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便攜式血管顯影儀,其包括外殼和呈7字形的拉桿;拉桿的底端樞接在外殼的側面上,頂端的底部設有一發(fā)光面正對外殼上表面的第一紅外光源板;第一紅外光源板的發(fā)光面上設有一用于圖像拍攝的攝像機;外殼內部設有供電裝置和用于圖像清晰化處理的工控主板;并且外殼的上表面設置有一LCD顯示屏;攝像機和LCD顯示屏兩者的數據端分別數據傳輸連接工控主板上對應的I/O端;供電裝置的輸出端電性連接工控主板的電源輸入端;工控主板的電源輸出端電性連接攝像機、LCD顯示屏、第一紅外光源板三者的電源端。該便攜式血管顯影儀整體機身輕、體積小、方便外出攜帶,可用于醫(yī)院門診、急救等場合的輔助靜脈穿刺。(*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便攜式血管顯影儀
本技術涉及醫(yī)療器械
,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血管顯影儀。
技術介紹
現有的皮下注射靜脈查找儀的靜脈定位技術受環(huán)境光線影響大,導致圖像不清晰,特別對于深膚色、肥胖人群,其靜脈定位效果更差。而目前市面上還出現了一些采用紅外技術對靜脈進行定位的臺式靜脈顯像儀,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的皮下注射靜脈查找儀所存在的缺陷。這些臺式靜脈顯像儀的結構主要包括用于放置臺式計算機和醫(yī)療用品的車身、固定在車身底部并用于推動車身運動的滑輪裝置和把手、固定在車身頂部的車身立柱、安裝在車身立柱的顯示器、攝像頭和紅外光源。其工作原理是人體皮下靜脈對紅外光有明顯的吸收作用,而人體其它組織對紅外光吸收程度則小很多,所以紅外光源提供的紅外光照射到被測目標上時,照射區(qū)域內的靜脈與除靜脈之外的皮膚組織就會產生顯影反差,攝像機拍攝該顯影反差并傳送到臺式計算機上進行清晰化處理,經過清晰化處理后所得到的實時、清晰的靜脈圖像輸出到顯示器上顯示。但是,這樣結構的臺式靜脈顯像儀由于采用了臺式計算機作為圖形清晰處理裝置,不但重量大,體積大,而且車身還需要制成一個較大的體積才可以容納臺式計算機,同時車身立柱是固定設置在車身的頂部,則進一步增大了臺式靜脈顯像儀的整體體積。所以, 由于臺式靜脈顯像儀的整體機身偏重和體積過大,導致臺式靜脈顯像儀只能作小范圍的移動,不能外出攜帶,不能用于醫(yī)院門診、急救等場合的輔助靜脈穿刺。同時,為了使臺式靜脈顯像儀可以作小范圍的移動,還必須配備滑輪裝置和把手等部件,這就進一步增加了臺式靜脈顯像儀的機身重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受環(huán)境光影響,即使在沒有燈光的情況也能顯示出的清晰的實時圖像,而且整體機身輕、體積小、方便外出攜帶,可以用于醫(yī)院門診、急救等場合的輔助靜脈穿刺的便攜式血管顯影儀。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內容具體如下便攜式血管顯影儀,其包括外殼和呈7字形的拉桿;所述拉桿的底端樞接在所述外殼的側面上,頂端的底部設有一發(fā)光面正對所述外殼上表面的第一紅外光源板;第一紅外光源板的發(fā)光面上設有一用于圖像拍攝的攝像機;所述外殼內部設有供電裝置和用于圖像清晰化處理的工控主板;并且外殼的上表面設置有一 IXD顯示屏;攝像機和IXD顯示屏兩者的數據端分別數據傳輸連接工控主板上對應的I/O端;供電裝置的輸出端電性連接工控主板的電源輸入端;工控主板的電源輸出端電性連接攝像機、IXD顯示屏、第一紅外光源板三者的電源端。本技術的便攜式血管顯影儀使用了工控主板代替?zhèn)鹘y(tǒng)的臺式計算機作為圖像清晰化處理裝置,體積小、重量小,不但減少了用于安裝圖像清晰化處理裝置的外殼體積,而且可以減少便攜式血管顯影儀的整體機身重量和體積。同時,由于拉桿樞接外殼,在不使用的時候,就可以把攝像部分(即攝像機和第一紅外光源板)收折起來,進一步減少便攜式血管顯影儀的整體體積,便于使用者將便攜式血管顯影儀放入手提箱內進行攜帶。