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直流換流閥的光纖式檢漏計,所述檢漏計包括設有閥底屏蔽金屬板的集液器、平臺、集量件和檢漏件;通過機架安裝在所述平臺上的所述集量件與所述檢漏件通過光纖相連;所述集量件包括翻斗、平衡重塊、旋轉軸、和準直透鏡;所述檢漏件包括光發射器、光接收器和閥基電子。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直流換流閥的光纖式檢漏計結構簡單、測量精度高、光衰減率低、密封性能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光纖式檢漏計,具體講涉及一種新型的直流換流閥用光纖式檢漏 計。
技術介紹
換流閥閥塔由于安裝有水路系統,水路系統的漏水時會造成閥塔元器件的隨壞, 而且水冷效率的下降會造成整個閥塔電器元器件的散熱效果下降,因此在閥塔上安裝有漏 水檢測裝置用來檢測漏水情況,從而實現隨閥塔運行的保護。現有技術中用于換流閥閥塔的檢漏裝置主要有兩類平面鏡反射型和檢測筒浮塊 型。平面鏡反射型檢漏裝置的特點是在換流閥閥塔底部安裝用于漏水檢測的平面鏡,并與 光纜探頭連接;當光纜探頭發光后,發射光經過平面鏡反射檢測閥塔是否漏水。然而平面鏡 反射型檢漏裝置存在如下缺點①光纜探頭暴露在空氣中易受到污染,導致誤報;②檢漏 裝置無法識別漏水流量大小,即不能隨著漏水情況報告不同的信號,造成后臺控制對閥塔 漏水情況不能準確的監控。檢測筒浮塊型檢漏裝置的特點是根據浮筒內浮塊位置高低不同,擋板擋住2個位 置的光纖發射接收信號系統來監測漏水情況。然而檢測筒浮塊型檢漏裝置存在如下缺點 ①光纖檢測系統無冗余配置,易發生非漏水導致的漏水報警;②檢漏裝置光衰減較大,光發 射器需要具有較高的發射功率,光接收器需要具有較低的識別功率;③檢漏裝置長時間運 行后易出現光路較大衰減和誤報,導致檢漏裝置老化,檢漏裝置性能變差檢測浮筒體積 大使得檢漏裝置整體體積較大。因此,為克服現有技術中換流閥閥塔檢漏裝置的上述缺陷, 提供一種測量精度高、光衰減率低和密封性能好換流閥閥塔檢漏裝置顯得十分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滿足現有技術的需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直流換流閥用光纖式檢漏 計,所述光纖式檢漏計具有雙冗余光路檢測系統,使得所述檢漏計測量精度高、光衰減率 低,密封性能好。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新型的直流換流閥用光纖式檢漏計,包括設有閥底屏蔽金屬板 的集液器、平臺、集量件和檢漏件;通過機架安裝在所述平臺上的所述集量件與所述檢漏 件通過光纖相連;所述集量件包括翻斗、平衡重塊、旋轉軸、和準直透鏡;所述檢漏件包括光發射器、光接收器和閥基電子;優選的,所述平臺安裝在換流閥閥底屏蔽罩內;優選的,所述閥底屏蔽金屬板為引導滲漏的冷卻液流入所述翻斗內的傾斜板;優選的,所述翻斗和所述平衡重塊分別安裝于所述旋轉軸兩側,所述旋轉軸以所 述機架一端為支點旋轉;所述機架另一端兩側內壁上分別并排安裝兩塊所述準直透鏡;優選的,所述準直透鏡通過法蘭和法蘭蓋密封安裝在所述機架內;所述法蘭為螺紋法蘭;優選的,所述光發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通過光纖與所述準直透鏡連接后與所述閥 基電子相連;優選的,所述旋轉軸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準直透鏡形成光通道;優選的,所述翻斗具有下垂式弧面導流尖。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直流換流閥用光纖式檢漏計采用單翻斗式技術原理和無源工作 方式,使得檢測計抗電磁、抗干擾能力強,應用范圍廣;2、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檢漏計各結構組件的公差配合度高,確保了檢漏計抗震性 能強,適用于應急觀測;3、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采用準直透鏡發射和接收光信號,使得光路衰減率低,對發 射裝置的發射功率和接收器識別低功率的要求較低;4、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采用雙冗余光傳輸回路,從而每個檢漏計有2個獨立的漏 水檢測信號傳輸系統,任何一個換流閥閥塔發生泄漏均可被及時發現,檢漏計滿足長時間 使用需求;5、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檢漏計與閥基電子形成光導回路,提高了檢漏計測量精度 聞;6、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翻斗采用三維流線型設計,有下垂式弧面導流尖,其造型美 觀、翻水流暢、性能穩定;7、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光纖接口采用雙冗余系統,降低了誤報幾率,提高了系統可靠性;8、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采用法蘭將光纖通路密封安裝在檢漏計中,避免了灰塵、漏 水對光通道傳輸性能的影響,延長了檢漏計的使用壽命;9、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閥基電子能夠針對冷卻液泄漏量不同程度發出不同的報警信號;10、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直流換流閥用光纖式檢漏計外觀小巧輕便、維護方便、故障率 低;安裝、調整、校準方法簡單。