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包括編碼器、集電環、和轉接機構;所述轉接機構用于耦合所述編碼器和集電環,使得所述集電環和編碼器同步傳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公開的一種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其結構新穎、緊湊,有利于延長使用壽命及提高性能;進一步的,采用柱式集電環和編碼器的橫向并列排列結構,在有效解決安裝高度的同時,大大提高了集電環的使用壽命,并降低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氣
,特別是指一種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
技術介紹
旋轉門因其給人大方、氣派和奢華的感覺,以及能實現旋轉門與平滑門交錯使用的功能,其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酒店、大型商場、機場、辦公樓等公共場合。隨著客戶需求及安全標準的提升,控制及傳動技術的不斷進步,旋轉門對電力、信號的傳輸和位置信號檢測與控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通常情況下,高性能的旋轉門均使用集電環和編碼器組件,來提高其綜合性能;所述編碼器的分度信號用于定位較精確的位置、角速度計算和位置的檢測與控制;所述集電環的功能是將靜態部件上的電源和電信號通過導電環和電刷可靠的傳輸到旋轉部件上,從而實現旋轉部件的運動和控制。受旋轉門華蓋最小安裝高度的限制,除去定芯法蘭與平滑門吊裝空間的高度,集電環與編碼器組件的高度越小,越便于安裝、維護與操作,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及提高配件的使用壽命。設計和制造結構優異的集電環與編碼器組合件,是旋轉門的關鍵技術之一。現有的旋轉門,華蓋最小高度一般不超過300mm,除去定芯法蘭和平滑門所需吊裝空間約200_的高度外,剩余高度空間則安裝集電環和編碼器組件。為了能夠在有限的高度空間中安裝集電環和編碼器組件,通常采用盤式集電環和編碼器組合以及環式集電環和編碼器組合兩種組合形式。參照附圖1,所示為盤式集電環6和編碼器I組合方式示意圖。兩者豎向疊加并位于旋轉門的旋轉中心;盤式集電環6由銅質導電環4、絕緣體5、電刷2和刷架3組成;導電環4同心逐層向外擴展。工作時,電刷2同步繞集電環圓心旋轉,滑動接觸導電環4表面進行電力和信號的傳輸;編碼器I隨集電環6旋轉部分同步旋轉,進行角速度計算和位置的檢測與控制。整體高度一般< 80mm,滿足使用要求。盤式集電環和編碼器組合的缺點在于,這種組合形式以增大橫向水平面積的方式解決了安裝高度的限制,卻以縮短配件使用壽命的方式來實現高度尺寸的壓縮。其原因在于,盤式集電環,其導電環同心逐層向外擴展,每擴展一圈,圓周周長增加一定長度,電刷角速度一致,外圈電刷的線速度遠大于內圈,致使外圈導電環及電刷受磨損程度更為嚴重,降低其使用壽命。盤式集電環的外環與內環壽命相差較大,外環的壽命又決定了整個集電環的壽命,所以如果使用貴金屬,會因集電環外圈導電環的壽命短而浪費材料,增加成本。參照附圖2,所示為環式集電環6和編碼器I組合方式示意圖,編碼器位于集電環環體內,兩者旋轉軸軸心相同;環式集電環6由銅質導電環4、絕緣體5、貴金屬電刷2和刷架3組成;環體空心處放置編碼器I。參照附圖3,所示為環式集電環6的俯視圖。工作時,貴金屬電刷2接觸導電環4傳輸電力和信號,編碼器I進行角速度計算、位置的檢測和控制。整體高度也可以< 80_,滿足使用要求。環式集電環和編碼器組合的缺點在于,這種組合形式導電環豎向排列,不存在電刷線速度不一致的情況,但內置編碼器增大了導電環的直徑,同樣會降低使用壽命;其次,如圖3所示,導電環環體半徑增大,相應的貴金屬電刷長度增長,導致成本增加;并且,由于編碼器內置于集電環體內,在隔離不佳的狀態下,容易對編碼器信號形成干擾。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其結構緊湊,并且有利于延長集電環和編碼器組件使用壽命以及提高該組件的性能。基于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包括編碼器、集電環、和轉接機構;所述轉接機構用于耦合所述編碼器和集電環,使得所述集電環和編碼器同步傳動。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集電環外形為圓柱形。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集電環包括多個強導電環和多個弱導電環并自上至下成同軸柱式排列,且所述導電環間由絕緣隔離環絕緣隔離。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強導電環為9個和所述弱導電環為3個。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集電環包括豎直設置的刷架和與所述導電環一一對應的多個電刷并自上至下排列。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編碼器為增量型編碼器。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編碼器包括編碼器轉軸,所述集電環包括集電環旋轉芯軸,所述轉接機構包括與所述編碼器轉軸相連的編碼器齒輪和與所述集電環旋轉芯軸轉動連接的集電環齒輪,所述編碼器齒輪與集電環齒輪嚙合。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集電環包括集電環固定外殼,其與所述集電環齒輪為一體成型結構,并且通過滾動軸承裝配在所述集電環旋轉芯軸上。