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塑料注射成型機的注射裝置,包括相配連接的螺桿和機筒、料斗,機筒前端設有射嘴,機筒外設有射嘴移動油缸,機筒后方設有與螺桿連接的油馬達,所述機筒外側設有射膠油缸,射膠油缸中設有射膠活塞和射膠活塞桿,射膠活塞把射膠油缸分為有桿腔和無桿腔,機筒外設有主電磁閥、副電磁閥和壓力繼電器,主電磁閥分別與有桿腔和無桿腔連通,副電磁閥分別與無桿腔和油馬達連通,壓力繼電器設在有桿腔和主電磁閥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塑料注射成型機的注射裝置結構簡單、穩定性強且能成型強度高、密實度高的薄壁制品。(*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塑料注射成型設備的制造領域,具體說是ー種塑料注射成型機的注射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的塑料注射成型機為了保障成型的塑料制品質量,通常都會在注射裝置上設置慢速注射、快速注射、加壓保壓及退桿塑化等功能性組件。一般的注射裝置主要由機架、注射裝置支架、移動導柱、螺桿塑化組件、注射座、注射油缸、注射活塞桿、傳動組件、塑化油馬達、注射退桿閥、塑化閥及背壓閥組成。上述注射裝置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普通制品的成型要求,然而,針對一些生產薄而長或者是薄而寬的制品的場合,該注射裝置存在著重大缺陷。首先,由于薄制品的壁厚較小,其冷卻時間也較小,上述注射裝置不能實現快速注射,所以極大的影響制品質量。其次,現有的注射裝置中,為了提高薄制品的加工質量,在加エ過程中通常采用加大油泵電機的功率或在注射裝置外圍設置蓄能器等方式實現。但是,加大油泵電機的功率會提高生產能耗,浪費大量能源,而增設蓄能器會使加工成本增加,直接提高了生產成本。事實上,上述兩種改進都僅僅能改善薄制品的加工質量,還是不能滿足增壓補料、提高制品物理強度的要求。因此,現有的塑料注射成型機注射裝置結構仍然有待于進ー步改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結構簡單、穩定性強且能成型強度高、密實度高的薄 壁制品的塑料注射成型機的注射裝置。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塑料注射成型機的注射裝置,包括相配連接的螺桿和機筒、料斗,機筒前端設有射嘴,機筒外設有射嘴移動油缸,機筒后方設有與螺桿連接的油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筒外側設有射膠油缸,射膠油缸中設有射膠活塞和射膠活塞桿,射膠活塞把射膠油缸分為有桿腔和無桿腔,機筒外設有主電磁閥、副電磁閥和壓カ繼電器,主電磁閥分別與有桿腔和無桿腔連通,副電磁閥分別與無桿腔和油馬達連通,壓カ繼電器設在有桿腔和主電磁閥之間。所述機筒外設有與射膠油缸相配連接的射膠傳動組件。所述射膠傳動組件包括固定在射膠活塞桿端部的射膠連接塊、射膠ー板和射膠ニ板,射膠油缸設在射膠ー板上,射膠ニ板活動連接在射膠ー板和油馬達之間。所述射膠連接塊和射膠ニ板以射膠拉桿固定連接。所述射膠一板套接在射膠拉桿上,射膠拉桿可沿軸向在射膠ー板上往返滑動。所述射膠油缸的端部設有傳動座,射膠拉桿可沿軸向在傳動座上往返滑動。所述射膠ニ板上設有滑動裝置,滑動裝置為滾動軸承。 所述射膠ニ板和螺桿之間設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與射膠ニ板之間設有推力軸承。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在于1、本技術在機筒外側設置射膠油缸,該射膠油缸的有桿腔和無桿腔分別與主電磁閥連通,而副電磁閥分別與無桿腔和油馬達連通,同時在主電磁閥和有桿腔之間設置壓力繼電器。實際使用時,主電磁閥把有桿腔的壓力油引導至無桿腔內,快速推動活塞桿向前移動,射膠拉桿即拉動射膠二板向前進行快速注射動作。當壓力達到壓力繼電器的設定值時,有桿腔和無桿腔不連通,有桿腔的油直接回流油箱,實現慢速高壓注射。該結構可大幅提高制品的成型質量,改善其密實度,使注射裝置能適應薄而長或薄而寬的制品生產。當僅需要快速注射時,壓力繼電器不工作,在整個注射過程中射膠油缸均處于快速注射狀態。2、本技術在機筒外設置與射膠油缸相配連接的傳動組件,該傳動組件包括射膠連接塊、射膠一板和射膠二板,其中射膠一板固定在機架上,射膠連接塊和射膠二板以射膠拉桿固定連接。通過射膠油缸中的油壓控制射膠連接塊、射膠二板的運動狀態,提高了整個注射過程的穩定性。而射膠二板上設有滑動裝置,滑動裝置可改善射膠二板運動的平穩性,使其實施射膠、退桿等操作時的阻力更少,其運動更順暢。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根據附圖1所示,本技術的塑料注射成型機的注射裝置主要包括螺桿21、機筒22和料斗23,其中螺桿21和機筒22相配連接。機筒22前端設有射嘴24,機筒22外設有射嘴移動油缸25,射嘴移動油缸25用于對射嘴24的前進和后退進行控制。