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處理奧貝爾氧化溝內回流系統,包括由外溝、中溝和內溝三個同心橢圓形組成的池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于內溝和外溝的管道,管道位于內溝一端與一個位于內溝水面下的排污泵相連。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以在冬季提高外溝硝化反應效果以提高出水水質。此外,改造后回流混合液帶有較大動能,可以對外溝起到較好的推流效果,減少外溝推流耗能,強化了內回流系統的綜合利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奧貝爾氧化溝系統,尤其是一種水處理奧貝爾氧化溝內回流系統。
技術介紹
奧貝爾氧化溝系統是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其用于實施奧貝爾氧化溝工藝,屬于活性污泥法中的延時曝氣法。奧貝爾氧化溝的溝體通常由三個同心橢圓形溝道組成,污水與回流污泥混合后,由外溝道進入,再依次進入中溝和內溝,在各溝道內循環數十到數百次,最終出水至二沉池。各溝道內安裝有數量不等的轉碟曝氣機,以進行充氧及推流攪拌作用。·與普通氧化溝相比,奧貝爾氧化溝可看作是由外溝、中溝和內溝串聯的一種多級氧化溝。外溝道的功能主要是高效完成碳源氧化、反硝化及大部分硝化,容積通常占氧化溝容積的50% 55%,可去除80%左右的有機物,溶解氧濃度一般在Omg/1 O. 5mg/l之間,在溝道內形成交替耗氧和大區域的缺氧環境,可較高程度地同時進行“硝化和反硝化”,脫氮效果明顯,氨氮的去除率可高達90% ;同時,由于溝道中大部分區域溶解氧在Omg/1 O. 5mg/l之間,氧傳遞作用是在氧虧條件下進行的,氧的轉移速率有所提高,節能效果明顯。中溝道是聯系外溝與內溝的過渡段,進行互補調節,進一步去除剩余的有機物及繼續完成氨氮硝化,并可充分發揮外溝道或內溝道的強化作用,有利于保證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中溝道容積一般占25% 30%,溶解氧濃度控制在1. Omg/1左右。內溝道主要是為了確保氧化溝出水水質,溶解氧濃度約在2. Omg/1左右,以保證有機物和氨氮較高的去除率,同時保證出水帶有足夠的溶解氧進入二沉池,抑制磷的釋放。內溝道容積約占氧化溝總容積的15% 20%。申請人:所在的污水處理公司,即采用了奧貝爾氧化溝系統進行污水處理。但申請人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在冬季低溫運行時,外溝中硝化反應效果較差,影響了 COD、TN和NH3-N去除效果,導致出水水質不穩定。如果在外溝增加曝氣機以提高外溝溶氧量,則容易破壞現有布局,且會增加較高的設備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怎樣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以在冬季提高外溝硝化反應效果以提高出水水質的水處理奧貝爾氧化溝內回流系統。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中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水處理奧貝爾氧化溝內回流系統,包括由外溝、中溝和內溝三個同心橢圓形組成的池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于內溝和外溝的管道,管道位于內溝一端與一個位于內溝水面下的排污泵相連。本技術中,增設了排污泵和管道可以將內溝水回流到外溝,這樣,在基本不改變外溝現有布局的情況下,能夠將內溝高NO- X濃度、高溶解氧濃度的混合液回流至外溝,與外溝高碳源、高污染物濃度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后,能夠提高外溝溶氧量,使水力停留時間對應溶解氧的分布得到優化。提高了外溝的硝化反應效果,提高了水處理效果。作為優化,所述內溝和中溝之間的墻體上,以及中溝和外溝之間的墻體上設置有水平穿孔,所述管道穿過于所述水平穿孔內。這樣,使管道直接從墻體下部穿過墻體到達外溝,不增加水管高度,可以降低水管長度和減輕排污泵的負荷。同時能夠使管道得到很好的定位。作為優化,所述管道位于外溝一端端頭位于外溝進水口位置的中部,且端頭出水方向與外溝水流方向一致。這樣可以使回流液直接和外溝進水混合,同時,管道出水方向和外溝水流方向一致可以起到輔助推流效果,利于水的流動。作為優化,所述管道位于外溝一端安裝有用于防止污水從外溝流入管道的單向·閥。這樣,可以防止排污泵停運時外溝內溝之間形成短流,污水直接從外溝進入內溝。作為優化,還設置有排污泵定位機構用于將所述排污泵安裝定位在內溝中,所述排污泵定位機構包括提拉導軌、提拉支架和提拉繩,所述提拉導軌豎向設置在內溝溝壁上,所述排污泵可上下滑動地套接在提拉導軌上,提拉支架固定設置在提拉導軌上方的內溝溝岸上且在提拉支架上設置有定滑輪,所述提拉繩一端固定在排污泵上,另一端向上繞過提拉支架上的定滑輪后向下固定到內溝溝岸上。這樣,操作者可以在溝岸上通過拉動提拉繩實現排污泵的提拉,省時省力,便于維檢和更換排污泵,也實現了對排污泵的定位,避免被水流沖走。