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用于細粒煤選前干法分級的噴射式脫粉機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542916 閱讀: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6:11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煤炭洗選前脫粉分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細粒煤選前干法分級的噴射式脫粉機。本脫粉機包括采用交叉氣流噴射分級方式的一次分級區和采用切線氣流噴射旋轉分級方式的二次分級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首先使物料在下降過程中受到水平噴射流和豎向噴射流的綜合作用,在交叉氣流的作用下得到強化分級,經過一次分級后的過渡段物料將進入二次分級區中進行二次分級,二次分級區中引入向下負壓以保證物料的順利排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篩孔堵塞問題,無論氣流方向、大小以及物料收集排放口大小、位置都實現可控可調,實現了分級粒度從0~13mm根據需求任意的調控,即實現了6mm粒度級的篩分,為動力煤脫粉入洗提供一項新技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煤炭洗選前脫粉分級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細粒煤選前干法分級的噴射式脫粉機
    技術介紹
    我國動力煤資源豐富,但是由于我國動力煤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這種地域分布特點決定了我國煤炭的“北煤南運”和“西煤東運”的煤炭運銷結構,而我國在煤炭運輸上卻存在運力上的不足,隨著我國大型坑口電站的建設和發展,改輸煤為輸電已然成為必然趨勢。隨著采煤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原煤中粉煤含量大大增加,粒徑小于13mm的末煤含量有時高達70% 80%,且煤種多為低變質煙煤(長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我國低變質煙煤的煤質最大特點是低灰、低硫者居多,原煤平均灰分可達到15%以下,因此如果能夠直接分離作為坑口電廠發電用煤,將極大地節省運力以緩解運力不足問題,同時間接提高塊煤的入選比例。如果采用濕法對這些細粒煤進行入選,則不但煤泥回收系統復雜、回收率低,而且投資大,生產費用高,在浪費資源的同時還造成了對環境的破壞。對于干法選煤,盡管取得一定的成效,如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和FX型、FGX型干選機等的應用,也符合干旱少水的西部、北部地區煤炭洗選環境,但干法選煤分選的有效下限粒度為6_,且實際生產中使用的分級篩對6_及以下粒度級的篩分分級仍經常出現篩孔堵塞問題,且煤種適應性差,保證不了分級效率。而坑口電廠用循環流化床鍋爐要求入料粒度小于8mm,因此如何實現6mm粒度級的篩分,以滿足全粒級干法的分級、分選要求和確保循環流化床爐發電用煤,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細粒煤選前干法分級的噴射式脫粉機,本脫粉機能夠實現分級粒度從0 13mm根據需求任意的調控,從而也就實現了 6mm粒度級的篩分,滿足了全粒級干法的分級、分選要求和確保了循環流化床爐發電用煤,從而大大提高了分級和干燥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細粒煤選前干法分級的噴射式脫粉機,其包括如下組成部分一次分級區,一次分級區包括設置在支架上的第一分級倉,第一分級倉上設置有給料槽、除塵口和交叉氣流噴射分級機構,所述給料槽和除塵口分設在第一分級倉的兩側,第一分級倉的下側設置有第一粗物料排放管、過渡段物料排放管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所述第一粗物料排放管、過渡段物料排放管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的收集排放口均朝上設置以便于收集一次分級后的物料;所述第一粗物料排放管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的排料口均伸出在第一分級倉的外側,所述過渡段物料排放管的排料口與二次分級區的進料口相連通;二次分級區,二次分級區中設有風力旋轉驅動分級機構,風力旋轉驅動分級機構的進料口與過渡段物料排放管的排料口相連通,所述風力旋轉驅動分級機構的下側設置有二次細顆粒物料落料區和二次粗顆粒物料落料區。同時本技術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得以進一步實現優選的,所述交叉氣流噴射分級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一分級倉一側的水平氣流噴射管和設置在第一分級倉上側的下吹氣流噴射管,所述給料槽與水平氣流噴射管相連通;所述第一粗物料排放管、過渡段物料排放管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自靠近水平氣流噴射管一側向遠離水平氣流噴射管一側依次設置。