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不論原稿的長度如何均對原稿賦予適當的量的波幅。該原稿讀取裝置具備在固定的讀取位置讀取輸送來的原稿的讀取單元,并具備:原稿托盤,其載置多張原稿;判別單元,其判別上述原稿托盤上的原稿的長度;送紙單元,其將原稿分離并送出;對位輸送單元,其對由上述送紙單元送出的原稿進行調整處理;第一驅動單元,其進行所述對位輸送單元的旋轉驅動;讀取輸送單元,其將由所述對位輸送單元調整處理后的原稿送入所述讀取位置;第二驅動單元,其進行所述讀取輸送單元的旋轉驅動;控制單元,其根據由所述判別單元得出的判別結果來改變所述對位輸送單元和所述讀取輸送單元之間的相對的輸送速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過頁式(sheet-through)原稿讀取裝置,更特定涉及在對位輸送單元與讀取輸送單元之間,使原稿產生波幅(松弛)的原稿讀取裝置。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原稿讀取裝置中,安裝于原稿托盤的各原稿通過整理輥、對位輥以及讀取輥,被輸送至圖像讀取部。其中,通過將原稿在對位輥的輸送速度Vl設定為相對于在讀取輥的輸送速度v2略高,從而在對位輥與讀取輥之間的U形回轉路徑中在原稿上形成波幅。由此,原稿后端從整理輥的密合部脫離時的速度變動被形成于原稿的波幅吸收(例如參 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146337號公報然而,在現有的圖像讀取裝置中,首先存在無法根據原稿的長度賦予適當的波幅量的問題。具體而言,在原稿沿輸送方向為較長的情況下,原稿往往同時橫跨整理輥、對位輥以及讀取輥的全部而存在。在該情況下,容易因在整理輥的負荷轉矩而產生在對位輥的滑動,因此在橫跨全部的輥輸送原稿期間,在對位輥的實際的輸送速度比在讀取輥的實際的輸送速度相對地變小。相反,在原稿沿輸送方向為較短的情況下,有時雖然同時橫跨對位輥和讀取輥雙方,但是不存在于整理輥。在該情況下,由整理輥引起的負荷轉矩相對于原稿的影響會消失,且在橫跨對位輥和讀取輥輸送原稿期間,在對位輥的實際的輸送速度比在讀取輥的實際的輸送速度相對地變大。這樣,根據原稿的長度,而使對位輥的實際的輸送速度產生差異,其結果,在原稿的后端脫離對位輥的時刻,在U形回轉路徑中被賦予的波幅量廣生差異。另外,除此之外,在現有的圖像讀取裝置中,存在無法根據原稿的單位面積重量賦予適當的波幅量的問題。具體而言,若輸送有厚度的、即單位面積重量較重的原稿時,則容易在對位輥產生滑動,因此對位輥的實際的輸送速度變得不穩定。其結果,根據單位面積重量的不同,會在U形回轉路徑中對原稿賦予的波幅量產生差異。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不論原稿的長度或者單位面積重量如何均能夠對原稿賦予適當的量的波幅。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式是一種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具備在固定的讀取位置讀取輸送來的原稿的讀取單元,該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具備原稿托盤,其載置多張原稿;判別單元,其判別所述原稿托盤上的原稿的長度和/或單位面積重量;送紙單元,其將原稿分離并送出;對位輸送單元,其對由所述送紙單元送出的原稿進行調整處理;第一驅動單元,其進行所述對位輸送單元的旋轉驅動;讀取輸送單元,其將利用所述對位輸送單元調整處理后的原稿送入所述讀取位置;第二驅動單元,其進行所述讀取輸送單元的旋轉驅動;以及控制單元,其根據由所述判別單元得出的判別結果來改變所述對位輸送單元和所述讀取輸送單元之間的相對的輸送速度。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式能夠提供不論原稿的長度或單位面積重量如何,均能夠賦予原稿適當的量的波幅的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讀取裝置的大致結構的示意圖。圖2是表示圖1的ADF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自動文件輸送裝置)的框式結構的示意圖。圖3是表示圖1的ADF的動作的流程圖。 圖4 (A)是表不ADF中的各王要部分的路徑長的不意圖,圖4 (B)是表不原稿后端脫離對位輥的密合部時的動作的示意圖。圖5 (A)是表示輸送了 A5Y的原稿時的速度變動的測定結果的圖表,圖5 (B)是表不相對于原稿的長度的速度變動的圖表。圖6 (A)、(B)是表不相對于輸送速度比K的、A5Y、A5T以上的原稿輸送時的8點速度變動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測定結果的圖表。圖7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讀取裝置的大致結構的示意圖。圖8是表示圖7的ADF的動作的流程圖。圖9 (A)、(B)是表不相對于輸送速度比K的、A5Y、A5T以上的原稿的翻轉輸送時的8點速度變動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測定結果的圖表。圖10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讀取裝置的大致結構的示意圖。圖11是表示圖10的ADF的框式結構的示意圖。圖12是表示圖10的ADF的動作的流程圖。附圖標記說明7…掃描儀(讀取單元);A…讀取位置;8、10、20…自動原稿輸送裝置(ADF) ;82…送紙單元;83…對位輸送單元;84…讀取輸送單元;85…導向單元;86…排出單元;101…翻轉輸送、排出單元;87-CPU (原稿長度判別單元、單位面積重量判別單元);SE3…單位面積重量傳感器。