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可在危險時刻減少系繩時間,提高出逃速度、且可以在短時間內反復使用的救生提手,屬于機械設備制作
技術介紹
當前,地震等一些自然或人為的災害雖然可以提前預警,但傷亡數字也仍舊不容樂觀。危險一旦降臨,大多數人或沒有防備,或沒有自救能力,使得救援任務繁重而復雜。給人民及國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可以適當降低上述災難所造成的損失,最大限度地提高逃生率、降低生命財產損失的一種救生提手。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救生提手有外殼(I)、鋼絲繩(2)、彈簧片(3)、手柄(4)、鎖環(5)、鎖扣(6)、按鈕(7)組成。其特征是外殼⑴與手柄⑷構成一空心殼體,在空心殼體內部有鋼絲繩(2)以及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可使鋼絲繩(2)恢復原狀的彈簧片(3),在手柄(4)上設置可以對鋼絲繩(2)產生壓力的按鈕(7),按鈕(7)通過調節對鋼絲繩(2)的壓力使得逃生者可以人為控制自身下降速度。鋼絲繩(2)的一端與彈簧片⑶連接,另一端連接鎖扣¢),鎖扣(6)可以與鎖環(5)扣合,鎖環(5)焊接在外殼(1)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救生提手的特殊設計,去掉了系繩的環節,使得在逃生過程中不僅贏得更多的逃生時間,而且避免了因繩結的不合理而造成的二次損傷。附圖說明附圖1為救生提手的剖視圖;附圖2為救生提手的使用效果圖。圖中1.外殼、2.鋼絲繩、3.彈簧片、4.手柄、5.鎖環、6.鎖扣、7.按鈕、8.固定參照物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對救生提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的救生提手是外殼(I)與手柄(4)構成一空心殼體,在空心殼體內部有鋼絲繩(2)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救生提手,包括外殼(1)與手柄(4),其特征是:外殼(1)與手柄(4)構成一空心殼體,在空心殼體內部有鋼絲繩(2)以及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可使鋼絲繩(2)恢復原狀的彈簧片(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救生提手,包括外殼⑴與手柄(4),其特征是外殼⑴與手柄⑷構成一空心殼體,在空心殼體內部有鋼絲繩(2)以及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可使鋼絲繩(2)恢復原狀的彈黃片⑶。2.如權利要求(I)所述...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