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包括預制柱和現澆剪力墻,其中,所述預制柱與所述現澆剪力墻的連接面上設置有齒槽,所述連接面上向所述現澆剪力墻內延伸有抗剪補強銷栓和水平鋼筋,所述預制柱通過所述連接面上的抗剪補強銷栓和水平鋼筋與所述現澆剪力墻一體澆筑成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用性好,結構簡單、可操作性強,連接效果好,克服了原有框架-剪力墻結構連接節點的缺陷,使預制柱和現澆剪力墻具有較好的整體性,具有施工簡單、可操作性強,安裝與拆卸方便的優點,十分適合推廣應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土木工程的建筑結構
,尤其涉及一種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
技術介紹
傳統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需要在現場綁扎鋼筋、支模板,現場用工多,施工工期長。目前有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采用預制構件、現場拼裝的方式來縮短現場施工周期,但未能很好地解決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的問題,整體連接效果差,拆卸麻煩,施工依舊十分繁瑣。因此,盡管框架-剪力墻結構能夠充分發揮框架結構平面布置靈活和剪力墻結構側向剛度大的特點,十分適合多層及高層建筑中應用,但由于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存在上述不足,仍極大的限制了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應用。為了進一步提高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實用性,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可使預制柱和現澆剪力墻獲得較好的整體性,達到基本等同現澆混凝土結構的要求,可操作性強,施工簡單,安裝與拆卸方便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實用性好,結構簡單、可操作性強,連接效果好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包括預制柱和現澆剪力墻,其中,所述預制柱與所述現澆剪力墻的連接面上設置有齒槽,所述連接面上向所述現澆剪力墻內延伸有抗剪補強銷栓和水平鋼筋,所述預制柱通過所述連接面上的抗剪補強銷栓和水平鋼筋與所述現澆剪力墻一體澆筑成型。較佳的,所述齒槽為若干設置在所述預制柱上的所述連接面的橫向排列、相互平行的溝槽。較佳的,所述現澆剪力墻包括水平分布鋼筋、豎向分布鋼筋,以及設置在所述水平分布鋼筋和豎向分布鋼筋上的封閉箍筋和拉筋,所述水平分布鋼筋與所述預制柱的水平鋼筋連接。較佳的,所述齒槽為表面粗糙的梯形槽,深度為35mm,槽底為40臟,槽口為110mm,相鄰所述齒槽的間距為200mm。較佳的,所述抗剪補強銷栓的直徑為d,所述抗剪補強銷栓錨固在所述預制柱內或所述現澆剪力墻內的長度等于或大于15d。較佳的,所述水平鋼筋為U型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可以用于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并達到基本等同現澆混凝土結構的要求。由上可見,本技術實用性好,結構簡單、可操作性強,連接效果好,克服了原有框架-剪力墻結構連接節點的缺陷,使預制柱和現澆剪力墻具有較好的整體性,具有施工簡單、可操作性強,安裝與拆卸方便的優點,十分適合推廣應用。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術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施例的一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施例的立體鋼筋骨架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施例的預制柱局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3所示,本技術的一具體實施例一種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包括預制柱I和現澆剪力墻2,其中,預制柱I與現澆剪力墻2的連接面9上設置有齒槽10,連接面9上向現澆剪力墻2內延伸有抗剪補強銷栓4和水平鋼筋3,預制柱I通過連接面9上的抗剪補強銷栓4和水平鋼筋3與現澆剪力墻2 —體澆筑成型。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具體實施方式,如圖3所示,齒槽10為若干設置在預制柱I上的連接面9的橫向排列、相互平行的溝槽。示例性的,齒槽10為表面粗糙的梯形槽,深度為35mm,槽底為40mm,槽口為110mm,相鄰齒槽10的間距為200mm。補充說明,如圖3所示,所述梯形槽的粗糙表面包括槽內部上下兩傾斜內壁面和槽底壁面,采用粗糙表面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連接強度。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現澆剪力墻2包括水平分布鋼筋8、豎向分布鋼筋5,以及設置在水平分布鋼筋8和豎向分布鋼筋5上的封閉箍筋7和拉筋6,水平分布鋼筋8與預制柱I的水平鋼筋3連接。示例性的,抗剪補強銷栓4的直徑為d,抗剪補強銷栓4錨固在預制柱內的長度為15d,錨固在現澆剪力墻2內的長度為15d,當然還可以根據需要選用其他長度,特別是大于15d的長度。本實施例中,水平鋼筋3選用U型筋,所述U型筋的開口端延伸出連接面9,在距離預制柱連接表面300mm以外的位置與現澆剪力墻2內水平分布鋼筋8進行焊接固定。示例性的,本實施例的新型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的施工方法如下1、如圖3所示,在預制柱I的連接面9上(即預制柱I和現澆剪力墻2的接縫處)設置多排水平布置、相互平行的梯形槽狀的齒槽10,齒槽深度為35mm,齒槽沿豎向高度為底部40mm、頂部110mm,齒槽沿豎向間距為200mm,且將齒槽內部上下兩傾斜內壁面和槽底壁面做成粗糙面。2、預制柱I的連接面處預留向外延伸的抗剪補強銷栓4,抗剪補強銷栓4在預制柱I中錨固長度為15d,抗剪補強銷栓4在現澆剪力墻2中錨固長度為15d (d為抗剪補強銷栓直徑)。3、預制柱I內預設作為水平鋼筋3的U型筋,水平鋼筋3在預制柱I邊距300mm以外與現澆剪力墻2的水平分布鋼筋8焊接,焊縫長度> IOd (d為水平鋼筋直徑)。4、如圖2所示,現澆剪力墻2中靠近預制柱I 一側三列豎向分布鋼筋均采用封閉箍筋7進行構造加強?,F澆剪力墻2的水平分布鋼筋8、豎向分布鋼筋5、拉筋6如圖2所示布置完成后,澆筑混凝土與預制柱I 一體澆筑成型。以上詳細描述了本技術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技術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
中技術人員依本技術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包括預制柱和現澆剪力墻,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柱與所述現澆剪力墻的連接面上設置有齒槽,所述連接面上向所述現澆剪力墻內延伸有抗剪補強銷栓和水平鋼筋,所述預制柱通過所述連接面上的抗剪補強銷栓和水平鋼筋與所述現澆剪力墻一體澆筑成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包括預制柱和現澆剪力墻,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柱與所述現澆剪力墻的連接面上設置有齒槽,所述連接面上向所述現澆剪力墻內延伸有抗剪補強銷栓和水平鋼筋,所述預制柱通過所述連接面上的抗剪補強銷栓和水平鋼筋與所述現澆剪力墻一體澆筑成型。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槽為若干設置在所述預制柱上的所述連接面的橫向排列、相互平行的溝槽。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預制柱與現澆剪力墻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現澆剪力墻包括水平分布鋼筋、豎向分布鋼筋,以及設置在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振鵬,周成功,盧家森,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