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輸送機械,具體涉及一種皮帶輸送機托輥裝置。
技術介紹
帶式輸送機具有通用帶式輸送機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維修方便等優點,并具有大傾角輸送、結構緊湊、占地少等特點,因而是大傾角輸送物料的理想設備。注油式托輥是帶式輸送機的主要組成部分,現有注油式托輥將注油杯設置在軸兩邊的端面上,在發貨或包裝時容易碰變形或碰掉,安裝時由于托輥支架空間限制對安裝造成了不便。由于注油式托輥容易損壞,從而提高了帶式輸送機的消耗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專用于帶式輸送機的注油式托輥,其安裝方便,使用壽命長,可以降低帶式輸送機的消耗成本。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專用于帶式輸送機的注油式托輥,包括托輥專用管,托輥專用管一端的內腔設置有密封體,該密封體的開口端與托輥專用管的內壁過盈配合,托輥專用管的內腔設置有軸,托輥專用管、密封體、軸同軸設置,密封體內部依次設置有同軸的碗形密封圈、軸承、內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外密封圈與軸配合,內密封圈和外密封圈互相哨合,外密封圈的外側設置有密封盤,在密封盤外側設置有與內密封圈邊緣相配合的內擋圈,內擋圈、密封盤的末端經外擋圈嚙合,外擋圈外側設置有墊片和彈性擋圈,該彈性擋圈的內緣與軸上的槽嚙合,軸的內腔開有互相聯通的軸向注油孔和徑向注油孔,徑向注油孔的末端與碗形密封圈的空腔相通,軸末端設置有油杯室,油杯室內設置有與軸向注油孔聯通的壓注油杯。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技術的專用于帶式輸送機的注油式托輥,在軸末端設置油杯室,與軸向注油孔聯通的壓注油杯設置在油杯室內,由于壓注油杯內置,因而方便了設備的運輸和安裝;同時不容易被外力擠壓變形或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專用于帶式輸送機的注油式托輥,包括托輥專用管(1),托輥專用管(1)一端的內腔設置有密封體(16),該密封體(16)的開口端與托輥專用管(1)的內壁過盈配合,托輥專用管(1)的內腔設置有軸(2),托輥專用管(1)、密封體(16)、軸(2)同軸設置,其特征在于:密封體(16)內部依次設置有同軸的碗形密封圈(3)、軸承(4)、內密封圈(5)和外密封圈(7),外密封圈(7)與軸(2)配合,內密封圈(5)和外密封圈(7)互相嚙合,外密封圈(7)的外側設置有密封盤(6),在密封盤(6)外側設置有與內密封圈(5)邊緣相配合的內擋圈(8),內擋圈(8)、密封盤(6)的末端經外擋圈(9)嚙合,外擋圈(9)外側設置有墊片(10)和彈性擋圈(11),該彈性擋圈(11)的內緣與軸(2)上的槽嚙合,軸(2)的內腔開有互相聯通的軸向注油孔(12)和徑向注油孔(15),徑向注油孔(15)的末端與碗形密封圈(3)的空腔相通,軸(2)末端設置有油杯室(14),油杯室(14)內設置有與軸向注油孔(12)聯通的壓注油杯(1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專用于帶式輸送機的注油式托輥,包括托輥專用管(I),托輥專用管(I) 一端的內腔設置有密封體(16),該密封體(16)的開口端與托輥專用管(I)的內壁過盈配合,托輥專用管(I)的內腔設置有軸(2),托輥專用管(I)、密封體(16)、軸(2)同軸設置,其特征在于密封體(16 )內部依次設置有同軸的碗形密封圈(3 )、軸承(4 )、內密封圈(5 )和外密封圈(7),外密封圈(7)與軸(2)配合,內密封圈(5)和外密封圈(7)互相嚙合,外密封圈(7)的外側設置有密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齊繼光,齊亞,洪林,李繼武,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晨光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