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池及其連接器,設置在電池本體上,包括卡合在所述電池本體內部的彈性金屬頂柱,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內端與所述電池本體內部的電池線路板電性連接,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外端高出所述電池本體表面。由于連接器改在電池上并采用了彈性金屬頂柱,利用彈性金屬頂柱的彈性保證了電池與其所用電子產品良好的接觸性能,由此避免了在進行各種可靠性測試時出現的電池部位接觸不良甚至掉電的現象;此外,由于連接器改在電池上,也節省了其所用電子產品的主板空間,而且對電池的接觸點位置也沒有任何限制,非常適合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設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池及其連接器
本技術涉及板式可拆裝電池及其與相關電子產品電連接的連接器部件領域, 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接觸性能良好并可節省產品主板空間的連接器。
技術介紹
板式可拆裝電池在各種移動電子產品中大量而廣泛地使用,例如手機中的鋰電池,而現有電子產品使用的這種板式可拆裝電池,基本上都是通過相關電子產品主板上的彈片式連接器結構與其實現電性連接。但是,現有電子產品在進行各種可靠性測試時電池部位易出現接觸不良甚至掉電的現象;此外,現有相關電子產品的彈片式電池連接器結構也占據了主板一定的空間,并對電池的接觸點位置也有一定要求,對產品的輕薄化設計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現有技術尚有待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電池及其連接器,可提高電池與電子產品之間的接觸性能。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連接器,設置在電池本體上,包括卡合在所述電池本體內部的彈性金屬頂柱,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內端與所述電池本體內部的電池線路板電性連接,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外端高出所述電池本體表面。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內部設置有彈簧。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電池本體的正面或背面設置有適配所述彈性金屬頂柱伸出的頂柱孔。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外端設置為凸出的球面。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內端設置為凸出的球面。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內端焊接在所述電池本體內部的電池線路板上。一種電池,包括電池本體,在所述電池本體上設置有連接器,其中所述連接器設置為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器。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電池及其連接器,由于連接器改在電池上并采用了彈性金屬頂柱,利用彈性金屬頂柱的彈性保證了電池與其所用電子產品良好的接觸性能,由此避免了在進行各種可靠性測試時出現的電池部位接觸不良甚至掉電的現象;此外,由于連接器改在電池上,也節省了其所用電子產品的主板空間,而且對電池的接觸點位置也沒有任何限制,非常適合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設計。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電池連接器處于使用狀態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電池連接器處于未使用狀態下的局部外觀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圖1是本技術電池連接器處于使用狀態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所述連接器設置在電池本體110上,包括卡合在所述電池本體110內部的彈性金屬頂柱112, 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的內端與所述電池本體110內部的電池線路板111電性連接,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的外端高出所述電池本體110表面設置,用于與相關電子產品主板211 上的焊盤212直接電性接觸;當所述電池本體110在相關電子產品上安裝到位后,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則處于被壓縮狀態,即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的外端被相關電子產品的主板 211壓入所述電池本體110內部,以利用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的彈性提高與相關電子產品主板211的電性接觸性能。例如,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的內部可設置有彈簧,利用彈簧的彈性保證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的外端表面與相關電子產品主板211上的焊盤212表面緊密接觸,避免了在進行各種可靠性測試時出現的電池部位接觸不良甚至掉電的現象,同時也為相關電子產品的主板節省出了一個電池連接器的空間。結合圖2所示,圖2是本技術電池連接器處于未使用狀態下的局部外觀立體圖,可在所述電池本體Iio的正面或背面設置適配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伸出的頂柱孔 113,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適配在所述頂柱孔113中可伸縮設置,由于只需在相關電子產品的主板焊盤上設置電性接觸面,而對電池的電性接觸點位置沒有任何限制,所以非常適合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設計。在本技術連接器的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的外端可設置為凸出的球面,以進一步提高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與相關電子產品的電性接觸性能。同理,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的內端也可設置為凸出的球面,以提高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與所述電池本體110內部的電池線路板111的電性接觸性能。此外,也可將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的內端直接焊接在所述電池本體110內部的電池線路板111上,由此可以更好地保證所述彈性金屬頂柱112與所述電池本體110內部的電池線路板111的電性接觸。基于上述連接器,本技術還提出了一種電池,如圖1所示,包括電池本體110, 在所述電池本體110上設置有連接器,其中所述連接器可設置為上述實施例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器。由此可以提高手機等相關電子產品的性能,避免在進行各種可靠性測試時電池部位易出現的接觸不良甚至掉電現象應當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增減、替換、變換或改進,而所有這些增減、替換、變換或改進后的技術方案,都應屬于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設置在電池本體上,包括卡合在所述電池本體內部的彈性金屬頂柱,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內端與所述電池本體內部的電池線路板電性連接,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外端高出所述電池本體表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設置在電池本體上,包括卡合在所述電池本體內部的彈性金屬頂柱,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內端與所述電池本體內部的電池線路板電性連接,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外端高出所述電池本體表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金屬頂柱的內部設置有彈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本體的正面或背面設置有適配所述彈性金屬頂柱伸出的頂柱孔。4.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春穎,
申請(專利權)人:惠州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