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油煙機排風風道管穿越固定結構,包括掛架、戶外排風筒、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分體式抱塊;所述戶外排風筒與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兩者中的任一方穿越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于掛架內側或掛架外側連接;所述分體式抱塊插入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為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的管體提供固定支承力。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分體式抱塊插入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填補排風管道裝置孔與穿越管體之間的縫隙,為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的管體提供固定支承力,有利于曲管軸流油煙風機的穩定工作和降低工作噪音,而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分體式抱塊結構簡單、容易制作、方便安裝。(*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抽油煙機,尤其涉及一種油煙機排風風道管穿越固定結構。
技術介紹
抽油煙機的戶外排放采用硬質直管結構的戶外排風筒,而硬質直管結構的戶外排風筒與抽油煙機的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兩者的最簡單的連接方式莫過于法蘭連接,但無論戶外排風筒與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于掛架內側還是掛架外側實施的連接,對于兩者而言,總有一方的法蘭接ロ結構需穿越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這意味著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需大于其法蘭接ロ的外廓尺寸,其帶來的問題是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管端包括與戶外排風筒連接后的管端被懸置,得不到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的支承,曲管軸流油煙風機在掛架上的固定僅僅依靠進風管管端ロ所設接ロ結構與托架所設的固定裝置,這樣易造成風機的工作失穩,引發工作噪音増加,明顯不利于風機的可靠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中問題,本技術提供了ー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油煙機排風風道管穿越固定結構,該結構可以支持戶外排風筒與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間實施的法蘭連接,使風機的排風端得到固定和支承,有利于風機可靠、穩定的工作。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油煙機排風風道管穿越固定結構,包括掛架、戶外排風筒、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分體式抱塊;所述戶外排風筒與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兩者中的任一方穿越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于掛架內側或掛架外側連接;所述分體式抱塊插入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為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的管體提供固定支承力。現有技術中,由于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大于穿越的戶外排風筒或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法蘭接ロ的外廓尺寸,更是大于穿越的戶外排風筒或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管體,導致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的管體被懸置,得不到掛架所支承。通過把本技術的分體式抱塊插入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填補排風管道裝置孔與穿越管體之間的縫隙,為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的管體提供固定支承力,有利于曲管軸流油煙風機的穩定工作和降低工作噪音。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分體式抱塊采用弓形板結構,構成弓形板的內弧面與外圓弧面的圓弧為同圓心,所述外弧面半徑與排風管道裝置孔的半徑相等,所述內弧面半徑與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的管體半徑相等。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分體式抱塊的一端還設有翻邊。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分體式抱塊不設翻邊一端的外弧面設有方便分體式抱塊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的倒ロ。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掛架內側還設有針對排風管道裝置孔的增厚結構。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掛架或掛架內側增厚結構設有抱塊固定裝置螺孔;所述分體式抱塊所設翻邊還設有與所述抱塊固定裝置螺孔適配的螺釘過孔。作為本技術的進ー步改進,所述分體式抱塊數量至少為兩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把本技術的分體式抱塊插入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填補排風管道裝置孔與穿越管體之間的縫隙,為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的管體提供固定支承力,有利于曲管軸流油煙風機的穩定工作和降低工作噪音,而且本技術的分體式抱塊結構簡單、容易制作、方便安裝。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油煙機排風風道管穿越固定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的分體式抱塊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油煙機排風風道管穿越固定結構分解示意圖。圖中標示1_掛架;11_排風管道裝置孔;12_增厚結構;13_抱塊固定裝置螺孔;2_戶外排風筒;3_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4_分體式抱塊;41_內弧面;42_外弧面;43-翻邊;431-螺釘過孔;44-倒ロ。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ー步說明。如圖1、圖3所示,一種油煙機排風風道管穿越固定結構,包括掛架1、戶外排風筒2、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3、分體式抱塊4 ;所述戶外排風筒2與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3、兩者中的任一方穿越掛架I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11于掛架內側或掛架I外側連接;所述分體式抱塊4插入掛架I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11為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11的管體提供固定支承力。現有技術中,由于掛架I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11大于穿越的戶外排風筒2或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3法蘭接ロ的外廓尺寸,更是大于穿越的戶外排風筒2或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3管體,導致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11的管體被懸置,得不到掛架I所支承。通過把本技術的分體式抱塊4插入掛架I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11,填補排風管道裝置孔11與穿越管體之間的縫隙,為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11的管體提供固定支承力,有利于曲管軸流油煙風機的穩定工作和降低工作噪音。如圖2所示,所述分體式抱塊4采用弓形板結構,構成弓形板的內弧面41與外圓弧面42的圓弧為同圓心,所述外弧面42半徑與排風管道裝置孔11的半徑相等,所述內弧面41半徑與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11的管體半徑相等,適合分體式抱塊4對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3管體、或戶外排風筒2的筒體實施抱紫,以及適合分體式抱塊4獲得掛架I的支承。如圖2所示,所述分體式抱塊4的一端還設有翻邊43,所設翻邊43更方便抱塊42安裝在掛架I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11與穿越管體之間的縫隙內,同時也能避免發生過裝配現象;所述分體式抱塊4不設翻邊一端的外弧面42設有方便分體式抱塊4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11的倒ロ 44,以便利分體式抱塊4安裝于排風管道裝置孔11上。如圖3所示,所述掛架I內側還設有針對排風管道裝置孔11的增厚結構12,為裝置的分體式抱塊4在排風管道裝置孔11上獲得掛架I更有效的支承。如圖2、圖3所示,所述掛架I或掛架內側增厚結構12設有抱塊固定裝置螺孔13 ;所述分體式抱塊4所設翻邊43還設有與所述抱塊固定裝置螺孔13適配的螺釘過孔431 ;方便分體式抱塊4于掛架I或掛架內側增厚結構12上的固定。如圖1、圖3所示,所述分體式抱塊4數量至少為兩個。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技術所作的進ー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技術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技術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油煙機排風風道管穿越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掛架、戶外排風筒、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分體式抱塊;所述戶外排風筒與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兩者中的任一方穿越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于掛架內側或掛架外側連接;所述分體式抱塊插入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為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的管體提供固定支承力。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油煙機排風風道管穿越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掛架、戶外排風筒、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分體式抱塊;所述戶外排風筒與曲管軸流油煙風機排風管、兩者中的任一方穿越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于掛架內側或掛架外側連接;所述分體式抱塊插入掛架所設排風管道裝置孔為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的管體提供固定支承力。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煙機排風風道管穿越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體式抱塊采用弓形板結構,構成弓形板的內弧面與外圓弧面的圓弧為同圓心,所述外弧面半徑與排風管道裝置孔的半徑相等,所述內弧面半徑與穿越排風管道裝置孔的管體半徑相等。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煙機排風風道管穿越固定結構,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德鄰,謝小蓮,
申請(專利權)人:曾德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