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設置與高位平臺相兼容的客戶端,與低位平臺相兼容的服務器;通過所述客戶端與所述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實現高位平臺應用程序與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之間的數據交互;該系統包括高位平臺應用程序、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與高位平臺相兼容的客戶端,以及與低位平臺相兼容的服務器,其中,所述客戶端和所述服務器用于建立通信,以實現所述高位平臺應用程序與所述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之間的數據交互。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更加高效的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及系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計算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 及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Windows操作系統從16位發展到32位,從32位發展到 64位。目前,64位版本的Windows只解決了操作系統平臺的問題,專門為64位的操作系統 設計的應用軟件鳳毛麟角,以微軟公司為例,目前其大部分的應用軟件仍然是為32位的操 作系統所設計的,如Off ice等常用軟件,仍然沒有為64位的操作系統做優化,此外,一些與 硬件相關的應用軟件,如寬帶上網的客戶端、掌上電腦及智能手機的桌面軟件等,均出現了 與64位的操作系統不兼容的問題,導致在64位的操作系統下無法寬帶上網,或者無法同步 手機或者掌上電腦。對應的應用程序無法在高位平臺下運行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低位平臺下的動態鏈 接庫無法在高位平臺下被高位平臺的應用程序所調用。目前解決這一問題普遍采用以下兩 種方法,一是將低位平臺的動態鏈接庫重新編譯為高位平臺下的動態鏈接庫;二是修改高 位平臺的應用程序的調用方式,使其能夠調用低位平臺的動態鏈接庫。不論是重新編譯原 有的低位平臺的動態鏈接庫,還是重新修改原有的高位平臺的應用程序的調用方式,都需 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開發周期過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更加高效的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及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種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包括設置與高位平臺相兼容的客戶端,與低位平臺相兼容的服務器;通過所述客戶端與所述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實現高位平臺應用程序與低位平臺動 態鏈接庫之間的數據交互。通過所述客戶端與所述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實現高位平臺應用程序與低位平臺動 態鏈接庫之間的數據交互的過程包括所述客戶端接收所述高位平臺應用程序傳輸的數據;所述客戶端對所述數據進行編碼后,傳輸至所述服務器;所述服務器對所述編碼后的數據進行解碼后,傳輸至所述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所述服務器接收所述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傳輸的應答數據;所述服務器對所述應答數據進行編碼后,傳輸至所述客戶端;所述客戶端對所述編碼后的應答數據進行解碼后,傳輸至所述高位平臺應用程 序。所述客戶端與所述服務器之間的通信方式為套接字或遠程過程調用中的一種。一種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系統,包括高位平臺應用程序、低位平 臺動態鏈接庫、與高位平臺相兼容的客戶端,以及與低位平臺相兼容的服務器,其中,所述客戶端和所述服務器用于建立通信,以實現所述高位平臺應用程序與所述低 位平臺動態鏈接庫之間的數據交互。所述客戶端用于接收所述高位平臺應用程序傳輸的數據,對所述數據進行編碼 后,傳輸至所述服務器;所述服務器用于對所述編碼后的數據進行解碼后,傳輸至所述低位 平臺動態鏈接庫;所述服務器還用于接收所述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傳輸的應答數據,對所 述應答數據進行編碼后,傳輸至所述客戶端;所述客戶端還用于對所述編碼后的應答數據 進行解碼后,傳輸至所述高位平臺應用程序。所述客戶端包括第一編解碼模塊和第一傳輸模塊,所述第一編解碼模塊用于對所 述高位平臺應用程序傳輸的數據進行編碼;還用于對所述服務器傳輸的編碼后的應答數據 進行解碼;所述第一傳輸模塊用于將所述編碼后的數據傳輸至所述服務器;還用于將所述 解碼后的應答數據傳輸至所述高位平臺應用程序。所述服務器包括第二編解碼模塊和第二傳輸模塊,所述第二編解碼模塊用于對所 述客戶端傳輸的編碼后的數據進行解碼;還用于對所述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傳輸的應答數 據進行編碼;所述第二傳輸模塊用于將解碼后的數據傳輸至所述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還 用于將所述編碼后的應答數據傳輸至所述客戶端。所述高位平臺應用程序為高位平臺Native應用程序。所述客戶端為高位平臺Native動態鏈接庫。所述服務器為低位平臺的COM服務程序。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及系統,設置與高位平 臺相兼容的客戶端,與低位平臺相兼容的服務器,通過該客戶端與該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實 現高位平臺應用程序與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之間的數據交互。不需要重新編譯原有的低位 平臺的動態鏈接庫,也不需要重新修改原有的高位平臺的應用程序的調用方式,相比現有 技術,提供一種更加高效的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及系統。