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提供一種結構輕便的母線剪切機。它包括臺板、支撐板、油缸、壓頭、立柱、剪切模具、沖孔模具、剪切模具,油缸和立柱固定在臺板上臺板的下壁面從油缸后端至立柱方向連接有與臺板垂直的加強板,加強板與立柱及加強套連接;加強板上表面設有落物斜槽,落物斜槽上方對應一段導向槽,且該段導向槽上下貫通,油缸活塞桿的前端朝向立柱方向設有壓頭,壓頭朝向立柱的一側設有第一燕尾槽,立柱朝向壓頭的一側設有第二燕尾槽,支撐板位于臺板的兩側;在立柱的側面開設有穿過立柱中軸且貫穿整個立柱的剪切脫料槽,剪切脫料槽的一側開口位于第二燕尾槽內;剪切模具設置在壓頭和立柱上;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輕小、操作方便,機身輕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母線加工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結構輕便,功能多樣的母線剪切機。
技術介紹
目前的母線剪切機有如下不足結構復雜笨重,操作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輕便的母線剪切機。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臺板、支撐板、連接有動力裝置的油缸、壓頭、立柱、剪切模具,在臺板上依次設有縱向排列的油缸插孔、導向槽、立柱固定孔,所述的油缸通過油缸下壁面設有的油缸腳插在油缸插孔中,油缸通過螺栓固定于臺板上,立柱穿過立柱固定孔并套設在立柱固定孔下方設有的加強套上;臺板的下壁面從油缸后端至立柱方向連接有與臺板垂直的加強板,加強板與立柱及加強套連接;加強板上表面設有向側面開設的落物斜槽,落物斜槽上方對應一段導向槽,且該段導向槽上下貫通,油缸活塞桿的前端朝向立柱方向設有壓頭,壓頭朝向立柱的一側設有第一燕尾槽,立柱朝向壓頭的一側設有第二燕尾槽,支撐板位于臺板的兩側;在壓頭的下方設有滑腳,所述的滑腳設置在導向槽內并能夠引導壓頭沿導向槽方向來回滑動;在立柱的側面開設有穿過立柱中軸且貫穿整個立柱的剪切脫料槽,剪切脫料槽的一側開口位于第二燕尾槽內;所述的剪切模具包括刀片、刀片座,刀模;刀片座的一側設有與第一燕尾槽對應的燕尾C,刀片固定在刀片座的另一側;刀模上設有刀模口以及與第二燕尾槽對應的燕尾D,在刀模的下端設有兩個刀模固定孔;刀片座設置在壓頭上,刀模設置在立柱上;刀片座設置在壓頭上時,刀片下端設置在導向槽內;刀模設置在立柱上時,刀模通過刀模固定孔固定在臺板上;刀片的刀口為斜刀口,刀片的高度與刀模口的高度相同;刀片的底面與剪切脫料槽的底面齊平。本專利技術能夠實現以下優點相對現有的母線剪切機,具有結構簡單輕小、操作方便,機身輕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正視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圖1的左視圖;圖4為圖1A-A面的剖視圖;圖5臺板部分主體結構主視圖;[0014圖17為圖15的俯視圖;標號說明I臺板、2支撐板、4油缸、18壓頭、5立柱、11油缸插孔、12導向槽、14油缸腳、15加強套、16加強板、17落物斜槽、18壓頭、19第一燕尾槽、20滑腳、26剪切脫料槽、31刀片、32刀片座,33刀模、34燕尾C、35燕尾D、36刀模口、37刀模固定孔、71油缸體、72活塞、73活塞桿,74前端蓋、76前進油孔、77后退油孔、78油管、79角度尺、80折彎視尺、81支撐腳、82平衡腳、83萬向腳輪、84動力裝置、85腳輪、86支撐板腳、87升降托盤、88固定孔。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f 14所示它包括臺板1、支撐板2、連接有動力裝置的油缸4、壓頭18、立柱5、剪切模具,臺板用來裝載或連接相關部件,在臺板上依次設有縱向排列的油缸插孔11、導向槽12、立柱固定孔13,所述的油缸通過油缸下壁面設有的油缸腳14插在油缸插孔中,油缸通過螺栓固定于臺板上,立柱穿過立柱固定孔13并套設在立柱固定孔下方設有的加強套15上;加強套起到強化立柱固定的效果,臺板的下壁面從油缸后端至立柱方向連接有與臺板垂直的加強板16,加強板與立柱及加強套連接;加強板起到強化臺板的作用,加強板上表面設有向側面開設的落物斜槽17,落物斜槽上方對應一段導向槽,且該段導向槽上下貫通,由于一段導向槽上下貫通,且該段導向槽位于落物斜槽上,臺板上的雜物可以通過導向槽落到落物斜槽內,再從落物斜槽側面滑出,油缸活塞桿的前端朝向立柱方向設有壓頭18,壓頭朝向立柱的一側設有第一燕尾槽19,立柱朝向壓頭的一側設有第二燕尾槽20,支撐板位于臺板的兩側;在壓頭的下方設有滑腳21,所述的滑腳設置在導向槽內并能夠引導壓頭沿導向槽方向來回滑動,為了保證由油缸控制的壓頭在滑動的時候,不會發生偏移,故需要設置相關的導向結構保證其位置不發生變化。