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印刷設備中使用的版輥,特別涉及一種印刷設備中使用的鍍鉻印刷版輥。
技術介紹
傳統的鍍鉻印刷版輥是在電雕V型網穴上在刻好的銅輥上鍍IOum厚的鉻層以保證版輥的耐磨性。版輥在印刷過程中,版輥表面的溫度較高,而隨著溫度的升高,電鍍鉻層的硬度和殘余應力都逐漸降低,使版輥上的網狀裂紋發生變化,降低了鉻層的耐磨性,造成鉻層掉落和漏銅現象發生,影響到了印刷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帶有厚鍍鉻層印刷版輥,解決了現有的鍍鉻印刷版輥容易發生鉻層掉落和漏銅現象影響印刷質量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方案解決以上問題的一種帶有厚鍍鉻層印刷版輥,包括輥體,在輥體的鋼體上均勻地設置有鎳層,在鎳層上均勻地設置有銅層,在銅層上均勻地設置有鉻層,鉻層的厚度為60微米。在所述的輥體上設置有直接雕刻的槽型網穴或腐蝕的U形網穴。本技術結構簡單,大大提高了版輥的耐磨性能和使用壽命和印刷質量。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輥體展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A處局部放大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帶有厚鍍鉻層印刷版輥,包括輥體,在輥體的鋼體I上均勻地設置有鎳層2,在鎳層2上均勻地設置有銅層3,在銅層3上均勻地設置有鉻層4,鉻層4的厚度為60微米。在所述的輥體上設置有直接雕刻的槽型網穴5或腐蝕的U形網穴5。傳統鍍鉻工藝是在普通的版輥的電雕V型網穴上使鉻層厚度達到lOum。由于電雕網穴比較淺,鉻層不能鍍的太厚,鍍厚會使網穴的含墨量減小影響印刷效果。本技術是用腐蝕或直雕工藝,改原電雕的V型網穴為腐蝕的U型網穴或直雕的槽型網穴,增加鍍鉻時間使鉻層厚度達到60um,增強其耐磨性。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厚鍍鉻層印刷版輥,包括輥體,在輥體的鋼體(1)上均勻地設置有鎳層(2),在鎳層(2)上均勻地設置有銅層(3),在銅層(3)上均勻地設置有鉻層(4),其特征在于,鉻層(4)的厚度為60微米。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有厚鍍鉻層印刷版輥,包括輥體,在輥體的鋼體(I)上均勻地設置有鎳層(2),在鎳層(2)上均勻地設置有銅層(3),在銅層(3)上均勻地設置有鉻層(4),其特...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