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新型的直流換流閥用光纖式檢漏計結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新型的直流換流閥用光纖式檢漏計仰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新型的直流換流閥用光纖式檢漏計側視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新型的直流換流閥用光纖式檢漏計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中1、平臺;2、翻斗;3、準直透鏡;4、旋轉軸;5、機架;6、法蘭蓋;7、平衡重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直流換流閥的光纖式檢漏計,所述檢漏計包括設有閥底屏 蔽金屬板的集液器、平臺、集量件和檢漏件;通過機架安裝在所述平臺上的所述集量件與所 述檢漏件通過光纖相連;所述集量件包括翻斗、平衡重塊、旋轉軸、和準直透鏡;所述檢漏 件包括光發射器、光接收器和閥基電子。本實施例中,換流閥采用的冷卻液為冷卻水。參見圖1-3所示,示出了用于直流換 流閥的光纖式檢漏計的平臺和集量件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平臺是用于承接換流閥閥底滲漏 冷卻水的承水平臺;所述承水平臺安裝在換流閥閥底屏蔽罩內;所述翻斗和所述平衡重塊 分別安裝于所述旋轉軸兩側;所述旋轉軸以所述機架的一端為支點旋轉;所述機架另一端 兩側內壁上分別并排安裝兩塊所述準直透鏡;所述準直透鏡通過法蘭蓋和法蘭密封安裝在 所述機架內;所述法蘭為螺紋法蘭;所述翻斗位于所述集漏器的閥底屏蔽金屬板下端,所 述閥底屏蔽金屬板引導滲漏的冷卻水流入所述翻斗內;所述翻斗的結構為三維流線型,具 有下垂式弧面導流尖;所述旋轉軸具有通孔;所述準直透鏡通過法蘭與光纖相連;所述光纖與所述法蘭連接后分別與所述光發 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相連;所述光發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一一對應設置;所述光發射器和 所述光接收器與閥基電子相連。所述光發射器、所述光接收器、所述光纖、所述準直透鏡、所 述閥基電子形成兩條光導回路。參見圖4所示,所述檢漏計工作原理為當換流閥內發生泄漏時,滲漏的冷卻水流 入換流閥閥底屏蔽罩內,在集漏器傾斜的閥底屏蔽金屬板引導下流入檢漏計的翻斗內。當 翻斗儲水容積達到翻斗高度2/3位置時,在重力作用下翻斗克服平衡重塊力矩自動傾翻, 將滲漏的冷卻水引導流入換流閥閥底屏蔽罩內中,然后復位。翻斗傾翻時同步帶動旋轉軸 旋轉,旋轉軸內通光孔改變方向阻斷準直透鏡之間的光通路,進而阻斷檢漏計與閥基電子 之間的光導回路,由此向閥基電子發送一個信號;翻斗每次傾翻,旋轉軸的通光孔與光通道 錯位,光通道被阻擋,從而檢漏計與閥基電子之間的光導回路被阻擋,閥基電子接收到一個 漏水計數信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檢漏計可以針對冷卻液泄漏量不同程度發出不同的報警信號,在本 實施例中當閥基電子檢測到冷卻水泄漏率超過10升/小時,即翻斗I分鐘旋轉4次,光導 回路被阻斷4次,閥基電子發一級報警信號;當閥基電子檢測到冷卻水泄漏率超過15升/ 小時,即翻斗I分鐘旋轉6次,光導回路被阻斷6次,閥基電子發出二級報警信號。最后應當說明的是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 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 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直流換流閥的光纖式檢漏計,所述檢漏計包括設有閥底屏蔽金屬板的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漏計包括平臺、集量件和檢漏件;通過機架安裝在所述平臺上的所述集量件與所述檢漏件通過光纖相連;所述集量件包括翻斗、平衡重塊、旋轉軸、和準直透鏡;所述檢漏件包括光發射器、光接收器和閥基電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直流換流閥的光纖式檢漏計,所述檢漏計包括設有閥底屏蔽金屬板的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漏計包括平臺、集量件和檢漏件;通過機架安裝在所述平臺上的所述集量件與所述檢漏件通過光纖相連; 所述集量件包括翻斗、平衡重塊、旋轉軸、和準直透鏡; 所述檢漏件包括光發射器、光接收器和閥基電子。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直流換流閥的光纖式檢漏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安裝在換流閥閥底屏蔽罩內。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直流換流閥的光纖式檢漏計,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底屏蔽金屬板為引導滲漏的冷卻液流入所述翻斗內的傾斜板。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直流換流閥的光纖式檢漏計,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和所述平衡重塊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藍元良,周建輝,林志光,查鯤鵬,欒洪州,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中電普瑞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