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種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的流程圖2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一種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的流程 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系統的框架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主要包括設置與高位平臺相兼 容的客戶端,與低位平臺相兼容的服務器;通過該客戶端與該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實現高位 平臺應用程序與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之間的數據交互。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種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的流程圖,請 參考圖1 :S11、在高位平臺上設置與高位平臺相兼容的客戶端,與低位平臺相兼容的服務器,并設定該客戶端與該服務器雙方協商一致的編碼方式。S12、高位平臺應用程序調用該客戶端。S13、該客戶端接收高位平臺應用程序傳輸的數據(如通信連接請求、應用參數 等),并按照與該服務器協商一致的編碼方式,對該數據進行編碼。S14、該客戶端將編碼后的數據傳輸至該服務器。S15、該服務器接收該客戶端傳輸的編碼后的數據,并對該編碼后的數據進行解 碼。S16、該服務器將解碼后的數據傳輸至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S17、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向該服務器反饋應答數據(如上述通信連接請求的響 應消息、應用參數等)。S18、該服務器接收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應答數據,并對該應答數據按照與該客 戶端協商一致的編碼方式進行相應編碼。S19、該服務器將編碼后的應答數據傳輸至該客戶端。S110、該客戶端接收服務器傳輸的編碼后的應答數據,并進行對應解碼。S111、該客戶端將解碼后的應答數據返回給該高位平臺應用程序。下面以Windows 64位操作系統下的Native應用程序兼容Windows 32位操作系 統下的動態鏈接庫的方法為例,高位平臺應用程序具體為高位平臺Native應用程序,客戶 端具體為高位平臺Native動態鏈接庫,服務器可以是低位平臺的可執行程序,具體為低位 平臺的COM服務程序。結合附圖對該方法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2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一種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的流程 圖,請參考圖2 S21、設置與64位操作系統相兼容的高位平臺Native動態鏈接庫,與32位操作系 統相兼容的低位平臺COM服務程序;并設定該高位平臺Native動態鏈接庫與該低位平臺 COM服務程序雙方協商一致的編碼方式具體為base64編碼方式。不局限于這一種編碼方式,還可以采用對稱密鑰的方式等。S22、64位操作系統下的Native應用程序調用該高位平臺Native動態鏈接庫。S23、該高位平臺Native動態鏈接庫接收64位操作系統的Native應用程序傳輸 的數據,并以base64編碼方式對該數據進行編碼。S24、該高位平臺Native動態鏈接庫通過Socket通信方式或RPC通信方式將編碼 后的數據傳輸至低位平臺的COM服務程序。S25、該低位平臺的COM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與高位平臺相兼容的客戶端,與低位平臺相兼容的服務器;通過所述客戶端與所述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實現高位平臺應用程序與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之間的數據交互。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設置與高位平臺相兼容的客戶端,與低位平臺相兼容的服務器; 通過所述客戶端與所述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實現高位平臺應用程序與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之間的數據交互。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客戶端與所述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實現高位平臺應用程序與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之間的數據交互的過程包括 所述客戶端接收所述高位平臺應用程序傳輸的數據; 所述客戶端對所述數據進行編碼后,傳輸至所述服務器; 所述服務器對所述編碼后的數據進行解碼后,傳輸至所述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 所述服務器接收所述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傳輸的應答數據; 所述服務器對所述應答數據進行編碼后,傳輸至所述客戶端; 所述客戶端對所述編碼后的應答數據進行解碼后,傳輸至所述高位平臺應用程序。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戶端與所述服務器之間的通信方式為套接字或遠程過程調用中的一種。4.一種高位平臺兼容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位平臺應用程序、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與高位平臺相兼容的客戶端,以及與低位平臺相兼容的服務器,其中, 所述客戶端和所述服務器用于建立通信,以實現所述高位平臺應用程序與所述低位平臺動態鏈接庫之間的數據交互。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戶端用于接收所述高位平臺應用程序傳輸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艾俊,付月朋,王正鵬,
申請(專利權)人: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