機筒22后方設有油馬達26,油馬達26與螺桿21連接在一起,通過油馬達26的驅動可使螺桿21在機筒22內旋轉。機筒22外側設有射膠油缸31,射膠油缸31中設有射膠活塞32和射膠活塞桿33,射膠活塞32把射膠油缸31分為有桿腔38和無桿腔34。機筒22外設有主電磁閥35、副電磁閥36和壓力繼電器37,主電磁閥35分別與有桿腔38和無桿腔34連通,副電磁閥36分別與無桿腔34和油馬達26連通,壓力繼電器37設在有桿腔38和主電磁閥35之間。通過主電磁閥35、副電磁閥36和壓力繼電器37對有桿腔38和無桿腔34內油路壓力的控制,實現注射裝置的慢速高壓注射。機筒22外設有與射膠油缸31相配連接的射膠傳動組件,該射膠傳動組件包括射膠連接塊41、射膠一板42和射膠二板43。其中射膠連接塊41固定在射膠活塞桿33的端部,射膠油缸31設在射膠一板42上,射膠二板43活動連接在射膠一板42和油馬達26之間,射膠連接塊41和射膠二板43以射膠拉桿44固定連接。另夕卜,射膠一板42套接在射膠拉桿44上,射膠拉桿44可沿軸向在射膠一板42上往返滑動。通過油馬達26的驅動,實現機筒22內的熔膠,而射膠二板43可帶動射膠連接塊41 一起對射膠活塞桿33起驅動作用,使射膠活塞桿33可以在射膠油缸31中往返移動,實現射膠和退桿等功能。射膠油缸31的端部設有傳動座45,射膠拉桿44可沿軸向在傳動座45上往返滑動。上述結構可增強射膠活塞桿33在滑動時的穩定性,提高注射質量。此外,射膠二板43上設有滑動裝置46,滑動裝置46為滾動軸承。通過滑動裝置46的支承、帶動作用,使射膠二板43在射膠和退桿時更加平穩,不會產生振動。射膠二板43和螺桿21之間設有傳動軸51,傳動軸51與射膠ニ板43之間設有推力軸承52。上述結構可提高油馬達26對螺桿21的驅動力,改善油馬達26的驅動效率。實際使用時, 機器中的壓カ油副電磁閥36進入無桿腔34中,此時主電磁閥35把有桿腔38和無桿腔34連通,隨著射膠活塞桿33的移動,由于無桿腔34和有桿腔38中存在面積差,射膠活塞32即實現差動前移,該過程即為快速射膠過程。當有桿腔38中的油壓達到壓カ繼電器37的設定值時,主電磁閥35動作,使有桿腔38和無桿腔34不連通,有桿腔38的壓カ油直接返回油箱,實現慢速高壓注射過程。當注射エ藝無需增壓成型時,只需要使壓カ繼電器37不工作,使有桿腔38和無桿腔34持續處于連通狀態即可。上述具體實施例僅為本技術效果較好的具體實施方式,凡與本技術的塑料注射成型機的注射裝置相同或等同的結構,均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塑料注射成型機的注射裝置,包括相配連接的螺桿(21)和機筒(22)、料斗(23),機筒(22)前端設有射嘴(24),機筒(22)外設有射嘴移動油缸(25),機筒(22)后方設有與螺桿(21)連接的油馬達(26),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筒(22)外側設有射膠油缸(31),射膠油缸(31)中設有射膠活塞(32)和射膠活塞桿(33),射膠活塞(32)把射膠油缸(31)分為有桿腔(38)和無桿腔(34),機筒(22)外設有主電磁閥(35)、副電磁閥(36)和壓力繼電器(37),主電磁閥(35)分別與有桿腔(38)和無桿腔(34)連通,副電磁閥(36)分別與無桿腔(34)和油馬達(26)連通,壓力繼電器(37)設在有桿腔(38)和主電磁閥(35)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塑料注射成型機的注射裝置,包括相配連接的螺桿(21)和機筒(22)、料斗(23),機筒(22)前端設有射嘴(24),機筒(22)外設有射嘴移動油缸(25),機筒(22)后方設有與螺桿(21)連接的油馬達(26 ),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筒(22 )外側設有射膠油缸(31),射膠油缸(31)中設有射膠活塞(32)和射膠活塞桿(33),射膠活塞(32)把射膠油缸(31)分為有桿腔(38)和無桿腔(34),機筒(22)外設有主電磁閥(35)、副電磁閥(36)和壓力繼電器(37),主電磁閥(35)分別與有桿腔(38)和無桿腔(34)連通,副電磁閥(36)分別與無桿腔(34)和油馬達(26 )連通,壓力繼電器(37 )設在有桿腔(38 )和主電磁閥(35 )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塑料注射成型機的注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筒(22)外設有與射膠油缸(31)相配連接的射膠傳動組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塑料注射成型機的注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膠傳動組件包括固定在射膠活塞桿(33 )端部的射膠連接塊(41)、射膠一板(42 )和射膠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時來,
申請(專利權)人:黃時來,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