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海水蔬菜保鮮或脫水加工前采用超聲波輔助脫鹽的方法,屬于海水蔬菜食品加工技術領域。海水蔬菜加工的主要過程為:將海蘆筍、海英菜等海水蔬菜原料進行選取、清洗、漂燙滅酶(護色)、冷凍、脫鹽、調味、保鮮或脫水、包裝。本發明專利技術在海水蔬菜保鮮或脫水加工前采用超聲波輔助脫鹽的新工藝,其成品具有脫鹽效果好(脫鹽率達30%-60%)、作用時間短、保持原料初始形狀好、運行成本低等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海水蔬菜保鮮或脫水加工前采用超聲波輔助脫鹽的方法,屬于海水蔬菜食品加工
技術介紹
海水蔬菜是指利用海水灌溉培育的特殊蔬菜,主要的品種有海蘆筍、海英菜、海菊苣等,是真正的無公害綠色食品。海水蔬菜不僅口味獨特,而且營養豐富。經檢驗,除了含有陸地上普通蔬菜所含的各類營養成分外,粗蛋白質、維生素B2、維生素C,胡蘿卜素含量比普通蔬菜高。其中,胡蘿卜素含量高出40倍,礦物元素鋅、錳、碘、鈉等高出2-6倍,此外,還含有一定保健作用的生物鹽。海水蔬菜還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如海蘆筍采用全海水灌溉培育,不僅其肉質化的幼莖是一種優良的蔬菜,且脂肪含量低,含堿成分高,可促進人體內的酸堿平衡,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還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及預防帕金森綜合癥的特殊功效。但其保質期較短,如將其加工成可即食的休閑食品,可增加其保藏期,同時提高附加值,有很好的市場前景。目前國內外對海水蔬菜的利用主要是作為時鮮蔬菜,榨油等。利用干燥技術加工成即食型休閑食品還屬空白。但由于海水蔬菜的生物體化學元素組分豐富,如海蘆筍,其主要成分含量為氯>鈉>氮>鉀,可溶性鹽分含量高達37%左右,經干燥技術處理后,其鹽分含量更高,口味難以被消費者接受,因此必需在加工前對其進行一定的脫鹽處理。超聲波是頻率高于20kHz,并且不引起聽覺的彈性波。現普遍認為其空化效應、熱效應和機械效應是超聲技術的三大理論依據,其中空化效應最為重要。液體中往往存在一些真空的或含有少量氣體或蒸汽的小氣泡,這些小氣泡尺寸不一。當一定頻率的超聲波作用于液體時,只有尺寸適宜的小泡能發生共振現象,大于共振尺寸的小泡被驅出液體外,小于共振尺寸的小泡在超聲作用下逐漸變大。接近共振尺寸時,聲波的稀疏階段使小泡迅速脹大;在聲波的壓縮階段,小泡又突然被絕熱壓縮,直至湮滅。湮滅過程中,小泡內部可達幾千度的高溫和幾千個大氣壓的高壓,上述現象稱為空化現象。超聲波在食品工業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應用:一是對食品進行無損檢測;二是利用超聲波輔助萃取,超聲波清洗,超聲波促進食品加工,如超聲波促進生物化學反應歷程等;三是利用超聲波破壞處理對象的組織和結構,如體系的-->均勻化,殺菌滅酶等處理。周如金等采用頻率25kHz、功率300W的超聲波強化提取核桃仁油,具有時間短,溫度低,品質好的特點。華南理工大學天然溶液研究室聲化學研究組進行了超聲破壁技術方面的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此法與其他現有方法比較,其時間短,操作簡單,破壁率提高了30%以上。Riera?E等對超聲強化超臨界CO2流體從杏仁顆粒中萃取油脂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超臨界CO2中附加超聲與沒有附加超聲相比,在相同的萃取率下,杏仁油的萃取時間縮短了30%;而在相同的萃取時間內,萃取率提高了20%。超聲波應用于脫鹽技術,據文獻報道主要是指原油加工方面。中國石化集團齊魯石油化工公司已申請的專利號為02213619.3的原油超聲波—電場聯合脫鹽裝置,此工藝具有設計合理,設備性能可靠,環境友好等特點。而超聲波應用于植物脫鹽方面,國內外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海水蔬菜保鮮或脫水加工前采用超聲波輔助脫鹽的方法。海水蔬菜的鹽類物質主要是在組織細胞中,經沸水漂燙,再冷凍4-10h后,植物組織變軟,然后用超聲波處理,此過程中,“空化效應”釋放巨大能量,產生高達幾百個大氣壓的局部瞬間壓力,形成沖擊波,使固體表面及液體介質受到極大的沖擊力,能量足以使部分組織細胞的細胞壁破碎,從而釋放部分鹽分。技術解決方案:本專利技術是一種海水蔬菜保鮮或脫水加工前采用超聲波輔助脫鹽的方法,海水蔬菜加工的主要過程為:原料選取、清洗、漂燙滅酶(護色)、冷凍、脫鹽、調味、保鮮或脫水、包裝。先取一定量的海水蔬菜原料,經過選取、清洗、漂燙滅酶(護色)、冷凍(-20℃,4h-10h)之后,海水蔬菜的脫鹽采用超聲波輔助脫鹽,加樣品體積1/3量的自來水,進行超聲波輔助脫鹽,即超聲波細胞破碎處理。