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送稿器及圖像形成設備。該自動送稿器包括:輸送路徑構件,該輸送路徑構件包括構成輸送路徑的輸送路徑表面,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端部在遠離送稿器本體遠離的方向上移動以打開所述輸送路徑;支撐構件,該支撐構件能與所述輸送路徑構件同軸地相對旋轉;限制部,該限制部限制路徑輸送構件的端部的相對旋轉;和施力構件,所述施力構件在待限制部接觸所述限制部的方向上向所述待限制部施力,將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端部支撐在第一打開位置,并且允許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端部移動到第二打開位置,在所述第二打開位置,所述輸送路徑比在所述第一打開位置時打開得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動送稿器和圖像形成設備。
技術介紹
已知原稿讀取設備(例如參見日本專利No. 4331668 (專利文獻1)),當要移除停留在自動送稿器中的原稿時,該原稿讀取設備通過使原稿按壓構件的一端(該原稿按壓構件的另一端受到支撐)向下運動來打開形成在原稿按壓構件上方的原稿輸送路徑。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維修性能得以改進的自動送稿器和圖像形成設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自動送稿器,該自動送稿器包括輸送路徑構件,該輸送路徑構件包括構成輸送路徑的輸送路徑表面,在送稿器本體中通過該輸送路徑輸送原稿,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一個端部由所述送稿器本體可旋轉地支撐,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另一個端部在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該另一個端部遠離所述送稿器本體的方向上移動以打開所述輸送路徑;支撐構件,該支撐構件布置在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旋轉軸方向側的壁部中,從而可與所述輸送路徑構件同軸地相對旋轉,并且包括當所述輸送路徑被打開時被鎖定到布置在所述送稿器本體中的鎖定部的被鎖定部;限制部,該限制部形成在所述支撐構件中并且通過接觸布置在所述壁部中的待限制部來限制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在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接近所述送稿器本體的方向上的相對旋轉;以及施力構件,所述施力構件的一個端部安裝至所述支撐構件,所述施力構件的另一個端部安裝至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所述施力構件在所述待限制部接觸所述限制部的方向上向所述待限制部施力,所述施力構件在所述輸送路徑被打開時將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支撐在第一打開位置,并且在向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施加在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該另一個端部遠離所述送稿器本體遠離的方向上的力時,所述施力構件允許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移動到第二打開位置,在所述第二打開位置,所述輸送路徑比在所述第一打開位置時打開得大。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根據第一方面的自動送稿器,該自動送稿器進一步包括背面讀取機構,該背面讀取機構布置在所述送稿器本體中,使得與所述輸送路徑表面相對且用于讀取原稿背面的讀取平面在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移動到所述第二打開位置時從與所述送稿器本體的打開表面垂直的方向可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三方面,提供了 一種圖像形成設備,該圖像形成設備包括圖像讀取設備,該圖像讀取設備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自動送稿器;和正面讀取機構,該正面讀取機構讀取由所述自動送稿器饋送的原稿的正面或放置在稿臺構件上的原稿的正面;以及圖像記錄設備,該圖像記錄設備將由所述圖像讀取設備讀取的圖像記錄在記錄介質上。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與其中輸送路徑構件不會移動到第二打開位置(在第二打開位置,輸送路徑比在第一打開位置打開得大)的構造相比,可以改善自動送稿器的可維護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面,與其中背面讀取機構的讀取平面從與送稿器的打開表面垂直的方向不可見的情況相比,可以改善讀取平面的可維護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三方面,與不使用根據第一或第二方面的自動送稿器的情況相t匕,可以順利在記錄介質上記錄圖像。附圖說明將基于附圖詳細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其中圖1是示出了包括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自動送稿器的圖像形成設備的構造的圖;圖2是示意性示出了其中根據該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自動送稿器的輸送路徑構件被關閉的狀態的圖;圖3是示意性示出了其中根據該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自動送稿器的輸送路徑構件的另一個端部被支撐在第一打開位置的狀態的圖;以及圖4是示意性示出了其中根據該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自動送稿器的輸送路徑構件的另一個端部被支撐在第二打開位置的狀態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照附圖詳細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為了便于說明,將圖1中所示的箭頭“上”限定為圖像形成設備100的向上方向。