綜上所述,本技術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以在冬季提高外溝硝化反應效果以提高出水水質。此外,改造后回流混合液帶有較大動能,可以對外溝起到較好的推流效果,減少外溝推流耗能,強化了內回流系統的綜合利用。附圖說明圖1為采用了本技術的奧貝爾氧化溝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單獨本技術結構的正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下圖1和圖2所示,一種水處理奧貝爾氧化溝內回流系統,包括由外溝1、中溝2和內溝3三個同心橢圓形組成的池體,其中,還包括連接于內溝I和外溝3的管道4,管道4位于內溝一端與一個位于內溝水面下的排污泵5相連。具體實施時,所述內溝和中溝之間的墻體6上,以及中溝和外溝之間的墻體7上設置有水平穿孔,所述管道4穿過于所述水平穿孔內。所述管道4位于外溝一端端頭位于外溝進水口位置的中部,且端頭出水方向與外溝水流方向一致。所述管道4位于外溝I一端安裝有用于防止污水從外溝流入管道的單向閥。還設置有排污泵定位機構用于將所述排污泵5安裝定位在內溝中,所述排污泵定位機構包括提拉導軌8、提拉支架9和提拉繩10,所述提拉導軌8豎向設置在內溝溝壁上,所述排污泵5可上下滑動地套接在提拉導軌8上,提拉支架9固定設置在提拉導軌上方的內溝溝岸上且在提拉支架9上設置有定滑輪,所述提拉繩10 —端固定在排污泵5上,另一端向上繞過提拉支架上的定滑輪后向下固定到內溝溝岸上。具體實施時,所述排污泵可以采用潛污軸流式排污泵,管徑可以采用DN529mm,管道回流比可以為240%,使其實施效果更好。本技術中,在奧貝爾氧化溝內增設內溝至外溝的內回流系統,可將內溝高NO&濃度、高溶解氧濃度的混合液回流至外溝,與外溝高碳源、高污染物濃度的混合液充分混合。更加具體地說,本技術具體實施后使得奧貝爾氧化溝具有了以下優點。KTN,COD等污染物去除效率得到提升。內溝高溶解氧濃度的混合液回流至外溝,可適度的提高外溝溶解氧濃度,為外溝道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提供較好的溶解氧梯·度水平,使溶解氧梯度得到進一步優化。內回流比達到240%,可將內溝富含NOj濃度的混合液回流至外溝,與外溝碳源充足的原水充分接觸混合,可強化系統的脫氮功能。水力停留時間(HRT)的分布也得到優化,原HRT分布為“外溝(HRT :8. 8h)、中溝(HRT :5.8 h)、內溝(HRT :4. 2 h)”,改造后,外溝HRT調整為“(前段HRT :2. 0h,后段HRT :6. 8h)。其中外溝前段回流到外溝的高溶解氧濃度可強化硝化反應的進行;后段內回流的高NO I濃度可進一步強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的進行,使脫氮效果更徹底。同時,改造前只能通過外回流將二沉池含NO -χ濃度的污泥回流至外溝,增加內回流系統后,可將富含高NO X濃度的內溝混合液充分回流至外溝,強化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確保了水質穩定,提高了冬季運行的穩定性,降低了超標風險。2、增強了工藝調控的靈活性。外溝共4組曝氣機,改造前需全部運行,增設內回流系統后,其中2組可采用“2組曝氣機正常運行/ 一組正常運行另一組低速運行/內回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處理奧貝爾氧化溝內回流系統,包括由外溝、中溝和內溝三個同心橢圓形組成的池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于內溝和外溝的管道,管道位于內溝一端與一個位于內溝水面下的排污泵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處理奧貝爾氧化溝內回流系統,包括由外溝、中溝和內溝三個同心橢圓形組成的池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于內溝和外溝的管道,管道位于內溝一端與一個位于內溝水面下的排污泵相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奧貝爾氧化溝內回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溝和中溝之間的墻體上,以及中溝和外溝之間的墻體上設置有水平穿孔,所述管道穿過于所述水平穿孔內。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處理奧貝爾氧化溝內回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位于外溝一端端頭位于外溝進水口位置的中部,且端頭出水方向與外溝水流方向一致。4.如權利要求1或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龐子山,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市渝西水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