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榨汁機的罩蓋,是一種榨汁機進料口機構,是針對解決現(xiàn)有同類產(chǎn)品的罩蓋結構設計欠佳,導致電機和榨汁組件使用壽命較短的技術問題而設計。該機構包括塞棒、進料圈蓋、進料罩、密封圈蓋、塞棒蓋;所述塞棒的一端置入進料罩內的棒孔,塞棒的另一端設有塞棒蓋;其要點是所述進料罩中棒孔的榨汁組件側進料口端設有螺旋槽,該端塞棒的棒孔孔口平面高度低于該端進料罩的榨汁組件側水平面高度;所述進料罩的棒孔為偏心孔,棒孔的進料口螺旋槽為半弧形螺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利于榨汁機使用壽命的提高,其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應用范圍廣,穩(wěn)定性、安全性好;適用于同類榨汁機的罩蓋,及其同類產(chǎn)品的結構改進。(*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榨汁機進料口機構
本技術涉及榨汁機的罩蓋,是一種榨汁機進料口機構。
技術介紹
榨汁機,或稱攪拌機、果汁機,是一種主要用于果蔬榨汁的小型家用電器。傳統(tǒng)榨 汁機通過刀片旋轉實現(xiàn)物料的渣汁分離,現(xiàn)有另一些榨汁機通過喇叭型的榨汁刀網(wǎng)實現(xiàn)物 料的渣汁分離。上述榨汁機的進料口分為小口徑和大口徑,但無一例外的進料口都是上下 直通型的結構;在榨汁時要用推料器,把物料按壓下去,并且要按到底,才能將物料推入刀 片或榨汁刀網(wǎng),使物料的渣汁充分分離。其推料器的長度一般與進料口的深度一致,否則不 能把物料全部按壓下去;但上述結構和使用方式一定要對推料器用力按壓,從而對電機的 負載要求較高;同時,電機的負載直接影響榨汁機的使用壽命。此類榨汁機如中國專利文獻 刊載的申請?zhí)?01120461484. 1,授權公告日2012. 07. 25,技術名稱為“榨汁機”,該榨 汁機包括外殼、榨汁組件、驅動組件,其特征在于榨汁組件包括有榨汁體和過濾網(wǎng)罩,榨汁 體為一能由所述驅動組件驅動旋轉的柱狀轉子,榨汁體的上半部開設有一能和外殼的進料 口對應相通的缺口,榨汁體沿外周面形成有螺旋齒,榨汁體可轉動地設置于所述過濾網(wǎng)罩 之內,過濾網(wǎng)罩固定設置在所述外殼之中。此類榨汁機與現(xiàn)有同類產(chǎn)品相同,其螺旋結構主 要涉及榨汁機構,而未涉及進料口。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向本領域提供一種榨汁機進料口機構,使 其解決現(xiàn)有同類產(chǎn)品的罩蓋結構設計欠佳,導致電機和榨汁組件使用壽命較短的技術問 題。其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榨汁機進料口機構,該機構包括塞棒、進料圈蓋、進料罩、密封圈蓋、塞棒蓋; 所述塞棒的一端置入進料罩內的棒孔,塞棒的另一端設有塞棒蓋;進料罩的榨汁組件側與 中座扣合,中座內設有榨汁組件,中座與主機座連接,中座設有出渣口,主機座設有開關和 電機;進料罩另一側的出渣口與集渣杯扣合。這樣,啟動主機座的開關,主機座內的電機開 始工作,電機帶動中座內的榨汁組件工作;物料加工成條塊狀或塊狀后,放入進料罩的棒 孔,并通過塞棒推送至中座內的榨汁組件,通過榨汁組件實現(xiàn)渣汁分離,果渣通過進料罩的 出渣口匯聚于集渣杯,果汁通過出汁口排出中座。同時,上述榨汁組件為榨汁刀網(wǎng)或刀片。 其結構設計要點是所述進料罩中棒孔的榨汁組件側進料口端設有螺旋槽,該端塞棒的棒孔 孔口平面高度低于該端進料罩的榨汁組件側水平面高度。即物料通過塞棒推入進料罩的棒 孔后,物料無需通過塞棒徹底推動至中座內的榨汁組件,物料通過棒孔進料口端的螺旋槽 自動落入中座內;從而降低和減輕塞棒對中座的壓力,提高中座內榨汁組件和主機座內電 機的使用壽命。所述進料罩的棒孔為偏心孔,棒孔的進料口螺旋槽為半弧形螺旋。上述結構的棒 孔和螺旋槽便于螺旋槽內的物料通過自旋落入中座內,而較難停留在螺旋槽上。所述進料罩外徑的罩蓋面邊沿對稱設有扣槽,扣槽呈“U”字形;進料罩通過扣槽、 罩蓋扣與主機座連接,罩蓋扣呈條形。罩蓋扣便于主機座、中座、進料罩之間裝卸和固定,以 及中座內榨汁組件的清洗。所述進料罩的棒孔外孔口設有進料圈蓋,進料罩的塞棒側罩口設有密封圈蓋。通 過進料圈蓋便于棒孔的外徑孔封裝,防止物料落入棒孔的偏心孔鏤空側;密封圈蓋便于進 料罩與中座之間的密封,防止果汁溢出進料罩和中座。