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熱軋板帶鋼工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對熱處理回火后的鋼板進行冷矯直機矯直的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凡進入冷矯直機矯直的均為冷態的鋼板,即將熱處理回火后的鋼板自然冷卻到室溫后,再送入冷矯直機進行矯直平整。然而,生產實踐發現,在矯直冷態熱處理鋼板過程中,對于回火后已出現邊浪的鋼板,尤其是厚度在6-10mm的薄規格鋼板,由于鋼板內應力分布不均,且經過冷矯矯直后內應力依然釋放不掉,因此經過冷矯直機矯直后的鋼板仍然存在著邊浪缺陷,直接影響了鋼板的外觀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可消除熱處理回火后鋼板的邊浪缺陷,提高鋼板板形合格率的回火處理后鋼板矯直方法。為此,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其特征在于,熱處理鋼板回火后,在熱處理冷床上冷卻至140-160°C,然后由輥道輸送到冷矯直機前,保證鋼板溫度在80-100°C之間進入冷矯直機進行矯直; 采用三道次矯直,前兩道次輥縫設定為比所矯直鋼板厚度小0. 2-0. 5mm,使鋼板彎曲;第三道次輥縫設定為比所矯直鋼板厚度大0. 3-0. 7mm,對鋼板進行平整。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采用本專利技術鋼板矯直方法,可使回火后已出現邊浪的鋼板,經冷矯直機矯直后,釋放掉鋼板內部存在的內應力,消除鋼板的邊浪缺陷,保證鋼板的表面平整度,從而可提高鋼板的板形合格率30%以上。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 熱處理鋼板回火后,在熱處理冷床上冷卻至145°C,然后由輥道輸送到冷矯直機前,保證鋼板溫度在80°C進入冷矯直機進行矯直。矯直時,采用三道次矯直。前兩道次輥縫設定為比所矯直鋼板厚度小0. 3mm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回火處理后鋼板的矯直方法,其特征在于,熱處理鋼板回火后,在熱處理冷床上冷卻至140?160℃,然后由輥道輸送到冷矯直機前,保證鋼板溫度在80?100℃之間進入冷矯直機進行矯直;????采用三道次矯直,前兩道次輥縫設定為比所矯直鋼板厚度小0.2?0.5mm,使鋼板彎曲;第三道次輥縫設定為比所矯直鋼板厚度大0.3?0.7mm,對鋼板進行平整。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回火處理后鋼板的矯直方法,其特征在于,熱處理鋼板回火后,在熱處理冷床上冷卻至140-160°c,然后由輥道輸送到冷矯直機前,保證鋼板溫度在80-100°C之間進入冷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江濤,王若鋼,王明林,叢津功,李新玲,張健,于峰,
申請(專利權)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