹槽131的形狀為直徑與連接段222的直徑過渡配合的半圓形;所述的連接段222位于下凹槽121和上凹槽131之間,蓋條13壓住連接段222,蓋條13與側板12通過螺釘連接。該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使用時,后橋4的兩個套筒41分別套在兩個定位軸2夕卜,兩個定位塞塊3分別套在ー個定位軸2的兩個端軸22的塞塊段221外并塞入套筒41內,凹陷32壓住球體21,凸緣31擋住套筒41端面,兩個定位塞塊3通過螺釘連接;連接段222放入下凹槽121中,蓋條13的上凹槽131壓住連接段222,蓋條13與側板12通過螺釘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使后橋的套筒軸向定位穩定試驗精度高和定位軸使用壽命長。定位塞塊的設有凹陷使定位塞塊能塞入套筒與球體之間實現徑向定位;凹陷的形狀為球冠形能増大凹陷與球體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徑向定位穩固。側板設有的下凹槽和蓋條設有的上凹槽便于連接段穩固定位。本技術可改變為多種方式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改變不認為脫離本技術的范圍。所有這樣的對所述領域的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修改,將包括在本權利要求的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包括兩個定位座和兩個定位軸;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軸包括直徑與后橋設有的套筒的內徑匹配的球體和兩個對稱于球體且一端與球體固定連接的端軸;所述的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還包括兩個外徑與后橋設有的套筒的內徑匹配的定位塞塊;所述的兩個定位塞塊分別套在一個定位軸的兩個端軸外,兩個定位塞塊的相向一端的外周設有用于擋住套筒端面的凸緣;兩個定位塞塊可拆固連;每個定位軸的兩個端軸分別與一個定位座可拆固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包括兩個定位座和兩個定位軸;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軸包括直徑與后橋設有的套筒的內徑匹配的球體和兩個對稱于球體且一端與球體固定連接的端軸;所述的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還包括兩個外徑與后橋設有的套筒的內徑匹配的定位塞塊;所述的兩個定位塞塊分別套在一個定位軸的兩個端軸外,兩個定位塞塊的相向一端的外周設有用于擋住套筒端面的凸緣;兩個定位塞塊可拆固連;每個定位軸的兩個端軸分別與一個定位座可拆固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兩個定位塞塊的相對一端設有凹陷。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后橋疲勞試驗軸向定位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凹陷的形狀為直徑與球體的直徑匹配的球冠形。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子順,馬芳武,楊國斌,董遠明,趙福全,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