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粗物料排放管、過渡段物料排放管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的收集排放口均呈橫向布設在水平氣流噴射管噴出氣流的前側。優選的,所述水平氣流噴射管的出風口處設置有便于氣流和物料均勻分布的氣流分布器;下吹氣流噴射管的送風口橫向布設在水平氣流噴射管噴出氣流的前側。進一步的,所述下吹氣流噴射管沿水平氣流噴射管噴出氣流的前進方向依次設置有多個。更進一步的,所述下吹氣流噴射管與第一分級倉為活動連接;或者下吹氣流噴射管的管口朝向角度可調。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粗物料排放管的收集排放口和過渡段物料排放管的收集排放口、過渡段物料排放管的收集排放口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的收集排放口之間均設置有隔板。進一步的,所述隔板與第一分級倉為活動連接。優選的,所述二次分級區中的風力旋轉驅動分級機構包括封閉狀的物料分級區和落料區;所述物料分級區包括二次高壓噴射風管、彎管緩沖構件和導風板,所述二次高壓噴射風管的管身上設置有與過渡段物料排放管相連通的進料口,且二次高壓噴射風管與彎管緩沖構件相連通,彎管緩沖構件的出料口朝向導風板一側設置,所述導風板呈光滑的彎弧狀且設置多個,多個導風板所圍成的區域構成物料分級區出料端,相鄰導風板之間構成通向物料分級區出料端的導風通道,且所述導風通道的進風端的上方設置有氣孔;所述物料分級區出料端與落料區相連通。進一步的,所述落料區包括第二分級倉,第二分級倉內設置有落料筒,落料筒的上部呈敞口狀,且落料筒的上部敞口設置在物料分級區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落料筒的上部敞口面積小邊緣位于物料分級區出料端的開口邊緣的內側;所述落料筒的內部構成供二次細顆粒物料通過的二次細顆粒物料落料區,落料筒的外壁與第二分級倉的內壁之間構成供二次粗顆粒物料通過的二次粗顆粒物料落料區;所述落料筒的出料口處設置有使落料筒內部為負壓區域的抽風機。本技術的有益效果I)、本技術在一次分級區中采用交叉氣流噴射分級方式,在二次分級區中采用切線氣流噴射旋轉分級方式。在一次分級區中,物料在下降過程中受到水平高壓噴射流作用的同時受到來自上方的豎向噴射流作用,在交叉流的作用下強化了分級作用,實現了細物料和粗物料的有效分離。第一分級倉下側的過渡段物料排放管將過渡段物料引入二次分級區,過渡段物料通過切線氣流噴射旋轉進行二次分級和排粗,且二次分級區引入向下負壓,確保了在要求分級粒度較大時,物料能夠順利排出而不留粗。本技術在提高了分級效率的同時改變了傳統動力煤選前必須用篩子脫粉、分級的現狀,去除了分級篩,從根本上解決了篩孔堵塞問題,而且本技術中的氣流方向、氣流大小以及物料收集排放口的大小、位置都實現可控可調,實現分級粒度從O 13mm根據需求任意的調控,為動力煤分級脫粉入洗提供一項新技術。2)、本技術將傳統篩分機難以突破的13mm篩分粒度下限提高到6mm,滿足了干法選煤用設備6_篩分粒度的最佳下限,對提高干法選煤分選效率具有重大意義,也符合我國動力煤的洗選加工重點向西部和北部干旱少水地區轉移的戰略需要。3)、本技術能夠提高半入洗濕法選煤最佳入洗下限,提高入洗比例,優化產品結構,同時簡化煤泥水處理體統,減少煤泥量,實現了動力煤選煤廠經濟效益最大化。4)、本技術將能夠實現8_級粒度的分級,可直接作為循環流化床發電用沒,促進變輸煤為輸電的戰略轉變。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3為第一分級倉的俯視圖。圖4為第一分級倉去掉頂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風力旋轉驅動分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注符號的含義如下10-—次分級區 20-二次分級區 21-二次高壓噴射風管22-彎管緩沖構件 23-導風板 24-氣孔25-物料分級區出料端 26-落料筒27- 二次細顆粒物料落料區 28- 二次粗顆粒物料落料區29-第二分級倉 30-第一分級倉 31-水平氣流噴射管311-給料槽 32-下吹氣流噴射管 33-除塵口34-第一粗物料排放管 35-過渡段物料排放管36-第一細物料排放管 37-隔板 