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卸車鉸鏈,特別涉及一種自卸車后門雙鉸鏈。技術背景自卸車后門鉸鏈是自卸車聯結后門與廂體(焊接在側板后立柱上的墊板上)的重要部件。目前的雙鉸鏈結構,后鉸鏈臂與上座的聯結是通過軸套和軸聯結,潤滑油通過軸套和軸進行潤滑。這樣的結構使用一段時間后往往出現軸套開裂現象。因為雙鉸鏈總體結構不能太大,如果零件數量多,不但軸套結構不能太大,軸的直徑也減小。這樣由于局部強度下降,使得整體結構強度削弱,達不到要求。另外,目前兩件上座板的連接件焊接在中間,多為保證整個結構外觀的完美性,但使用過程中,連接件與上座板的焊縫開裂,兩件上座板下部變形,分別向外叉開,造成上部開口銷斷裂、丟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通過將鉸鏈臂與軸直接進行聯接,中間不加軸套,鉸鏈臂與軸之間直接潤滑,均衡了各零件之間的強度;兩件上座板的連接板、加強板焊接在上座外端,且設計為槽形結構,進一步保證了上座結構的強度,解決了目前雙鉸鏈結構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自卸車后門雙鉸鏈,包括鉸鏈臂、軸、連接板、加強板、兩件上座板和下座,連接板、加強板為槽形結構,焊接在兩件上座板上下兩端外側,形成一個整體盒式結構的上座,上座后端通過一個軸與鉸鏈臂連接,形成第一個鉸鏈,前端通過另一個軸與下座連接,形成第二個鉸鏈,下座和側板上墊板焊接固定,連接上座與鉸鏈臂的軸上以及連接下座與上座的軸上沿軸向均開有注油孔,注油孔通過軸上開有的小孔分別與鉸鏈臂、兩件上座板和下座連通。鉸鏈臂上帶有鉸鏈臂加強板。本技術整個結構各零件之間強度均衡,無削弱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圖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卸車后門雙鉸鏈,其特征是:包括鉸鏈臂、軸、連接板、加強板、兩件上座板和下座,連接板、加強板為槽形結構,焊接在兩件上座板上下兩端外側,形成一個整體盒式結構的上座,上座后端通過一個軸與鉸鏈臂連接,形成第一個鉸鏈,前端通過另一個軸與下座連接,形成第二個鉸鏈,下座和側板上墊板焊接固定,連接上座與鉸鏈臂的軸上以及連接下座與上座的軸上沿軸向均開有注油孔,注油孔通過軸上開有的小孔分別與鉸鏈臂、兩件上座板和下座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卸車后門雙鉸鏈,其特征是包括鉸鏈臂、軸、連接板、加強板、兩件上座板和下座,連接板、加強板為槽形結構,焊接在兩件上座板上下兩端外側,形成一個整體盒式結構的上座,上座后端通過一個軸與鉸鏈臂連接,形成第一個鉸鏈,前端通過另一個軸與下座連接,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吉安,賈霞,龐瑞芬,張蘭菊,劉君義,王繼偉,李明峰,劉志堅,申廣英,劉海龍,張麗,童麟,李金梅,李司武,吳金龍,王瑞英,王文琦,耿梅英,孫秀玲,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