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降低串擾之USB3.0導電端子組構造及應用該端子的連接器,該導電端子組系包含有一第一端子組及一第二端子組,該第一端子組及該第二端子組系分別包含有復數個差分訊號端子及復數個訊號端子,且該等差分訊號端子及該等訊號端子系分別設有二第一彎折部及二第二彎折部,而該等第一彎折部及該等第二彎折部間系分別界定為一第一彎折段及一第二彎折段,其中,該等第一彎折段及該等第二彎折段于對應側面間系具有一第一間距,且該等第一固接段及該等第二固接段于該等第一彎折段及該等第二彎折段之間位置處系具有一第二間距,進而可利用該導電端子組結合成連接器,藉此,可透過該第一間距及該第二間距,以增加端子間的距離,并達到降低串擾之現象。(*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可降低串擾之USB3. O導電端子組構造及應用該端子的連接器
本技術系有關于一種USB3. O導電端子組構造及應用該端子的連接器,特別系指一種利用增加端子間距以降低電磁耦合干擾現象之可降低串擾之USB3. O導電端子組構造及應用該端子的連接器。
技術介紹
電連接器皆系使用導電端子提供電子設備間的訊號傳遞,而因電連接器的結構小,進而導致導電端子間的間距很接近,使得兩兩端子間會產生串擾現象,其中,串擾 (Cross Talk)是指兩條信號線之間的電磁耦合干擾現象,這是因為空間距離近的信號線之間會出現不期望的電感性和電容性耦合從而互相干擾,電容性耦合會引發耦合電流,而電感性耦合則引發耦合電壓,此電磁耦合干擾會影響到彼此的訊號接收。有鑒于此,即有創作人提出眾多改良,其中如中國臺灣專利證書號數第M393847 號專利案,其系揭露一電連接器,凹設有用以收容對接插座之插接口,所述電連接器包括 絕緣本體及設于絕緣本體上之復數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包括本體部及向前凸伸入插接口內之舌板,所述導電端子包括設于舌板上之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均設有暴露于插接口內且用以連接對接插座之接觸段以及延伸出絕緣本體之焊接段, 所述第一端子之接觸段與第二端子之接觸段位于舌板的同一側且分別沿左右方向排布成前后不同的兩排,所述第一端子的焊接段與第二端子之焊接段沿左右方向排布成一排·,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接地端子及第三對差分訊號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之焊接段均位于第二接地端子之焊接段與第三對差分訊號端子之焊接段之間。習知案件系藉由改變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焊接段之間之排布,提高了電連接器的訊號傳輸質量,以接近USB3. O之公規規范,惟,該第一端子及該第二端子系分別利用個別模具沖壓成型,且因該案件中系利用一定位座來限位第二端子,故定位座與絕緣本體需分別利用個別模具射出成型,故于生產成本上較高;另,定位座及絕緣本體間于組裝上亦會產生組裝公差而造成松動,進而使第二端子于限位上造成穩定性不足之問題,此外,因該絕緣本體內設置第一、第二端子的水平空間距離被限制,故若欲增加端子間的間距,實有難度, 因此,習知結構實有待加以改善之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可降低串擾之USB3. 端子的連接器,其具有降低端子間串擾現象之優點。本技術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可降低串擾之USB3. 端子的連接器,其具有降低生產成本之優點。本技術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種可降低串擾之USB3. 端子的連接器,其具有提升端子結合穩定性之優點。