優(yōu)選地,所述外殼的右側面上伸出一沿左右方向水平設置的第一樞軸;所述拉桿的底端設有一孔徑與所述第一樞軸外徑相匹配的第一開孔;所述第一開孔與所述第一樞軸間隙相配。為了可以在不使用時平放IXD顯示屏,進一步減少便攜式血管顯影儀的整體體積,從而更便于使用者攜帶,優(yōu)選地,所述外殼的上表面設有一與所述LCD顯示屏相匹配的凹位;所述LCD顯示屏的底端通一第二樞軸樞接在所述凹位的其中一條側邊的內側d_LCD 顯示屏在第一工位與第二工位之間轉換,當IXD顯示屏位于第一工位時,該IXD顯示屏的顯示面與凹位之間形成一為鈍角的夾角;當LCD顯示屏位于第二工位時,該LCD顯示屏的顯示面位于所述凹位內。為了對被測目標與攝像機的距離進行焦距調節(jié),優(yōu)選地,攝像機上還設有一可調節(jié)距焦鏡頭。為了在調試設備參數時連接人機交互的外設,優(yōu)選地,本技術的便攜式血管顯影儀還包括一用于連接外部鼠標或鍵盤的USB接口 ;所述USB接口數據傳輸連接工控主板上對應的I/O端。為了備份,優(yōu)選地,本技術的便攜式血管顯影儀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外殼上表面的第二紅外光源板和設置在第二紅外光源板發(fā)光面上的可拆卸導光蓋;所述第二紅外光源板的發(fā)光面還正對第一紅外光源板的發(fā)光面;所述可拆卸導光蓋包括支撐部、握持部和導光孔;所述支撐部的底部連接所述第二紅外光源板的發(fā)光面,頂部連接所述握持部;所述導光孔正對第二紅外光源板的發(fā)光面并沿垂直方向同時貫穿所述支撐部和握持部;所述工控主板的電源輸出端還電性第二紅外光源板的電源端。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部呈喇叭形;所述握持部呈圓球形。當第二紅外光源板所發(fā)出的紅外線穿過導光孔時, 讓人手握住握持部,就可以在握持部的作用下拉緊人手表面的皮膚, 更加方便靜脈穿刺。為了可以選擇性地使用外接直流電源和內置于外殼的直流電源進行供電,優(yōu)選地,所述供電裝置包括電源輸入DC座、電池、電池開關和電源管理電路板;所述電源輸入DC 座電性連接電源管理電路板的第一輸入端;所述電池通過所述電池開關連接電源管理電路板的第二輸入端;所述工控主板的電源輸入端電性連接電源管理電路板的輸出端。為了可以控制工控主板的開關以及選擇使用第一紅外光源板和第二紅外光源板中的一個或兩個作為紅外光源,優(yōu)選地,本技術的便攜式血管顯影儀還包括一設于所述外殼上表面的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包括第一紅外光源按鍵、第二紅外光源按鍵和工控主板開關按鍵;所述工控主板開關按鍵數據傳輸連接工控主板的控制端;所述工控主板的電源輸出端通過一觸發(fā)開關電路電性連接第一紅外光源板和第二紅外光源板兩者的電源端;所述第一紅外光源按鍵和第二紅外光源按鍵分別數據傳輸連接在觸發(fā)開關電路的兩個不同的控制端上。為了可以實時地顯示作為內置直流電源的電池的電量,優(yōu)選地,所述操作面板還包括一電池電量指示燈;所述電池電量指示燈電性連接電源管理電路板的指示燈端。優(yōu)選地,所述工控主板為min1-1TX主板或其他具有與mini_ITX主板相同功能的任何工控主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產生了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的便攜式血管顯影儀使用了工控主板代替?zhèn)鹘y(tǒng)的臺式計算機作為圖像清晰化處理裝置,體積小、重量小,不但減少了用于安裝圖像清晰化處理裝置的外殼體積,而且可以減少便攜式血管顯影儀的整體機身重量和體積。同時,由于拉桿樞接外殼,在不使用的時候,就可以把攝像部分(即攝像機和第一紅外光源板)收折起來,進一步減少便攜式血管顯影儀的整體體積,便于使用者將便攜式血管顯影儀放入手提箱內進行攜帶。