在立柱的側面開設有穿過立柱中軸且貫穿整個立柱的剪切脫料槽26,剪切脫料槽的一側開口位于第二燕尾槽內;在剪切的過程,剪切后的廢料是向立柱方向推送,為了保證廢料能夠排出,故設置了剪切脫料槽。如圖15 17所示所述的剪切模具包括刀片31、刀片座32,刀模33 ;刀片座的一側設有與第一燕尾槽對應的燕尾C34,刀片固定在刀片座的另一側;刀模上設有刀模口 36以及與第二燕尾槽對應的燕尾D35,在刀模的下端設有兩個刀模固定孔37;刀片座設置在壓頭上,刀模設置在立柱上;刀片座設置在壓頭上時,刀片下端設置在導向槽內;刀模設置在立柱上時,刀模通過刀模固定孔固定在臺板上;刀片的刀口為斜刀口,刀片的高度與刀模口的高度相同;刀片的底面與剪切脫料槽的底面齊平;使用的時候,安裝剪切模塊即可。刀片向立柱方向推送,剪切的廢料通過剪切脫料槽排出。所述的油缸包括油缸體71、活塞72、活塞桿73,前端蓋74,油缸體的前端設有開口,開口處設有前端蓋,所述的活塞設置在油缸體內并能夠在油缸體內前后運動,活塞桿的一端連接活塞,另一端延伸出油缸體且該端頭與壓頭連為整體,在油缸體的后部開設有前進油孔76,油缸體前部開設有后退油孔77,前進油孔和后退油孔分別通過油管78連接與動力裝置。使用時,通過前進油孔和后退油孔分別輪流進油,實現活塞的來回移動,從而實現油缸的運動。油管為兩端頭設有液壓快速接頭的油管。這樣能夠實現本專利技術的快速拆裝。臺板下面連接有用于支撐臺板的支撐腳81,所述的支撐腳的底部設有向兩側延伸的平衡腳82,平衡腳下裝有萬向腳輪83 ;動力裝置84設置在支撐腳內且動力裝置的底部設有腳輪85,在支撐板的下方連接有支撐支撐板并保證支撐板與臺板齊平的支撐板腳8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母線剪切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臺板(1)、支撐板(2)、連接有動力裝置的油缸(4)、壓頭(18)、立柱(5)、剪切模具,在臺板上依次設有縱向排列的油缸插孔(11)、導向槽(12)、立柱固定孔(13),所述的油缸通過油缸下壁面設有的油缸腳(14)插在油缸插孔中,油缸通過螺栓固定于臺板上,立柱穿過立柱固定孔(13)并套設在立柱固定孔下方設有的加強套(15)上;臺板的下壁面從油缸后端至立柱方向連接有與臺板垂直的加強板(16),加強板與立柱及加強套連接;加強板上表面設有向側面開設的落物斜槽(17),落物斜槽上方對應一段導向槽,且該段導向槽上下貫通,油缸活塞桿的前端朝向立柱方向設有壓頭(18),壓頭朝向立柱的一側設有第一燕尾槽(19),立柱朝向壓頭的一側設有第二燕尾槽(20),支撐板位于臺板的兩側;在壓頭的下方設有滑腳(21),所述的滑腳設置在導向槽內并能夠引導壓頭沿導向槽方向來回滑動;在立柱的側面開設有穿過立柱中軸且貫穿整個立柱的剪切脫料槽26,剪切脫料槽的一側開口位于第二燕尾槽內;所述的剪切模具包括刀片(31)、刀片座(32),刀模(33);刀片座的一側設有與第一燕尾槽對應的燕尾C(34),刀片固定在刀片座的另一側;刀模上設有刀模口(36)以及與第二燕尾槽對應的燕尾D(35),在刀模的下端設有兩個刀模固定孔(37);刀片座設置在壓頭上,刀模設置在立柱上;刀片座設置在壓頭上時,刀片下端設置在導向槽內;刀模設置在立柱上時,刀模通過刀模固定孔固定在臺板上;刀片的刀口為斜刀口,刀片的高度與刀模口的高度相同;刀片的底面與剪切脫料槽的底面齊平。...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母線剪切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臺板(I)、支撐板(2)、連接有動力裝置的油缸(4)、壓頭(18)、立柱(5)、剪切模具,在臺板上依次設有縱向排列的油缸插孔(11)、導向槽(12)、立柱固定孔(13),所述的油缸通過油缸下壁面設有的油缸腳(14)插在油缸插孔中, 油缸通過螺栓固定于臺板上,立柱穿過立柱固定孔(13)并套設在立柱固定孔下方設有的加強套(15)上;臺板的下壁面從油缸后端至立柱方向連接有與臺板垂直的加強板(16),加強板與立柱及加強套連接;加強板上表面設有向側面開設的落物斜槽(17),落物斜槽上方對應一段導向槽,且該段導向槽上下貫通,油缸活塞桿的前端朝向立柱方向設有壓頭(18),壓頭朝向立柱的一側設有第一燕尾槽(19),立柱朝向壓頭的一側設有第二燕尾槽(20),支撐板位于臺板的兩側;在壓頭的下方設有滑腳(21),所述的滑腳設置在導向槽內并能夠引導壓頭沿導向槽方向來回滑動;在立柱的側面開設有穿過立柱中軸且貫穿整個立柱的剪切脫料槽26,剪切脫料槽的一側開口位于第二燕尾槽內;所述的剪切模具包括刀片(31)、刀片座(32),刀模(33);刀片座的一側設有與第一燕尾槽對應的燕尾C (34),刀片固定在刀片座的另一側;刀模上設有刀模口(36)以及與第二燕尾槽對應的燕尾D (35),在刀模的下端設有兩個刀模固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偉民,
申請(專利權)人:陳偉民,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