O導電端子組構造及應用該 O導電端子組構造及應用該 O導電端子組構造及應用該本技術可降低串擾之USB3. O導電端子組構造,系包含有一第一端子組及一第二端子組,該第一端子組及該第二端子組系相互間隔交錯設置,該第一端子組系包含二差分訊號端子組及設于該等差分訊號端子組間之一第一接地端子,該差分訊號端子組系包含二差分訊號端子,而該等差分訊號端子組及該第一接地端子系分別具有一第一焊接段、 一第一接觸段及位于該第一焊接段與該第一接觸段間之一第一固接段,又,該等差分訊號端子及該第一接地端子系分別具有二第一鄰接面,而該等第一鄰接面系相鄰對應設置,且該等差分訊號端子及該第一接地端子更分別于該等第一鄰接面間連接有二第一作用面,同時,該第二端子組系包含一訊號端子組及分別設于該訊號端子組兩相對側之一第二接地端子與一電源端子,該訊號端子組系包含二訊號端子,而該訊號端子組、該第二接地端子及該電源端子系分別具有一第二焊接段、一第二接觸段及位于該第二焊接段與該第二接觸段間之一第二固接段,該等訊號端子、該第二接地端子及該電源端子系分別具有二第二鄰接面,而該等第二鄰接面系相鄰對應設置,且該等訊號端子、該第二接地端子及該電源端子于該等第二鄰接面間連接有二第二作用面,其中,該第一端子組和該第二端子組系由同一金屬片一體沖壓成型,該等差分訊號端子于該第一固接段位置處系設有至少二第一彎折部, 該等第一彎折部間系界定為一第一彎折段,同時,該訊號端子于該第二固接段位置處系設有至少二第二彎折部,該等第二彎折部間系界定為一第二彎折段,其中,該等第一彎折段及該等第二彎折段于相對應之第一作用面及第二作用面間系具有一第一間距,且該等第一固接段及該等第二固接段于相對應之第一作用面及第二作用面間系具有一第二間距,且該第二間距系位于該等第一彎折段及該等第二彎折段間。一種連接器,其系包含有一絕緣本體、一導電端子組及一金屬殼體,該導電端子組系設于該絕緣本體,而該金屬殼體則系設于該絕緣本體上,該導電端子組構造系使用如上所述的可降低串擾之USB3. O導電端子組構造。該絕緣本體系具有一基座及由該基座一體延伸形成之一舌板,而該等第一焊接段系外露于該絕緣本體外,該等第一固接段系與該基座相固接,該等第一接觸段系設于該舌板上,且部分外露,又,該等第二焊接段系外露于該絕緣本體外,該等第二固接段系與該基座相固接,該等第二接觸段系設于該舌板上,且部分外露。該導電端子組與該絕緣本體系嵌射成型為一體。藉此,可透過該等第一固接段及該等第二固接段間所產生之第一間距及該第二間距,以增加端子間的距離, 并達到降低串擾之現象。本技術之上述及其它目的、優點和特色由以下較佳實例之詳細說明并參考圖式俾得以更深入了解。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可降低串擾之USB3. O導電端子組構造之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可降低串擾之USB3. O導電端子組構造之側視圖。圖3為本技術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圖4為本技術連接器絕緣本體、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之組合透視圖。符號說明100 導電端子組10第一端子組11差分訊號端子組111差分訊號端子12第一接地端子112、121 第一焊接段113,122第一接觸段114,123第一固接段115,124第一鄰接面116,125第一作用面117,126第一彎折部118,127第一彎折段20第二端子組21訊號端子組22第二接地端子23電源端子211訊號端子212、221、231第二焊接段213、222、232第二接觸段214、223、233第二固接段215、224、234第二鄰接面216、225、235第二作用面217、226、236第二彎折部218、227、237第二彎折段LI第一間距L2第二間距200連接器201絕緣本體2011基座2012舌板202金屬殼體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2所示,分別為本技術可降低串擾之USB3. O導電端子組構造之立體圖及側視圖;該導電端 子組100包含有一第一端子組10,其系包含二差分訊號端子組11及設于該等差分訊號端子組11 間之一第一接地端子12,該差分訊號端子組11系包含二差分訊號端子111,而該等差分訊號端子組11及該第一接地端子12系分別具有一第一焊接段112、121、一第一接觸段113、 