在如下描述中,參照其中自動送稿器12關閉第一玻璃臺板72和第二玻璃臺板74的狀態來表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根據該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設備100包括在諸如紙張之類的記錄介質P上記錄圖像的圖像記錄設備Iio和讀取原稿圖像的圖像讀取設備10。圖像讀取設備10布置在圖像形成設備100的上部,并用來讀取原稿圖像并將所讀取的圖像轉換成圖像信號。圖像記錄設備110布置在圖像形成設備100的下部,用來基于由圖像讀取設備10轉換的圖像信號將圖像記錄在記錄介質P上。下面將首先描述圖像記錄設備110的構造。圖像記錄設備110包括存儲具有不同尺寸的諸如紙張之類的記錄介質P的多個記錄介質存儲部130 ;在記錄介質P上形成色調劑圖像的圖像形成部120 ;將記錄介質P從記錄介質存儲部130輸送到圖像形成部120的輸送部148 ;將由圖像形成部120形成的色調劑圖像定影至記錄介質P的定影裝置136 ;以及記錄介質排出部140,通過定影裝置136而定影有色調劑圖像的記錄介質P被排出到該記錄介質排出部140。圖像形成部120包括形成黃色(Y)、品紅(M)、青色(C)和黑色(K)的各色色調劑圖像的圖像形成單元122Y、122M、122C和122K ;作為中間轉印構件的示例的中間轉印帶124,由圖像形成單元122Y、122M、122C和122K形成的色調劑圖像被轉印到該中間轉印構件上;作為一次轉印構件的示例的一次轉印輥126,該一次轉印輥126用于將由圖像形成單元122Y、122M、122C和122K形成的色調劑圖像轉印到中間轉印帶124 ;以及作為二次轉印構件的示例的二次轉印輥128,該二次轉印輥128用于將轉印到中間轉印帶124的色調劑圖像轉印到記錄介質P。圖像形成單元122Y、122M、122C和122K均具有沿著一個方向(圖1中的箭頭A的方向)旋轉的感光鼓112作為支撐所形成的圖像的圖像支撐構件。從感光鼓112的旋轉方向的上游側開始圍繞每個感光鼓112順序地設置有給感光鼓112充電的充電裝置114 ;使帶電的感光鼓112曝光而在感光鼓112上形成靜電潛像的曝光裝置116 ;使形成在感光鼓112上的靜電潛像顯影而形成色調劑圖像的顯影裝置118 ;以及在色調劑圖像被轉印到中間轉印帶124上之后移除殘留在感光鼓112的表面上的色調劑的清潔裝置144。中間轉印帶124由支撐輥146和與二次轉印輥128對置的對向輥134支撐,并且與感光鼓112相接觸地沿著一個方向(圖1中的順時針方向)循環。每個一次轉印輥126都夾著中間轉印帶與對應的感光鼓112對置。在一次轉印輥126和感光鼓112之間形成一次轉印位置,形成在感光鼓112上的色調劑圖像在該一次轉印位置一次轉印到中間轉印帶124上。二次轉印輥128夾著中間轉印帶124與對向輥134對置。在二次轉印輥128和對向輥134之間形成二次轉印位置,一次轉印到中間轉印帶124上的色調劑圖像在該二次轉印位置被二次轉印到記錄介質P上。輸送部148包括拾取輥132,該拾取輥132拾取并送出存儲在記錄介質存儲部130中的記錄介質P ;以及一對輸送輥142,這一對輸送輥將由拾取輥132拾取的記錄介質P輸送到二次轉印位置。定影裝置136相對于二次轉印裝置設置在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并且用來將在二次轉印位置轉印的色調劑圖像定影到記錄介質P。相對于定影裝置136在輸送方向的下游布置有一對排出輥138,這一對排出輥138將記錄介質P排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送稿器,該自動送稿器包括:輸送路徑構件,該輸送路徑構件包括構成輸送路徑的輸送路徑表面,在送稿器本體中通過該輸送路徑輸送原稿,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一個端部由所述送稿器本體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另一個端部在遠離所述送稿器本體的方向上移動以打開所述輸送路徑;支撐構件,該支撐構件布置在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旋轉軸方向側的壁部中,從而能與所述輸送路徑構件同軸地相對旋轉,并且該支撐構件包括被鎖定部,當所述輸送路徑被打開時,所述被鎖定部被鎖定到布置在所述送稿器本體中的鎖定部;限制部,該限制部形成在所述支撐構件中,并且通過接觸布置在所述壁部中的被限制部,來限制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在接近所述送稿器本體的方向上的相對旋轉;以及施力構件,所述施力構件的一個端部安裝至所述支撐構件,所述施力構件的另一個端部安裝至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所述施力構件在使所述被限制部接觸所述限制部的方向上向所述被限制部施力,所述施力構件在所述輸送路徑被打開時將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支撐在第一打開位置,并且在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被施加有在使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遠離所述送稿器本體的方向上的力時,所述施力構件允許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移動到第二打開位置,在所述第二打開位置,所述輸送路徑比在所述第一打開位置時打開得大。...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05 JP 2011-2213731.一種自動送稿器,該自動送稿器包括 輸送路徑構件,該輸送路徑構件包括構成輸送路徑的輸送路徑表面,在送稿器本體中通過該輸送路徑輸送原稿,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一個端部由所述送稿器本體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另一個端部在遠離所述送稿器本體的方向上移動以打開所述輸送路徑; 支撐構件,該支撐構件布置在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旋轉軸方向側的壁部中,從而能與所述輸送路徑構件同軸地相對旋轉,并且該支撐構件包括被鎖定部,當所述輸送路徑被打開時,所述被鎖定部被鎖定到布置在所述送稿器本體中的鎖定部; 限制部,該限制部形成在所述支撐構件中,并且通過接觸布置在所述壁部中的被限制部,來限制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在接近所述送稿器本體的方向上的相對旋轉;以及 施力構件,所述施力構件的一個端部安裝至所述支撐構件,所述施力構件的另一個端部安裝至所述輸送路徑構件的所述另一個端部,所述施力構件在使所述被限制部接觸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山崎章,河炫徳,趙誠奎,
申請(專利權)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