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磁沖擊波源,主要包括一個開放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設于外殼內的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設于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上方的水和水囊,在位于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內設有金屬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大大減少電磁輻射對空間的發射,從而減少人們對碎石機工作時產生電磁輻射的擔心,提高產品的安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磁沖擊波源,特別指的是一種微輻射的電磁沖擊波源。
技術介紹
醫學沖擊波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應用于體外碎石,現在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在骨科和理療科也得到重視,醫學沖擊波的優點非常明顯,安全、方便、副作用小。沖擊波源是醫學沖擊波產品的核心部件,根據結構和沖擊波發生的原理,沖擊波的種類有液電沖擊波、壓電沖擊波、電磁沖擊波、機械沖擊波等種類,其中電磁沖擊波源應用比較廣泛。 現在使用的電磁沖擊波源主要有三種一是由平面線圈和透鏡聚焦的折射式波源,二是由筒狀線圈和拋物面聚焦的反射式波源,三是利用凹面線圈直接聚焦直射式波源。如圖1、圖2所示,傳統的直射式電磁沖擊波源主要包括凹面線圈11、絕緣層12、金屬振膜13、線圈基座14、外殼15、水16、水囊17和連接凹面線圈11的高壓接頭19,它的工作原理是當凹面線圈11通過高壓接頭19接通脈沖高壓電,產生磁渦流使金屬振膜13震動,金屬振膜13的震動壓迫水16分子運動而產生沖擊波,通過凹面把能量集中在焦點處用于碎石或其它治療。如圖3、圖4所示,傳統的折射式電磁沖擊波源主要包括平面線圈21、絕緣層22、金屬振膜23、線圈基座24、外殼25、透鏡26、水27、水囊28和連接平面線圈21的高壓接頭30,折射式電磁沖擊波源其工作原理與上述直射式電磁沖擊波源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區別只是聚焦方式的不同,直射式電磁沖擊波源采用凹面聚焦,折射式電磁沖擊波源采用透鏡聚焦。上述直射式電磁沖擊波源和折射式電磁沖擊波源這兩種結構的電磁沖擊波源的使用效果良好已無可置疑。但是,由于電磁沖擊波是在瞬間高壓大能量情況下產生的,這兩種結構的電磁沖擊波源除外殼用金屬制造,在沖擊波發射方向是開放的,因此工作時對空間產生電磁輻射不可避免,造成患者和醫生直接受電磁輻射的影響較大,在體外碎石機的電磁兼容(EMC)測試中,都是在不發生沖擊波的情況下測試的,否則,很難通過測試。由于沒有人對碎石機電磁輻射的影響進行系統的研究,因此對電磁輻射對健康的可能影響,雖然有不少人提出過,有所擔心,但普遍認為體外沖擊波的治療效益可能遠大于電磁輻射的影響,也就不在意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大大減少電磁輻射的電磁沖擊波源。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由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種電磁沖擊波源,主要包括一個開放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設于外殼內的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設于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上方的水和水囊,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內設有金屬膜。本技術有益效果在于,在位于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內設有金屬膜,可以大大減少電磁輻射對空間的發射,從而減少人們對碎石機工作時產生電磁輻射的擔心,提高產品的安全。附圖說明圖1為傳統的直射式電磁沖擊波源結構剖面示意圖圖2為圖1的B處結構放大示意圖圖3為傳統的折射式電磁沖擊波源結構剖面示意圖圖4為圖3的A處結構放大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直射式電磁沖擊波源結構剖面示意圖圖6為圖5的B處結構放大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的折射式電磁沖擊波源結構剖面示意圖圖8為圖7的A處結構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實施例1如圖5、圖6所不的一種電磁沖擊波源,主要包括一個開放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15,所述的外殼15為金屬外殼,設于外殼15內的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設于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上方的水16和水囊17,在位于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15內設有金屬膜18。實施例1的電磁沖擊波源為直射式電磁沖擊波源,其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主要包括凹面線圈11、設于凹面線圈11上方的金屬振膜13、設于凹面線圈11下方的線圈基座14、設于金屬振膜13上方的絕緣層12和連接凹面線圈11的高壓接頭19。本技術的金屬膜18可采用經防水處理鐵金屬膜或鋁金屬膜,鐵金屬膜其厚度保持在O. 25至O. 35mm之間,最佳厚度在O. 3mm左右,招金屬膜其厚度小于或等于O. 5mm。