122及位于該第一焊接段112、121與該第一接觸段113、122間之一第一固接段114、123,且該等差分訊號端子111及該第一接地端子12系分別具有二第一鄰接面115、124,而該等第一鄰接面115、124系相鄰對應設置,且該等差分訊號端子111及該第一接地端子12更分別于該等第一鄰接面115、124間連接有二第一作用面11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降低串擾之USB3.0導電端子組構造,其系包含有一第一端子組及一第二端子組,該第一端子組及該第二端子組系相互間隔交錯設置,該第一端子組系包含二差分訊號端子組及設于該等差分訊號端子組間之一第一接地端子,該差分訊號端子組系包含二差分訊號端子,而該等差分訊號端子組及該第一接地端子系分別具有一第一焊接段、一第一接觸段及位于該第一焊接段與該第一接觸段間之一第一固接段,又,該等差分訊號端子及該第一接地端子系分別具有二第一鄰接面,而該等第一鄰接面系相鄰對應設置,且該等差分訊號端子及該第一接地端子更分別于該等第一鄰接面間連接有二第一作用面,同時,該第二端子組系包含一訊號端子組及分別設于該訊號端子組兩相對側之一第二接地端子與一電源端子,該訊號端子組系包含二訊號端子,而該訊號端子組、該第二接地端子及該電源端子系分別具有一第二焊接段、一第二接觸段及位于該第二焊接段與該第二接觸段間之一第二固接段,該等訊號端子、該第二接地端子及該電源端子系分別具有二第二鄰接面,而該等第二鄰接面系相鄰對應設置,且該等訊號端子、該第二接地端子及該電源端子于該等第二鄰接面間連接有二第二作用面,其主要特征在于:該第一端子組和該第二端子組系由同一金屬片一體沖壓成型,該等差分訊號端子于該第一固接段位置處系設有至少二第一彎折部,該等第一彎折部間系界定為一第一彎折段,同時,該訊號端子于該第二固接段位置處系設有至少二第二彎折部,該等第二彎折部間系界定為一第二彎折段,其中,該等第一彎折段及該等第二彎折段于相對應之第一作用面及第二作用面間系具有一第一間距,且該等第一固接段及該等第二固接段于相對應之第一作用面及第二作用面間系具有一第二間距,且該第二間距系位于該等第一彎折段及該等第二彎折段間;及藉此,可透過該等第一固接段及該等第二固接段間所產生之第一間距及該第二間距,以降低該第一端子組及該第二端子組間的串擾。...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降低串擾之USB3. O導電端子組構造,其系包含有一第一端子組及一第二端子組,該第一端子組及該第二端子組系相互間隔交錯設置,該第一端子組系包含二差分訊號端子組及設于該等差分訊號端子組間之一第一接地端子,該差分訊號端子組系包含二差分訊號端子,而該等差分訊號端子組及該第一接地端子系分別具有一第一焊接段、一第一接觸段及位于該第一焊接段與該第一接觸段間之一第一固接段,又,該等差分訊號端子及該第一接地端子系分別具有二第一鄰接面,而該等第一鄰接面系相鄰對應設置,且該等差分訊號端子及該第一接地端子更分別于該等第一鄰接面間連接有二第一作用面,同時,該第二端子組系包含一訊號端子組及分別設于該訊號端子組兩相對側之一第二接地端子與一電源端子,該訊號端子組系包含二訊號端子,而該訊號端子組、該第二接地端子及該電源端子系分別具有一第二焊接段、一第二接觸段及位于該第二焊接段與該第二接觸段間之一第二固接段,該等訊號端子、該第二接地端子及該電源端子系分別具有二第二鄰接面,而該等第二鄰接面系相鄰對應設置,且該等訊號端子、該第二接地端子及該電源端子于該等第二鄰接面間連接有二第二作用面,其主要特征在于該第一端子組和該第二端子組系由同一金屬片一體沖壓成型,該等差分訊號端子于該第一固接段位置處系設有至少二第一彎折部,該等第一彎折部間系界定為一第一彎折段, 同時,該訊號端子于該第二固接段位置處系設有至少二第二彎折部,該等第二彎折部間系界定為一第二彎折段,其中,該等第一彎折段及該等第二彎折段于相對應之第一作用面及第二作用面間系具有一第一間距,且該等第一固接段及該等第二固接段于相對應之第一作用面及第二作用面間系具有一第二間距,且該第二間距系位于該等第一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榮勛,呂俊成,
申請(專利權)人:信音電子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