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家用電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家庭冷暖水、氣循環空調系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家庭冷暖水、氣循環空調系統,包括水循環回路和氣循環回路;所述的水循環回路由屋頂蓄水池、熱交換進水管、地下換熱管路、熱交換出水管、水泵、室內壁管道和蓄水池進水管依次連接構成;所述的屋頂蓄水池設有蓄水池進水口和蓄水池出水口;所述的氣循環回路由熱交換進氣總管、地下換熱水池、熱交換出氣總管、鼓風機和室內進氣管依次連接構成;所述的地下換熱水池設有熱交換進氣口和熱交換出氣口;所述的室內進氣管與室內進氣口連接。其目的是:改進空調系統的結構,以解決現有空調系統結構設計不合理而帶來浪費能源、污染環境而影響人們的生存環境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家用電器
,具體涉及家庭冷暖水、氣循環空調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供冷和供熱己成為普遍需求。傳統的空調系統通常需要分別設置冷源和熱源才能滿足供冷和供熱需求,不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氟利昂污染環境,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破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為了改進空調系統的結構,以解決現有空調系統結構設計不合理而帶來浪費能源、污染環境而影響人們的生存環境的問題,而提出家庭冷暖水、氣循環空調系統。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家庭冷暖水、氣循環空調系統,包括水循環回路和氣循環回路;所述的水循環回路由屋頂蓄水池、熱交換進水管、地下換熱管路、熱交換出水管、水泵、室內壁管道和蓄水池進水管依次連接構成;所述的屋頂蓄水池設有蓄水池進水口和蓄水池出水口 ;所述的氣循環回路由熱交換進氣總管、地下換熱水池、熱交換出氣總管、鼓風機和室內進氣管依次連接構成;所述的地下換熱水池設有熱交換進氣口和熱交換出氣口;所述的室內進氣管與室內進氣口連接。本技術的家庭冷暖水、氣循環空調系統,夏季炎熱時,將屋頂蓄水池中的水經熱交換進水管接入地下換熱管路中,熱交換進水管中的水溫較地下換熱管路中的水溫高,這使得水溫下降,經過熱交換后的水經熱交換出水管在水泵的作用下接入室內壁管道,使得室內的溫度下降,室內壁管道中的水與室內進行溫度交換后經由蓄水池進水管流入屋頂蓄水池中;同時,將空氣經熱交換進氣總管接入到地下換熱水池中,熱交換進氣總管的氣溫較地下換熱水池中的溫度高,這使得氣溫下降,經過熱交換的空氣經熱交換出氣總管在鼓風機的作用下接入室內進氣管,從而使室內的溫度降低。這樣的結構設計,充分利用了水資源和空氣,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非常有利于人們的生存。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家庭冷暖水、氣循環空調系統的實施例的結構不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家庭冷暖水、氣循環空調系統,其中,包括由屋頂蓄水池1、熱交換進水管4、地下換熱管路5、熱交換出水管8、水泵9、室內壁管道10和蓄水池進水管11依次連接構成的水循環回路和由熱交換進氣總管14、地下換熱水池12、熱交換出氣總管16、鼓風機17和室內進氣管依次連接構成的氣循環回路;屋頂蓄水池I設有蓄水池進水口 2和蓄水池出水口 3 ;地下換熱水池12設有熱交換進氣口 13和熱交換出氣口 15 ;室內進氣管與室內進氣口連接。本實施例中,假設房屋的層高為3層,每層均設有室內進氣口,分別為一樓室內進氣口 18、二樓室內進氣口 20和三樓室內進氣口 22,對應的室內進氣管分為三路,即為一樓室內進氣管19、二樓室內進氣管21和三樓室內進氣管23。水循環回路的設置,充分利用了屋頂蓄水池I中的水溫與地下換熱管路5中的水溫存在溫差這一特點,通過熱交換實現室內溫度的調節。同理,氣循環回路的設置,充分利用了空氣中的氣溫與地下換熱水池12中的水溫存在溫差這一特點,通過熱交換實現室內溫度的調節。其中,地下換熱管路5在地下的位置比地下換熱水池12的位置深,通常將地下換熱管路5設置在地下65米以下,而將地下換熱水池12設置在地面表層下即可。另外,地下換熱管路5折疊設置多層,地下換熱水池12中的管路也折疊設置多層,這樣,管路中的水或空氣才能夠更好地與地下換熱管路5或地下換熱水池12中的水進行熱交換。另外,水泵9和鼓風機17的設置非常關鍵,水泵9為管路中的水提供動力,使得水循環回路能夠正常工作,同理,鼓風機17為管路中的空氣提供動力,使得氣循環回路能夠正常工作。此外,室內壁管道10應該設置在室內墻壁的金屬排管內,且需連續設置,這樣,一方面,室內的溫度才能夠快速地降低或升高,滿足人們的需求;另一方面,當室內壁管道10損壞時,可以直接將其抽出即可進行更換操作,成本非常低。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利用水資源,可以將生活中產生的廢水經過處理后接入到屋頂蓄水池I中,這樣,大大節約了水資源,使得生活開支大大降低。夏季炎熱時,將屋頂蓄水池I中的水經熱交換進水管4接入地下換熱管路5中,熱交換進水管4中的水溫較地下換熱管路5中的水溫高,這使得水溫下降,經過熱交換后的水經熱交換出水管8在水泵9的作用下接入室內壁管道10,使得室內的溫度下降,室內壁管道10中的水與室內進行溫度交換后經由蓄水池進水管11流入屋頂蓄水池I中;同時,將空氣經熱交換進氣總管14接入到地下換熱水池12中,熱交換進氣總管14的氣溫較地下換熱水池12中的溫度高,這使得氣溫下降,經過熱交換的空氣經熱交換出氣總管16在鼓風機17的作用下接入室內進氣管,從而使室內的溫度降低。冬季寒冷時,采用加熱裝置加熱水后,將加熱后的水接入室內壁管道10,以實現室內溫度的升高。需要指出的是,人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水循環回路和氣循環回路中的一個或兩個來調節室溫,以避免室內溫度過低或過高。實際上,當室內溫度過低或過高時,可以將窗戶打開,讓一部分空氣進入室內,從而使得室內的溫度滿足需求。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不會影響本技術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家庭冷暖水、氣循環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循環回路和氣循環回路;所述的水循環回路由屋頂蓄水池(1)、熱交換進水管(4)、地下換熱管路(5)、熱交換出水管(8)、水泵(9)、室內壁管道(10)和蓄水池進水管(11)依次連接構成;所述的屋頂蓄水池(1)設有蓄水池進水口(2)和蓄水池出水口(3);所述的氣循環回路由熱交換進氣總管(14)、地下換熱水池(12)、熱交換出氣總管(16)、鼓風機(17)和室內進氣管依次連接構成;所述的地下換熱水池(12)設有熱交換進氣口(13)和熱交換出氣口(15);所述的室內進氣管與室內進氣口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家庭冷暖水、氣循環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循環回路和氣循環回路;所述的水循環回路由屋頂蓄水池(I)、熱交換進水管(4)、地下換熱管路(5 )、熱交換出水管(8 )、水泵(9)、室內壁管道(10)和蓄水池進水管(11)依次連接構成;所述的屋頂蓄水池(I)設有蓄水池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大澤,李思達,
申請(專利權)人:李大澤,李思達,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