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圖1為本技術的便攜式血管顯影儀較優(yōu)選實施例的機械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便攜式血管顯影儀較優(yōu)選實施例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其中,101、外殼;102、拉桿;103、第一紅外光源板;104、攝像機;105、供電裝置; 106、工控主板;107、LCD顯示屏;108、USB接口 ;109、第二紅外光源板;110、可拆卸導光蓋; 111、操作面板;201、凹位;202、顯示面;203、可調節(jié)距焦鏡頭;204、支撐部;205、握持部; 206、導光孔;207、電源輸入DC座;208、電池;209、電池開關;210、電源管理電路板;211、 第一紅外光源按鍵;212、第二紅外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便攜式血管顯影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殼和呈7字形的拉桿;所述拉桿的底端樞接在所述外殼的側面上,頂端的底部設有一發(fā)光面正對所述外殼上表面的第一紅外光源板;第一紅外光源板的發(fā)光面上設有一用于圖像拍攝的攝像機;所述外殼內部設有供電裝置和用于圖像清晰化處理的工控主板;并且外殼的上表面設置有一LCD顯示屏;攝像機和LCD顯示屏兩者的數據端分別數據傳輸連接工控主板上對應的I/O端;供電裝置的輸出端電性連接工控主板的電源輸入端;工控主板的電源輸出端電性連接攝像機、LCD顯示屏、第一紅外光源板三者的電源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便攜式血管顯影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殼和呈7字形的拉桿;所述拉桿的底端樞接在所述外殼的側面上,頂端的底部設有一發(fā)光面正對所述外殼上表面的第一紅外光源板;第一紅外光源板的發(fā)光面上設有一用于圖像拍攝的攝像機;所述外殼內部設有供電裝置和用于圖像清晰化處理的工控主板;并且外殼的上表面設置有一 IXD顯示屏;攝像機和 LCD顯示屏兩者的數據端分別數據傳輸連接工控主板上對應的I/O端;供電裝置的輸出端電性連接工控主板的電源輸入端;工控主板的電源輸出端電性連接攝像機、IXD顯示屏、第一紅外光源板三者的電源端。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血管顯影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右側面上伸出一沿左右方向水平設置的第一樞軸;所述拉桿的底端設有一孔徑與所述第一樞軸外徑相匹配的第一開孔;所述第一開孔與所述第一樞軸間隙相配。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血管顯影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上表面設有一與所述LCD顯示屏相匹配的凹位;所述LCD顯示屏的底端通一第二樞軸樞接在所述凹位的其中一條側邊的內側;該IXD顯示屏在第一工位與第二工位之間轉換,當IXD顯示屏位于第一工位時,該LCD顯示屏的顯示面與凹位之間形成一為鈍角的夾角;當LCD顯示屏位于第二工位時,該LCD顯示屏的顯示面位于所述凹位內。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血管顯影儀,其特征在于攝像機上還設有一可調節(jié)距焦鏡頭。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血管顯影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用于連接外部鼠標或鍵盤的USB接口 ;所述USB接口數據傳輸連接工控主板上對應的I/O端。6.如權利要求1-5任何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清華,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德米醫(yī)用設備有限公司,張清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