40-支架341-第一粗物料排放管的收集排放口351-過渡段物料排放管的收集排放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細粒煤選前干法分級的噴射式脫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組成部分:一次分級區(10),一次分級區(10)包括設置在支架(40)上的第一分級倉(30),第一分級倉(30)上設置有給料槽(311)、除塵口(33)和交叉氣流噴射分級機構,所述給料槽(311)和除塵口(33)分設在第一分級倉(30)的兩側,第一分級倉(30)的下側設置有第一粗物料排放管(34)、過渡段物料排放管(35)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36),所述第一粗物料排放管(34)、過渡段物料排放管(35)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36)的收集排放口均朝上設置以便于收集一次分級后的物料;所述第一粗物料排放管(34)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36)的排料口均伸出在第一分級倉(30)的外側,所述過渡段物料排放管(35)的排料口與二次分級區(20)的進料口相連通;二次分級區(20),二次分級區(20)中設有風力旋轉驅動分級機構,風力旋轉驅動分級機構的進料口與過渡段物料排放管(35)的排料口相連通,所述風力旋轉驅動分級機構的下側設置有二次細顆粒物料落料區(27)和二次粗顆粒物料落料區(2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細粒煤選前干法分級的噴射式脫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組成部分一次分級區(10),一次分級區(10)包括設置在支架(40)上的第一分級倉(30),第一分級倉(30)上設置有給料槽(311)、除塵口(33)和交叉氣流噴射分級機構,所述給料槽 (311)和除塵口(33)分設在第一分級倉(30)的兩側,第一分級倉(30)的下側設置有第一粗物料排放管(34)、過渡段物料排放管(35)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36),所述第一粗物料排放管(34)、過渡段物料排放管(35)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36)的收集排放口均朝上設置以便于收集一次分級后的物料;所述第一粗物料排放管(34)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36)的排料口均伸出在第一分級倉(30)的外側,所述過渡段物料排放管(35)的排料口與二次分級區(20)的進料口相連通;二次分級區(20),二次分級區(20)中設有風力旋轉驅動分級機構,風力旋轉驅動分級機構的進料口與過渡段物料排放管(35)的排料口相連通,所述風力旋轉驅動分級機構的下側設置有二次細顆粒物料落料區(27)和二次粗顆粒物料落料區(2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細粒煤選前干法分級的噴射式脫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氣流噴射分級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一分級倉(30) —側的水平氣流噴射管(31)和設置在第一分級倉(30)上側的下吹氣流噴射管(32),所述給料槽(311)與水平氣流噴射管(31)相連通;所述第一粗物料排放管(34)、過渡段物料排放管(35)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 (36)自靠近水平氣流噴射管(31) —側向遠離水平氣流噴射管(31) —側依次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細粒煤選前干法分級的噴射式脫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粗物料排放管(34)、過渡段物料排放管(35)和第一細物料排放管(36)的收集排放口均呈橫向布設在水平氣流噴射管(31)噴出氣流的前側。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細粒煤選前干法分級的噴射式脫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氣流噴射管(31)的出風口處設置有便于氣流和物料均勻分布的氣流分布器;所述下吹氣流噴射管(32)的送風口橫向布設在水平氣流噴射管(31)噴出氣流的前側。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細粒煤選前干法分級的噴射式脫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吹氣流噴射管(32)沿水平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超閔凡飛張愛菊吳東方蘇壯飛代文飛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理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久久精品无码av|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日韩A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手机免费看|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老熟妇|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mv| 无码少妇A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