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方式)圖1所示的原稿讀取裝置大致具備作為固定光學系統的讀取單元的掃描儀7和自動原稿輸送裝置(以下稱為“ADF”)8。掃描儀7固定于讀取位置A的正下方,并按照每一行依次讀取通過讀取位置A的原稿D。具體而言,在掃描儀7中,LED等燈71經由讀取玻璃72朝向讀取裝置A射出光。來自讀取位置A上的原稿D的反射光經由反射鏡73、74、75入射至成像透鏡76,然后在攝像部((XD色線傳感器)77成像。如圖1、圖2所示,ADF8包括托盤81、送紙單元82、對位輸送單元83、讀取輸送單元84、導向單元85、排出單元86、CPU87以及排出托盤88。托盤81構成為能夠載置由掃描儀7讀取的原稿D。另外,為了檢測原稿尺寸而在托盤81設置有空傳感器(empty sensor) SEO和長度傳感器SEl。傳感器SEO、SEl是反射型的光電傳感器等,且從原稿D的載置區域中的基準位置(例如,原稿D的前端位置)離開距離d0、dl配置。傳感器SEO、SEl朝向載置區域射出光,并在接收到反射光的情況下,將信號S0、SI輸出至CPU87。在本實施方式中,dl例如為170mm。在該情況下,信號SI表示載置有沿著供給方向的邊的長度為170mm以上的原稿D。d0為比dl小的值,且信號SO表示在托盤81上載置有原稿D。送紙單元82設置于托盤81的下游側,具有搓紙棍82a、供紙輥82b、整理輥82c以及旋轉驅動供紙輥82b的馬達Ml。搓紙棍82a能夠與供紙輥82b同步旋轉地與供紙輥82b連接。供紙輥82b例如具有Φ20. O的外徑,并通過馬達Ml的驅動力旋轉,例如以440mm/s的輸送速度送出原稿D。利用未圖示的轉矩限制器例如對整理輥82c賦予500gf · cm的負荷轉矩。其中,雖然各輥的用紙的“輸送速度”需要嚴謹地考慮用紙的滑動、輥的凹陷量,但在以下只要沒有特殊說明,僅將輥外徑、圓周率以及輥轉速(rpm)相乘得到的設計上的輸送速度稱為“輸送速度”或者“控制上的輸送速度”。而且,該輸送速度的控制是通過由CPU87 控制各馬達的轉速來進行的。另一方面,將考慮因負荷轉矩的影響所導致的用紙的滑動等的輸送速度稱為“送進量”或者“實際的輸送速度”。對位輸送單元83設置在送紙單元82的下游側,具有對位輥83a、與對位輥83a抵接的壓緊輥83b、作為第一驅動單元的一個例子的馬達M2、以及原稿通過傳感器SE2。對位輥83a例如具有Φ 20.1的外徑。來自對位輥83a的原稿的輸送速度根據來自馬達M2的驅動力而決定。雖詳細進行后述,但該輸送速度在CPU87的控制下根據原稿D的長度而設定。傳感器SE2例如為反射型的光電傳感器,配置在比棍83a、83b之間的密合部稍靠上游側。傳感器SE2朝向輸送路徑射出光,并將表示該反射光的有無的信號S2輸出至CPU87。讀取輸送單元84設置在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具備在固定的讀取位置讀取輸送來的原稿的讀取單元,該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原稿托盤,其載置多張原稿;判別單元,其判別所述原稿托盤上的原稿的長度;送紙單元,其將原稿分離并送出;對位輸送單元,其對由所述送紙單元送出的原稿進行調整處理;第一驅動單元,其進行所述對位輸送單元的旋轉驅動;讀取輸送單元,其將利用所述對位輸送單元調整處理后的原稿送入所述讀取位置;第二驅動單元,其進行所述讀取輸送單元的旋轉驅動;以及控制單元,其根據由所述判別單元得出的判別結果來改變所述對位輸送單元和所述讀取輸送單元之間的相對的輸送速度。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9.22 JP 2011-2068761.一種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具備在固定的讀取位置讀取輸送來的原稿的讀取單元,該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 原稿托盤,其載置多張原稿; 判別單元,其判別所述原稿托盤上的原稿的長度; 送紙單元,其將原稿分離并送出; 對位輸送單元,其對由所述送紙單元送出的原稿進行調整處理; 第一驅動單元,其進行所述對位輸送單元的旋轉驅動; 讀取輸送單元,其將利用所述對位輸送單元調整處理后的原稿送入所述讀取位置; 第二驅動單元,其進行所述讀取輸送單元的旋轉驅動;以及 控制單元,其根據由所述判別單元得出的判別結果來改變所述對位輸送單元和所述讀取輸送單元之間的相對的輸送速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原稿的長度被判別為規定的基準值以上的情況下,所述控制單元將所述對位輸送單元的輸送速度設定為所述讀取輸送單元的輸送速度乘以第一輸送速度比所得到的值,并改變所述相對的輸送速度, 在所述原稿的長度被判別為小于所述基準值的情況下,所述控制單元將所述對位輸送單元的輸送速度設定為所述讀取輸送單元的輸送速度乘以第二輸送速度比所得到的值,并改變所述相對的輸送速度,其中所述第二輸送速度比小于所述第一輸送速度比。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還具備翻轉輸送單元,該翻轉輸送單元對利用所述讀取單元讀取表面后的原稿的正反面進行翻轉,并將正反面翻轉后的原稿再次送入所述對位輸送單元, 所述控制單元進一步在所述原稿的表面和背面來改變所述對位輸送單元和所述讀取輸送單元之間的相對的輸送速度。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過頁式原稿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原稿為表面的情況下,所述控制單元將所述對位輸送單元的輸送速度設定為所述讀取輸送單元的輸送速度乘以第三輸送速度比所得到的值,并改變所述相對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西川浩志,
申請(專利權)人:柯尼卡美能達商用科技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