超聲波處理的條件為:頻率20-24KHz,功率400-800w,間歇時間5s,超聲時間5s,全程時間10-15min,保護溫度80℃-90℃。超聲波只是在微觀水平上對果蔬的細胞壁及細胞膜結構產生破壞作用,促進細胞內高濃度的鈉、鎂等鹽離子的釋放,但在宏觀水平上,超聲波并不對果蔬的組織細胞外形造成破壞。脫鹽后的海水蔬菜再經調味,包裝得到保鮮海水蔬菜產品;或脫鹽后的海水蔬菜再經調味,干燥,包裝得到脫水海水蔬菜產品。干燥的條件為: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度0.08Mpa,功率600w)或熱風干燥(90℃,4h)。由于熱風干燥產品外觀要求較低,為了最大限度提高脫鹽率和后續脫水速度,采用較高的超聲波功率(800w);由于真空微波干燥產品對外觀有要求,為了提高脫鹽率和保持外觀形狀,采用中等的超聲波功率(600w);由于保鮮產品為新鮮蔬菜,對保持外觀形狀的要求很高,為了一定程度的脫鹽和保持外觀形狀,采用較低的超聲波功率(400w)。-->海水蔬菜原料為含鹽量0.5%-1.2%(W/W)的海蘆筍、海英菜、海菊苣或忝菜等。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超聲波輔助脫鹽法,在保持海水蔬菜原有品質的基礎上,脫去組織細胞中的部分生物鹽。此法具有脫鹽效果好(脫鹽率達30%-60%)、作用時間短、保持原料初始形狀好、運行成本低的特點。具體實施方案實施例1:海蘆筍真空微波脫水前超聲波輔助脫鹽的方法含鹽量為1.2%的新鮮海蘆筍40g首先經過挑選、清洗、漂燙滅酶(100℃,3分鐘),然后放冰箱里(-20℃)冷凍8h,將解凍后的樣品放入超聲波專用杯子里,加自來水直至體積不小于樣品的三分之一,再進行超聲波細胞破碎處理。超聲波處理的條件為:頻率20-24KHz,功率600w,間歇時間5s,超聲時間5s,全程時間15min,保護溫度90℃,經觀察,時間為15min時為終點。因為此時植物組織細胞開始大面積破碎,表現為植物表皮組織開始脫落。然后再調味(阿司巴甜0.1%-0.25%),進行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度0.08Mpa,功率600w)樣品。最終樣品根據需要用各種規格高密度聚乙烯袋充氮(99.99%純度)包裝,制得脫水海蘆筍產品。脫鹽率為40%-50%。實施例2:海蘆筍熱風干燥前超聲波輔助脫鹽的方法含鹽量為1.2%的新鮮海蘆筍40g首先經過挑選、清洗、漂燙(100℃,3分鐘),然后放冰箱里(-20℃)冷凍10h,將解凍后的樣品放入超聲波專用杯子里,加自來水直至體積不小于樣品的三分之一,再進行超聲波細胞破碎處理。超聲波處理的條件為:頻率20-24KHz,功率800w,間歇時間5s,超聲時間5s,全程時間15min,保護溫度90℃。然后再調味(阿司巴甜0.1%-0.25%),最后進行熱風干燥(90℃,4h)樣品。最終樣品根據需要用各種規格高密度聚乙烯袋充氮(99.99%純度)包裝,制得脫水海蘆筍產品。脫鹽率為50%-60%。實施例3:海蘆筍保鮮前超聲波輔助脫鹽的方法含鹽量為1.2%的新鮮海蘆筍40g首先經過挑選、清洗、漂燙(100℃,2分鐘),然后放冰箱里(-20℃)冷凍4h,將解凍后的樣品放入超聲波專用杯子里,加自來水直至體積不小于樣品的三分之一,再進行超聲波細胞破碎處理。超聲波處理的條件為:頻率20-24KHz,功率400w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海水蔬菜保鮮或脫水加工前采用超聲波輔助脫鹽的方法,海水蔬菜加工的主要過程為:將海水蔬菜原料進行選取、清洗、漂燙滅酶、冷凍、脫鹽、調味、保鮮或脫水、包裝,其特征是海水蔬菜的脫鹽采用超聲波輔助脫鹽:采用溫度為-20℃,時間為4h-10h進行冷凍預處理,冷凍之后加樣品體積1/3量的自來水,采用超聲波輔助脫鹽,條件為:頻率20-24KHz,功率400-800w,間歇時間5s,超聲時間5s,全程時間10-15min,保護溫度80℃-90℃,脫鹽率達30%-6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海水蔬菜保鮮或脫水加工前采用超聲波輔助脫鹽的方法,海水蔬菜加工的主要過程為:將海水蔬菜原料進行選取、清洗、漂燙滅酶、冷凍、脫鹽、調味、保鮮或脫水、包裝,其特征是海水蔬菜的脫鹽采用超聲波輔助脫鹽:采用溫度為-20℃,時間為4h-10h進行冷凍預處理,冷凍之后加樣品體積1/3量的自來水,采用超聲波輔助脫鹽,條件為:頻率20-24KHz,功率400-800w,...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慜,竹文禮,段續,蔡金龍,周祥,
申請(專利權)人:江南大學,江蘇晶隆海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2[中國|江蘇]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