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其還包括一底座,所述集電環旋轉芯軸、編碼器、和底座固定為一整體;所述底座固定連接旋轉門,所述集電環旋轉芯軸的軸線與旋轉門旋轉中心線重入口 ο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編碼器包括編碼器轉軸,所述集電環包括集電環旋轉芯軸,所述轉接機構包括與編碼器轉軸相連且繞該轉軸轉動的編碼器輥輪和與集電環旋轉芯軸相連且繞該轉軸轉動的集電環輥輪,所述編碼器輥輪與集電環輥輪通過一根皮帶傳動連接;或者,所述轉接機構包括與所述編碼器轉軸相連的編碼器齒輪和與所述集電環旋轉芯軸轉動連接的集電環齒輪,所述編碼器齒輪與集電環齒輪通過一根鏈條傳動連接。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其結構新穎、緊湊,有利于延長使用壽命及提高性能;進一步的,采用柱式集電環和編碼器的橫向并列排列結構,在有效解決安裝高度的同時,大大提高了集電環的使用壽命,并降低成本。優選的,所述集電環和編碼器相連,并不是采用一種簡單的豎向疊加或內置的形式,它通過設計一種底座,使集電環和編碼器置于其上并橫向并列排列;與集電環固定外殼成一體結構的集電環齒輪與編碼器下面的獨立編碼器齒輪相嚙合,實現集電環和編碼器的同步相對運動。所述集電環采用柱式結構,占用少量高度空間并延長使用壽命;而進一步的,所述電刷采用更少的貴金屬,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且所述電刷同時采用耐磨性和傳導性都優良的電刷能夠更加可靠的傳輸動力電和信號。集電環優異的結構和良好的傳導耗材,使用壽命大大的長于盤式集電環和環式集電環,并具有電力和信號傳輸的良好功能;通過齒輪嚙合的編碼器,能夠根據實際使用要求準確的設置旋轉門的不同特定位置,精準的記錄旋轉門的旋轉次數,并對記錄的數據進行角速度計算、位置的檢測和控制。較佳的,所述集電環旋轉芯軸位于旋轉門旋轉中心,所述底座固定于旋轉門門體上,底座、集電環旋轉芯軸、編碼器和旋轉門門體的同步旋轉通過編碼器下部的編碼器齒輪嚙合使集電環也相對旋轉。這種結合體結構,集電環結構選用合理,耗材成本低,能夠延長使用壽命;編碼器能實現多個位置的閉環、信號采集、處理和修正,并進行角速度計算等,以數字化的形式體現。這種優良結合體結構,具有優越的使用性能,更經濟,更適用。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I的盤式集電環和編碼器組合方式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2的環式集電環和編碼器組合方式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2的環式集電環俯視圖;圖4為本技術所提供的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實施例的主視圖;圖5為本技術所提供的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實施例的俯視圖;圖6為本技術所提供的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實施例的剖視圖;圖7為本技術所提供的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實施例的旋轉門控制系統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包括編碼器、集電環、和轉接機構;所述轉接機構用于耦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編碼器、集電環、和轉接機構;所述轉接機構用于耦合所述編碼器和集電環,使得所述集電環和編碼器同步傳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編碼器、集電環、和轉接機構;所述轉接機構用于耦合所述編碼器和集電環,使得所述集電環和編碼器同步傳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電環外形為圓柱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電環包括多個強導電環和多個弱導電環并自上至下成同軸柱式排列,且所述導電環間由絕緣隔離環絕緣隔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強導電環為9個和所述弱導電環為3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電環包括豎直設置的刷架和與所述導電環一一對應的多個電刷并自上至下排列。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編碼器為增量型編碼器。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旋轉門信號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編碼器包括編碼器轉軸,所述集電環包括集電環旋轉芯軸,所述轉接機構包括與所述編碼器轉軸相連的編碼器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孟嘉,徐林,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信步自動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