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工件,尤其是一種用于合套儀軸承外圈尺寸測量的工件。
技術介紹
滾珠軸承在合套前,需要測量軸承內圈的外徑及外圈的內徑,從而根據這個數據來計算配套的滾珠的尺寸范圍,并選擇合適的滾珠,從而完成合套的工序。目前市場上有一類合套儀,此類合套儀的調整距離是固定的,因而測量范圍也是固定的,而測量范圍與工件的結構也存在較大的關系,圖1是現有技術的合套儀軸承外圈內徑測量原理圖,如圖1所示,一個測量點和兩個支撐點構成了三點定位,測量點和支撐點之間可調整的垂直距離即為可測量的軸承外圈內徑的尺寸范圍。現有技術的工件的支承架設計通常是支承點在固定點下面,因而導致測量范圍較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上述問題,為了解決由于工件的結構導致合套儀測量范圍變窄的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合套儀軸承外圈尺寸測量的工件,能夠擴大合套儀軸承外圈內徑的尺寸測量范圍。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合套儀軸承外圈尺寸測量的工件,包括測量架底座、支承架底座,測量架底座設置有測量球、第一螺絲孔、第二螺絲孔、第一螺帽孔、第二螺帽孔,其中第一螺帽孔位于第一螺絲孔的外側,第二螺帽孔位于第二螺絲孔的外側;支承架底座設置有第一支承球、第二支承球、第三螺絲孔、第三螺帽孔,其中第一支承球、第二支承球的位置位于第三螺絲孔及第三螺帽孔的上方。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述工件的支承架底座上設置的支承球位于固定點的上方,因而加大了測量球與支承球之間的垂直距離,于是進一步的擴大了合套儀軸承外圈內徑的尺寸測量范圍。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的現有技術的合套儀外圈內徑測量原理圖;圖2為本技術的合套儀軸承外圈內徑測量原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合套儀軸承外圈尺寸測量的工件,包括測量架底座(1)、支承架底座(11),其特征在于:測量架底座(1)設置有測量球(6)、第一螺絲孔(2)、第二螺絲孔(4)、第一螺帽孔(3)、第二螺帽孔(5),其中第一螺帽孔(3)位于第一螺絲孔(2)的外側,第二螺帽孔(5)位于第二螺絲孔(4)的外側;支承架底座(11)設置有第一支承球(7)、第二支承球(8)、第三螺絲孔(10)、第三螺帽孔(9),其中第一支承球(7)、第二支承球(8)的位置位于第三螺絲孔(10)及第三螺帽孔(9)的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慧霞,呂曉春,楊輝,陳超,趙達江,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勝堅軸承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