實施例2如圖7、圖8所示的一種電磁沖擊波源,主要包括一個開放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25,所述的外殼25為金屬外殼,設于外殼25內的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設于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上方的水27和水囊28,在位于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25內設有金屬膜29。實施例2的電磁沖擊波源為折射式電磁沖擊波源,其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主要包括平面線圈21、設于平面線圈21上方的金屬振膜23、設于平面線圈21下方的線圈基座24、設于金屬振膜23上方的絕緣層22、連接平面線圈21的高壓接頭30和用于聚焦的透鏡26。本技術的金屬膜29可采用經防水處理鐵金屬膜或鋁金屬膜,鐵金屬膜其厚度保持在O. 25至O. 35mm之間,最佳厚度在O. 3mm左右,招金屬膜其厚度小于或等于O. 5mm。綜上所述,本技術的金屬膜和金屬外殼對脈沖線圈形成一個對電磁脈沖的相對封閉空間,當線圈通過脈沖高壓電,產生磁渦流使金屬振膜震動,剩余磁輻射大部分將會被金屬膜吸收,電磁輻射出去的將大大減少。雖然金屬膜對沖擊波的能量有影響,但實驗證明一定厚度的鐵金屬膜對沖擊波的損耗是可以接受并可以補償的,例如1mm厚的鐵金屬膜對沖擊波的衰減率達到60%,0. 5_是31%,而O. 2_只有10%。沖擊波對鋁金屬膜的穿透率則更高,O. 5mm以下厚的,沖擊波幾乎無障礙通過。因此,在沖擊波發射方向,覆蓋一塊如上所述的金屬膜,適當提高一點沖擊波的電壓作為能量衰減的補償,是可以做到既不影響碎石效果,還可以減少沖擊波產生 的電磁輻射,這是很有實際意義的。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沖擊波源,主要包括一個開放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設于外殼內的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設于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上方的水和水囊,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內設有金屬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沖擊波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殼為金屬外殼。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磁沖擊波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磁沖擊波源為直射式電磁沖擊波源,其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主要包括凹面線圈、設于凹面線圈上方的金屬振膜、設于凹面線圈下方的線圈基座、設于金屬振膜上方的絕緣層和連接凹面線圈的高壓接頭。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磁沖擊波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磁沖擊波源為折射式電磁沖擊波源,其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主要包括平面線圈、設于平面線圈上方的金屬振膜、設于平面線圈下方的線圈基座、設于金屬振膜上方的絕緣層、連接平面線圈的高壓接頭和用于聚焦的透鏡。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磁沖擊波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膜可采用經防水處理鐵金屬膜或鋁金屬膜。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磁沖擊波源,其特征在于鐵金屬膜其厚度保持在O.25至O. 35mm 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磁沖擊波源,其特征在于鋁金屬膜其厚度小于或等于O. Smnin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磁沖擊波源,主要包括一個開放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設于外殼內的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設于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上方的水和水囊,在位于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內設有金屬膜。本技術可以大大減少電磁輻射對空間的發射,從而減少人們對碎石機工作時產生電磁輻射的擔心,提高產品的安全。文檔編號A61B17/225GK202821518SQ20122046084公開日20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沖擊波源,主要包括一個開放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設于外殼內的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設于電磁沖擊波產生裝置上方的水和水囊,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沖擊波發射方向的外殼內設有金屬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鵬,
申請(專利權)人:陳文韜,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