本技術有利于榨汁機使用壽命的提高,其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應用范圍 廣,穩(wěn)定性、安全性好;適用于同類榨汁機的罩蓋,及其同類產(chǎn)品的結構改進。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一。圖3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二。圖4是本技術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一。圖5是本技術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二。圖6是本技術的使用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圖中序號的名稱為1、塞棒,2、進料圈蓋,3、進料罩,301、扣槽,302、棒孔,3021、螺 旋槽,303、出渣口,4、密封圈蓋,5、塞棒蓋,6、主機座,7、集渣杯,8、罩蓋扣,9、中座。具體實施方式現(xiàn)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結構和使用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 圖5所示,該機 構的塞棒I 一端置入進料罩3內的棒孔302,棒孔為偏心孔,該端進料罩的塞棒側罩口設有 密封圈蓋4;進料罩中棒孔的榨汁組件側進料口端設有螺旋槽3021,進料口螺旋槽為半弧 形螺旋,該端塞棒的棒孔孔口平面高度低于該端進料罩的榨汁組件側水平面高度。塞棒的 另一端設有塞棒蓋,該端進料罩的棒孔外孔口設有進料圈蓋2 ;進料罩外徑的罩蓋面邊沿 對稱設有扣槽301,扣槽呈“U”字形。如圖6所示,進料罩的榨汁組件側與中座9扣合,中座 內設有榨汁組件,中座與主機座6連接,中座設有出渣口,主機座設有開關和電機;進料罩 另一側的出渣口 303與集渣杯7扣合,進料罩通過扣槽、罩蓋扣8與主機座連接,罩蓋扣呈 條形。使用時,物料加工成條狀或塊狀后,放入進料罩的棒孔,并通過塞棒推送至中座內 的榨汁組件;物料在塞棒的推送過程中,由于塞棒的榨汁組件側棒孔孔口平面高度低于該 端進料罩的榨汁組件側水平面高度,物料僅推送至棒孔的孔口附近,螺旋槽內的物料通過 自旋落入中座內。中座的出汁口放置杯子,啟動主機座的開關,主機座內的電機開始工作, 電機帶動中座內的榨汁組件工作;通過榨汁組件實現(xiàn)渣汁分離,果渣通過進料罩的出渣口 匯聚于集渣杯,果汁通過出汁口排出中座,流入杯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榨汁機進料口機構,該機構包括塞棒(1)、進料圈蓋(2)、進料罩(3)、密封圈蓋(4)、塞棒蓋(5);所述塞棒的一端置入進料罩內的棒孔(302),塞棒的另一端設有塞棒蓋;進料罩的榨汁組件側與中座(9)扣合,中座內設有榨汁組件,中座與主機座(6)連接,中座設有出渣口,主機座設有開關和電機;進料罩另一側的出渣口(303)與集渣杯(7)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罩(3)中棒孔(302)的榨汁組件側進料口端設有螺旋槽(3021),該端塞棒(1)的棒孔孔口平面高度低于該端進料罩的榨汁組件側水平面高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榨汁機進料口機構,該機構包括塞棒(I)、進料圈蓋(2)、進料罩(3)、密封圈蓋(4)、塞棒蓋(5);所述塞棒的一端置入進料罩內的棒孔(302),塞棒的另一端設有塞棒蓋;進料罩的榨汁組件側與中座(9)扣合,中座內設有榨汁組件,中座與主機座(6)連接,中座設有出渣口,主機座設有開關和電機;進料罩另一側的出渣口( 303)與集渣杯(7)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罩(3)中棒孔(302)的榨汁組件側進料口端設有螺旋槽(3021 ),該端塞棒(I)的棒孔孔口平面高度低于該端進料罩的榨汁組件側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屠營奎,
申請(專利權)人:屠營奎,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